司马衷的儿子原本很聪明,可他偏偏不走政路,反而干起了卖肉的活

司马衷的儿子原本很聪明,可他偏偏不走政路,反而干起了卖肉的活

晋惠帝司马衷是出了名的傻皇帝,当初司马炎把自己的才子谢玫赐给司马衷,生下了儿子司马遹,司马遹天资聪颖,五岁那年,夜里宫中突然失火,司马炎上楼观望,司马遹就拽着司马炎的衣角,把他拽到了暗处,说现在是晚上,好端端的突然失火,需要防备可能发生的变故,所以不能站在亮处,让别人看到皇帝。

司马炎一听,老泪纵横,觉得自己的儿子有救了,虽然老子不聪明,但是他的儿子聪明也行啊!于是司马炎看在司马遹的份上,让司马衷继续当了继承人。

可惜的是,司马遹长大后,却不好好上课学习,整天跟着身边的随从四处玩耍,加上那皇后贾南凤指使宦官引诱,使司马遹变得奢侈挥霍又骄横暴虐。

身为皇太子,他月俸禄五十万钱,但经常预支两个月还不够花销

无奈之中,便在他的东宫开起酒肉店,做起酒肉等一干买卖捞点“外快”。

皇太子开的店,大概不敢有人收税赋,也用不着缴纳市场管理费、卫生检疫费、牲畜屠宰费和保护费之类的,所以买卖兴隆。

《资治通鉴》第八十三卷上说司马遹“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酤”是古代的一种清酒),手揣斤两,轻重不差。”

司马遹的生母原是屠夫家的女儿,也许是受到了外公的影响,司马遹对屠宰与卖酒肉尤其感兴趣,不仅自任酒肉铺子的大掌柜,还不时在柜台前做伙计。他能凭手感掂量出酒肉的分量,试称后斤两竟分毫不差,让顾客觉得难以置信。

如此“绝活”,要是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司马遹完全可能被树为商业战线“一抓准”标兵之类的先进典型。

若从现代“品牌效应”的角度看,这“皇太子”无疑是一大品牌,那“一抓准”又是一大品牌。有此“两大品牌”,酒肉铺子的生意便可想而知。

司马遹开酒肉铺子,既为赚钱,也作为一种自得其乐的玩耍,而且玩耍的兴趣越来越广。

据时任太子洗马江统给司马遹的上书可知,司马遹还爱好阴阳家的小把戏,按风水对东宫大加修缮,各类陈设都拘泥于风水上的禁戒忌讳。他亲自在后园从事雕梁画栋的劳作,确实是天赋一双巧手,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本应该是一个难得的能工巧匠。

如此大兴土木,开销实在太大,酒肉铺子生意最好也难以为继。司马遹又让西园出售蔬菜、蓝草子、鸡、面粉等,开起了杂货“超市”。

所谓玩物丧志,沉溺于玩乐之中的司马遹,已顾不上每日清晨问候侍奉皇帝的规矩,对太子洗马、中舍人的规劝是不听反怨。最终被贾南风设计,诬陷司马遹谋反,囚于金墉城,后徙许昌宫,派黄门孙虑将其杀害,时年二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