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历史原因促使吴三桂打开大门放清军入关,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

白羽居士


吴三桂放清军入关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窃以为,历来关于吴三桂降清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这只是文学家的艺术渲染,实际历史并不可取。吴三桂作为辽东将门世家,他的父亲吴襄、舅父祖大寿都担任过明朝的总兵,与当地的士伸交集颇深,崇祯十七年又被封为平西伯,身居要职,被崇祯帝寄于厚望,况且又在辽东与清廷的八旗兵打了十多年的仗,从尸山血海中可谓是一步步的成长成明朝的高级将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去为了儿女情长 去决定自己未来的政治走向呢?

在崇祯十七年三月明亡之时, 吴三桂等人获悉消息,很快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 并且在前往北京的途中发布归顺大顺军的告示。这就说明在一开始,吴三桂并没有打算归顺清廷,毕竟李自成的大顺军与自己同是汉族,而且自己曾经的朋友同事都已经归顺了李自成,这样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但是很快,吴三桂行至河北玉田的时候见到了从北京逃出来的吴家奴仆,得到全家被抄没得消息,吴三桂立马改变主意,快速反击山海关已经投降李自成的唐通,重新夺回了山海关。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反差,戏剧性的一幕让人瞠目结舌。实际上这源于李自成对明朝官员“追赃助饷”所导致, 大顺军攻克北京后,为了获取民心, 向百姓允诺三年不纳粮。承诺一开,为了大军的军饷开支,就转而向明朝的官员追赃,严刑拷打之下,大量的白银被交出,同时使得自身在管僚地主阶层上失去民心,吴三桂也是大地主大官僚,本来他向李自成投降是为了名利爵位,眼下父亲却深陷大狱,老婆也成了刘宗敏的玩物,眼见自己的利益受损,吴三桂肯定是不能无动于衷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吴三桂叛“顺”是势在必行。再加上清朝之前对吴三桂的几次招降,吴三桂打着借兵报“君父”之仇的名义很快上了清廷的贼船。





川娃子123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不可能因为陈圆圆被霸占和父亲被打。

在李自成攻取北京,逼死崇祯皇帝后,吴三桂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前面有多尔衮的虎狼之师咄咄逼人,后面李自成浩浩荡荡的起义军随时向他逼近。如果李自成站稳脚跟后,势必有一天会来到山海关清理他这个明朝余孽。他这时是不想投降清朝的!因为他知道,这样会背负汉奸的千古骂名。所以,这时候,吴三桂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明朝肯定是完蛋了!即使投降李自成,也不能投降多尔衮,因为李自成是汉人,投降他,不会招致千古骂名。所以他选择了和李自成谈判,并偷偷的离开山海关,进京谈判,然而就这赶往北京的路上,他京城的家丁和他哭诉,其父被打得奄奄一息,爱妾陈圆圆被霸占。紧接着又接到李自成欢迎他进京的文书,这就使吴三桂怀疑人生了!那边把我的家人收拾了!这边欢迎我进京和谈。吴三桂怀疑是李自成骗他进京,所以匆忙返回山海关,正举棋不定的时候。多尔衮派使者要和他合作对付李自成,然后以黄河为界分治!吴三桂这时候仍没有投降清廷的打算。他还打算看看李自成的动向再说。而这时狡诈的多尔衮看出端倪了!所以这时候,多尔衮开始进攻李自成的军队!让李自成误以为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因此放弃招安吴三桂,引大军向山海关杀来。多尔衮这一损招,直接离间了李自成和吴三桂的关系,从而把吴三桂逼近死胡同,不投降清军,吴三桂就会被数倍于己的起义军歼灭。于是吴三桂不得不接受多尔衮的谈判条件,放清军入关,共同对付李自成起义军!而之后的吴三桂“冲关一怒为红颜”只是后世牵强附会的也是杂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