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儿子杀死的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大唐分崩离析的原因吗?

大马哈鱼12


当然不是。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还传了十多代皇帝,延续了上百年,所以谈不上分崩离析。那么安史之乱是如何被平定,又让唐朝“离”到什么程度呢?

一:安史之乱被平定,是东北边军和西北边军的角力

安禄山能发动叛乱,靠的是范阳、卢龙、河东三镇的力量,三镇除了当地汉兵外,还大量招录游牧民族士兵,实力强劲,一开始也确实所向无敌。但是随着朔方、河西、北庭等节度使的兵力的回援,安禄山、史思明的处境也不太妙,比如掌握陌刀队的李嗣业知名度就比较高,朔方的仆固怀恩那也是鼎鼎大等,朝廷也请回纥兵为外援,所以能打败安史叛军。有兴趣可以查查香积寺之战。


二:没有分崩离析,只是军阀拥兵自重的现象无法改变

唐朝军队最终在洛阳附近击败了史朝义的主力部队,叛军树倒猢猻散,田承嗣、李怀仙等先后投降,安史之乱算是平定了。可是投降也要讲条件的?大唐的皇帝不想再打仗了,只想过几天太平日子,所以对田、李等投降几乎没提条件,反而是给他们升官加爵,让他们成为合法的军阀。著名的河北三镇:范阳、成德、魏博也就此诞生,他们割据时间非常长,除了这三镇,山南东道节度使、淮西节度使等也相继叛乱,一度发生“四王事件”,即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四人自立为王。

对唐朝来说,当时最繁华富足的地方收不到税,招不来兵,又要防备吐蕃、回纥等的入侵,日子确实挺艰难,好在当朔方、北庭等西北边兵留下来的老底子还顶用,还能活下来。

当然,也应该认识到藩镇与中央朝廷的共生关系。藩镇名义上支持中央,可以获得合法身份,而朝廷也需要藩镇参与平叛,所以还是有一定共生关系的,大部分藩镇还是不希望唐皇帝倒台的。


三、唐朝中兴也是有限度的,藩镇割据的关键在于骄兵悍将,

安史之乱后,唐朝也有中兴,比如唐武宗重用李德裕、唐宪宗重用李愬,打掉了部分叛乱的藩镇,挫败了吐蕃对大唐的骚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兴趣的可以查查李愬雪夜入蔡州等故事。但是也必须明白,这时候唐朝军队最大的问题是骄兵悍将,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兵大多是募兵,当兵吃粮,一遇到打仗,首先想到的是待遇问题,一旦待遇不好,就极易发生哗变。而能在群兵中产生引导效应的就是牙兵,牙兵可以理解为节度使的亲兵卫队,他们不仅能保卫节度使的安全,也能杀掉节度使,并推举新的节度使,这样的戏码在安史之乱后不断上演,演变到最后的高阶形式就是赵匡胤黄袍加身。这才是安史之乱之后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直到宋朝才被解决,不过悲剧的是宋朝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总结:

所以你要问安史之乱是唐朝分崩离析的原因么?我只能说不是直接原因。安史之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藩镇和骄兵悍将。中央与藩镇的博弈、节度使与牙兵的博弈,一次次的发生事变,慢慢消耗掉了中央朝廷的威信,慢慢耗死了唐朝。甚至藩镇与骄兵悍将问题也导致了宋朝的矫枉过正,重文抑武,从此武力不张,被外族欺负。历史真是一言难尽。


襄阳贾芸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大唐再也没有夜不闭户、万国来朝、欣欣向荣的王朝气象了,读史致此,我往往会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1.大唐分崩离析是唐朝各种社会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地步的产物。

不过呢,安史之乱不是大唐分崩离析的原因!大唐衰落主要是唐朝各种社会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这些矛盾主要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大唐中央内部的各种矛盾以及大唐中央和边疆军事势力的矛盾等等。

晚年的玄宗皇一改早期联手朝臣,励精图治,缔造“开元盛世”的作派,变得懒政怠政,好大喜功,贪图享乐,沉溺女色;尤其是,他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奸佞,极大地破坏了政治生态,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而安史之乱只是大唐分崩离析的导火索罢了!

2.广大农民阶层不再信任大唐统治阶层是大唐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

真实的历史中,安禄山叛军所到之处,有不少城池放弃扺抗、甚至主动开城迎接他,所以安禄山才势如破竹,迅速挺进中原,占领了两京!这说明唐朝统治已经腐朽没落,百姓早有不满,社会已经民不聊生了!广大农民阶层不再信任大唐统治阶层这是要命的政治因素!

安史之乱发生前,皇帝早没为国计民生考虑了,朝廷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唐朝的各种管理制度已经形同虚设,各级官员已腐败透顶了;大唐宰相杨国忠与边关大员安禄山的矛盾已日益凸现出来,所以安史之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爆发绝非偶然,是历史的安排。

3.权贵集团和大地主们占有和兼并了农民的土地是人民不再相信政府的主因。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已,唐朝建立后,天下承平已百余年,国家的土地都被权贵集团和大地主们占有和兼并了,大唐赖之以崛起和生存的“府兵制”没有生存的土壤了,到了唐玄宗时期,不得不多设节度使,让各节度来自行募兵,这就是放弃皇权,是自取灭亡!

没有安禄山、史思明,也有会有他人来完成叛乱!满屋干燥的柴薪,一闪火星就会燃爆开来,安禄山就是这个点火人的罢了。当时,他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拥兵十五万,谁能挡其兵锋。

所以,大唐分崩离析是唐朝社会各种矛盾演化至不可调和时产生的必然结果,权贵阶层的腐化堕落,加速了土地兼并,使下层人民没了好日子过,才让大唐由盛而衰,终至分崩离析!


希望星晨58298869


不是主因,导火索或催化剂而已。

大唐在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弱,分崩离析,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次灾难怎么就会毁了有盛世之称的大唐呢?

安史之乱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这场历时七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

1、经济矛盾;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3、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人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胡人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

4、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

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而安史之乱造成的后果是:人心坏了!

一来造成流民问题,出现了中国第二次的人口南迁,大量人民失去土地。

二来国家赋税制度也逐步失效(人都跑光了找谁收税,只好加重赋税,结果流亡的人更多)

三是军阀割据局面日趋严重。流民一多,滋生贼寇 ,时局不稳, 地方豪强就要拉拢驻军, 保证自己安全 ,军队有了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还用听中央的吗?所以野心大的人就玩更大的投机造反。

这就是坏了人心。中央集权搞不定,地方就滋生野心家。

加上后期的牛李党争、宦官专权,皇室与朝臣不一心;朝廷与地方不一心;官员和百姓不一心。分崩离析就成必然啦!

安史之乱不是偶然的。由于动乱 中央更依靠地方驻军 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结果使地方割据更严重。


毛不惑


“涛说史”结合唐史界最新研究成果,给您独家解读。


论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从“兵骄民困”模型说起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导致了“部分化”藩镇割据;但之后唐朝还持续了150年,何解?


五代十国著名谋臣,号称“五代诸葛”的王朴,在《平边策》中明确指出了唐朝灭亡的原因,所谓“君暗政乱,兵骄民困”。即藩镇割据+政治昏暗。安禄山导致的部分化藩镇割据,不足致命。

(后周名臣,宰相王朴,被誉为郭荣的诸葛亮)


《平边策》中还提出了具体的“勤修内政”、“先南后北战略”。即面对晚唐以来吴、蜀、幽、并四面乱起的复杂局面,政治上应该与唐末懿宗、僖宗反其道行之,军事上采用先淮北——再淮南——吴地——桂、广——岷、蜀——幽州——并州的战略路线,统一中国!


此策基本被郭荣、赵匡胤采用,完成了中国的大部分统一,足见《平边策》模型的有效性。


1、首先,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消极影响毋庸置疑,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地缘、思想都有巨大转变,唐朝成了体弱多症的病人;即“兵骄国弱”。


先说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军事上、地缘上:


安史之乱前,北方最重要的地缘防线是河朔三镇(“河北-山西-山东”一线)。安史之乱后,唐宪宗等虽有短暂收复,但总体不受控制。像明朝辽东清军入关一样是大患,中晚唐河朔三镇的割据,如同一副慢性毒药,让大唐病病殃殃。


而且安史之乱后唐朝对节度使不再信任,发展起由宦官领导的、工商富族贵族子弟构成的神策军,与之前的府兵制、募兵制都有极大区别,勉强维持中央权威。唐穆宗以后(824年),神策军腐化堕落。


(安史之乱局势图)


经济上:

战乱前的近918万户(天宝十三载),降低安史之乱后的130万余户(大历中),降幅达85%(据中国人口史);面对户口大幅减少,唐朝不得不实行两税法等新经济制度维持财政。好坏姑且不论,但对户口的掌握肯定不比“租庸调”时期,间接助长了地方藩镇的财权。


政治上:

慢慢由中书门下体制,变成了皇帝-宦官-朝臣的三头体制,中央集权能力大减;


文化、思想:

此处话题太大,略去不谈。


且随着近年研究深入,以清华大学教授、前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教授为代表,提出安史之乱后,“大部分藩镇不割据说法”(他依据杜牧,把藩镇分为了4类:河朔割据型、中原防御型、边疆防御型、东南财源型)。我总结为“部分化”藩镇割据,所以藩镇割据单一因素不足以灭亡唐朝。



2、“骄兵悍将+政治黑暗”=“兵骄民困”,压垮大唐帝国的双重组合。


如果部分藩镇割据带来的“兵骄国弱”让唐朝生病,那么政治黑暗,尤其是唐懿宗、唐僖宗时期的政治黑暗,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唐朝289年,289/3=96.3,即初唐、中唐、晚唐分三期的话,每期近似100年。唐朝618年建国,那么大约在晚唐818年前后,竟还出现三次短暂中兴:元和中兴(805-820)→会昌中兴(840年―846年)→宣宗之治(846-859,也叫宣宗暂治)。

(晚唐的三次短暂中兴)

唐宣宗性格严肃寡言,勤于政事,像祖先唐太宗一样,在凌烟阁上续绘功臣像。因此被称为“小太宗”,但这也是晚唐最后的政绩了。

而且唐宣宗在立储上犹豫不觉,死时未决。让宦官王宗实再度拥立唐懿宗,给了宦官势力继续做大的机会,加之唐懿宗任相不明,在位期间任用的令狐绹、白敏中、萧邺、夏侯孜等21位宰相多为庸碌之辈,中后期又开始骄奢淫逸、游宴无度,在位后期就爆发了庞勋起义。

懿宗死12岁的僖宗即位,是个贪玩游手好闲的少年。对内宦官问题更加严重,对外继续爆发了席卷大半个中国的王仙芝、黄巢起义,首都长安被攻下,唐朝江南财源被彻底打击。

(昏庸的唐懿宗)

“骄兵悍将+政治黑暗”灭亡唐朝的因素,在懿宗、僖宗时期完全具备。《平边策》这样描述唐末的“兵骄民困”模型:


君主暗弱政治混乱,兵将骄悍百姓困苦。皇帝近臣在中枢耍奸,远处的藩镇在外边叛乱,小问题不管成了大问题,大问题不管便催生了篡位。这样天下离心,没人听从号令。


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


这个时候,唐朝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


3、结语:

涛说史率先建立的“兵骄民困”模型,可很好的说明唐朝灭亡原因。安史之乱年导致的部分化藩镇割据,出现骄兵悍将问题;而唐末的政治昏暗,导致了百姓困苦,双重压力下,大唐走上了灭亡之路,国祚289年。


我给历史话导图


大唐分崩离析由盛转衰既有唐玄宗后期的昏庸、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专权有不可推卸之原因,惨死于儿子之手的叛将安禄山联合另一叛将史思明两大奸雄发动安史之乱更有着直接的原因。


小龙女5505


安史之乱763年左右。

唐朝亡于907年,期间相差150年。

而整个南朝不过160年。

难道南朝被隋灭掉,是因为刘裕篡晋?

整个曹魏还没100年,难道曹魏灭亡是因为败于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