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频繁“吃手”,妈妈强行制止无效,原因是:管的太多!

很多小孩子都有一个习惯,有意无意的时候,都会把手放进嘴里吃。相信很多人身边也都遇到过喜欢咬手或者咬指甲的人,或许自己就很喜欢无意识地去“咬”。

孩子频繁“吃手”,妈妈强行制止无效,原因竟然是因为对孩子早期管教太严!

小萌今年6岁,开始上幼儿园大班了,第一天上学报道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说,小萌特别喜欢吃手,她用了各种办法,即使每次看见就会立马制止,但还是没有用。

妈妈希望让我在学校多加注意,帮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因为妈妈的提醒,我会习惯性地去注意小萌的吃手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萌最喜欢在无意识的有情况下去吃手。

上课的时候,看着她听得很认真,但她会不知不觉地把手放进嘴里;尤其是在午睡的时候,每次睡着后,我都会发现她把大拇指放进嘴里,睡得很香甜。我看到就会偷偷的帮她把手放出来,但每次只要放出来,她就会立马醒过来,等会再去看的时候,结果手又放进了嘴里。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小萌在小的时候只要用嘴吃手或者吃其他东西,都会被妈妈强行制止,导致小萌的吮吸没有得到满足。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提到:“口不仅仅用来进食,在最早,口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用它来唤醒身体的其他部分,并且用它来认识外在的世界。”

小萌的这个行为让我想起了弗洛伊德提出的口唇期。弗洛伊德把儿童的人格发展分为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口唇期,主要是是在儿童0-1岁产生。

这个时期的幼儿会通过唇与舌的吮吸活动来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你会发现幼儿在这个时期特别喜欢吮吸奶嘴,或者喜欢咬各种能看得到的东西,比如洋娃娃、杯子,书等等。如果这个时期的幼儿没有满足口唇期的需求,被父母影响或制止,则会让幼儿后期会沉溺于大量的口唇活动。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同学就特别喜欢吃指甲,因为长期啃咬的原因,她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两只手都没有了指甲,手指头上最后都是血痂,即使每天疼的不行,但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就连我自己一直喜欢咬嘴唇,自己的嘴唇每次都被咬得脱一层皮,但每次咬的时候都会觉得很享受。

这些都是因为小的时候,口唇期没有满足而导致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口唇期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咬手指这个情况,也并不是全部因为口唇期没有满足而引起,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可能缺乏微量元素

如果看到孩子喜欢咬手、咬指甲,父母应先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因为缺锌会导致孩子产生“异食癖”,这种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调理。

2、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比如妈妈情绪不稳定、父母吵架、父母对孩子太严厉的管教、孩子和父母分开太长时间等等。孩子因为家庭原因,长期缺乏安全感,孩子没有安抚的替代物,这个时候孩子会自己去寻找一个让自己能缓解焦虑或恐惧的替代物,如出现吃手等情况。

孩子喜欢咬手,和家庭中家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呢?

1、关注和满足孩子的口唇期

孩子在0-1岁会出现口唇期,这个时期,孩子喜欢咬什么,父母都不用担心。让他们尽自己最大的想法,去咬他们想咬的东西,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吮吸欲望,但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咬的东西必须健康卫生。

2、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要吵架,或者父母想发脾气,一定记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睡前可以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或者听听轻音乐,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吃手的习惯。

不管怎么样,孩子长大爱吃手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多注意,找到孩子吃手的背后原因,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这样,孩子的吃手问题也一定能尽早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