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什么奇葩的发明?

V587累


我最先想到的是攻城武器。古代各地都有些挺奇葩的攻城武器。

比如下面这个东西,我就没查到它是干什么的,也脑补不出来。

还有火牛。火牛虽然不算“攻城武器”,但也是古代军事工程的产物。算是吧。这种“武器”仔细想想也是挺神奇的。

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认为人造的坡道也是一种攻城武器。没错,“坡道”是一种“武器”。

在攻城战中,人工坡道的作用是提供一条平整的路面,让其他攻城武器得以接近城墙,顺便变相降低那部分城墙的高度。

不过呢,构建坡道的部队免不了要被敌人的投射武器洗脸,所以也会有盾车或者安置在地面上的大型盾牌这些东西。

还有就是早期的火器。火器虽然永远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最早期的火器其实是很奇葩的

比如下面这个东西,是一门年代很早的火器。它射的不是弹丸,而是箭支。

下面这个东西,是一门中世纪晚期的“法国手炮”。使用者要把后面的杆子夹在腋下,然后把火棍插进药室里开火。

不过啊,奇葩的火器甚至都不是“古代”人的专利。一直到近代乃至现代,还有不少火器是挺奇葩的。

比如排枪:当一根枪管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用很多根枪管。

有趣的是,这种“排枪癖”甚至还被某些现代人继承了下来。下面这把自卫用小型手枪的设计来自1983年,它可以发射4发子弹,不过这四发都是.357马格南。

但仔细想想,在近距离被4发.357同时糊脸确实挺恐怖的……也许这武器作为自卫手枪还是挺有意义的。


史话戏说


火箭发射第一人万户

看到图中那个人了吗?你知道他在干嘛吗?人家在测试飞行器。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力助推器进行飞天的人万户。万户元末明初人,他因为擅长火器而被朱元璋所重用。同时他还是一个航天爱好者,最后他还为他所钟爱的飞天事业献出了生命。

万户一直在研究火药还能广泛应用于哪些方面,有一天他想到既然可以用火药放射烟花,那是不是用足够的火药,也能把人推向天上呢?作为一个实干家,万户说干就干。他让人准备了一个椅子,并在椅子的四条腿上绑上火药作为助推器。


同时他还准备了两个风筝,用于控制方向。反正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觉得这样控制方向,反正他就是这样做了。于是他坐在椅子,命令仆人点火。当然结果很悲惨,万户并没有实现他梦想,反而被炸的粉身碎骨。但是他的探索精神,也一直被人们说铭记。联合国天文学联合会还把月球上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用于纪念这个飞天第一人。

走马灯

走马灯又叫潘璃灯,或者跑马灯。千万不要以为跑马灯是人工动力的,实际上它依靠的是热力自动的。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

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灯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在灯的正中有一个转轴,当点上蜡烛之后,它可以利用蜡烛产生的热量,让转轴旋转起来。人们会在转轴上贴上剪纸,当剪纸的阴影投射在灯上面时,它就会形成一圈走动的画面。


看完国内的再看看国外的有哪些奇葩发明吧,当然西方有很多伟大的发明,我们只是看一些比较奇葩的。

防雨烟斗,呆萌呆萌的。

防风面罩

如果你因为风沙而苦恼的睁不开眼睛,那你只要一个墨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希望还能同时保护好面部,那你就需要这一款神器了。



渔耕樵读


我也讲几个。

历史上最早的氧气罩、潜水服

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曾经记载了古人发明戴氧气罩、穿潜水服下海捕捞珍珠的经历,如下图。可惜和绝大多数技术类似,传承中断,就只能永远留在那个年代。今天留下的只有记录了。

变形金刚:观风行殿

这款“变形金刚”从外表看去,就是一座巨大的房子。但事实上,这座房子却是可以按照结构来拆装,行走的时候可以拆开,在哪里安营扎寨,就立刻火速拼接好,后来还在下面安装了轮子,行进的时候可以推着走。如此神奇物件,是隋朝一代建筑巨匠宇文恺的杰作。

神奇杀器:车船



这个神奇杀器,在《水浒》小说里十分露脸,高俅征讨梁山泊的时候,就曾专门用过,巨型的战舰,且不用风帆就能高速行进,船内有踏板,人力踏动踏板就能高速冲击,放在内陆水战里,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事实上,这款神器也确实来自真实历史,早在唐朝年间,名将李皋就曾改装过这款车船,在南方的水域里打了不少胜仗。

而到了宋朝,这款车船也到达了巅峰状态,有了三十丈吃水一米的巨无霸,每艘船四个巨型大轮子,俨然就是近代轮船的雏形。宋金采石矶大战上,南宋虞允文在关键时刻摆出这大杀器,吓得要渡江的金兵撒腿就跑回来。这款神奇杀器给南宋续了命!


简评:古代科学技术是在实践中得到的发展,始终滞留在经验阶段,没有归纳总结, 就没有系统性的保存和发展。许多领先同时代的创造要么逐渐销声匿迹,要么发展后劲不足,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

19.05.22晚间整理


笨笨伯伯


其实说起古代的发明,不得不提起的就是相当著名的四大发明,那就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这四种发明已经被完全被现代人所熟练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上了各种新的创新,这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四种发明。大家也都比较清楚。那么古人还有什么比较奇葩的发明吗?


凭借着古人的智慧当然是会有的,大家基本上都看过电视剧版本的《三国演义》,其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在打仗的时候,蜀军用“木牛流马”送运粮草,而且其中还暗藏着机关,是一个两用功能强大的发明,当草粮被人劫了的时候就会拨动机关停下来,静静的看着敌人着急,这个不吃草的马儿也能跑。

水碓这个东西的发明可是为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力气解放,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以农耕为主,手中的工具考人力一点一点的去做真的相当耗时,所以聪明的古代人就发明了水碓,利用水利帮助人们工作,不仅节省了力气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其实在书籍《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很多的奇葩发明,香菇人发明带氧气罩、穿潜水服下海捕捞珍珠,难以想象古人在那个时候没有足够多的资料作参考,却能做出很多出乎人们意料的东西可好多东西一旦在哪个年代失传,就再也没可能流传,就只能永远的保存在哪个年代。



古代除了有一些相当实用的发明外,还有像可以娱乐的东西,现在叫做高尔夫球的娱乐项目,在古人那时候也有,只不过不叫作这个名字,叫做“捶丸”最早起源于宋朝,元代时期受到上流社会的影响和推崇,在明代彻底流行起来。 还有一种发明既是枕头又是凳子,据说这是鲁班发明的,是用一整块板做撑得,结构相当的复杂,关键还可折叠,同时还在上面雕刻了各种图案和文字,还能去欣赏。


源起炎黄


毛子曾经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圆形铁甲舰,可谓前无古舰后无来船。

自美国南北战争里铁甲舰诞生以后,各国对这一新生事物都兴趣颇大,一时间各种铁甲舰纷纷面世。因为大家都没什么设计经验,都是摸索前进,所以早期的铁甲舰外形千奇百怪,大有百鬼夜行之势。而这其中,沙俄在1870年设计了至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款圆形铁甲舰。

这款圆形铁甲舰其舰体是一个标准的原型,直径30.78米,舰体吃水3.67米,标准排水量2491吨,满载排水量2671吨。舰上共装有8台锅炉和蒸汽机,总功率为3360马力,这个动力并不小,但是因为圆形舰体阻力太大,所以最大航速只有6.7节。

圆形铁甲舰水线有228.6毫米厚的装甲带,装甲甲板厚70毫米,在当时的铁甲舰里,防护力算比较好的。其中央装备了两门11英寸口径大炮,此外还有两门80毫米炮和两门37毫米炮,火力也比较强劲。

圆形铁甲舰共建造了两艘——“诺夫哥罗德”号和“海军中将波波夫”号,都被部署在了黑海。圆形铁甲舰这一独特的设计初衷是装在中间的主炮可以360度射击,但是由于圆形军舰稳定性,稍有风浪就会让军舰摇摆不定,更糟糕的是主炮的后坐力还会导致军舰打转,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实际使用效果很差,所以之后再未续造。

不过虽然性能堪忧,“诺夫哥罗德”号和“海军中将波波夫”号还是在沙俄的黑海舰队里服役到了1903年,在服役期间未参加任何实战,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