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升官速度最快的,就是千古第一贪“和珅”,太意外了!

历史上升官速度最快的,就是千古第一贪“和珅”,太意外了!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令和珅总理丧事;正月十三日,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

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正月十八日,廷议凌迟,不过,固伦和孝公主和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应该赐和珅狱中自尽。最后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和珅富甲天下,而他的钱财家当都是利用权势贪污、纳贿、搜刮来的不义之财。为相二十年,和珅从不放过一切捞钱的机会,他不停地、千方百计地搜刮了二十年。

那么,千古第一贪“和珅”是怎么成为这样的呢?

清朝从康熙帝开始进入所谓的“盛世”,至乾隆皇帝,依然执行康熙时代的治国方针,乾隆也算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他处处以皇祖康熙为楷模,一心做个名垂青史的一代圣君。和珅又想通了一件事,想要升官就要了解乾隆的心里在想什么,投其所好,常常借着歌颂康熙的威德来赞颂乾隆的恩泽四海和武功盖世,大得乾隆欢心。讨好皇帝是和珅的拿手好戏,但这只是他谋取私利的手段,他最终的目的在于捞取实惠。

一次,他与乾隆闲谈,提及风土人情,乾隆说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和珅趁机向乾隆描绘了江 南的秀丽景色,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康熙下江 南的盛况,并怂恿乾隆效法皇祖南巡,说得乾隆心动起来,便决定巡游江南。

乾隆命和珅监造龙舟,和珅奉旨,操办起来。他派人到各地寻找能工巧匠,集合到京城,购买了名贵木材,极尽雕镂装饰之能事,把龙舟造得华丽无比,花费了大笔银钱,同时,和珅也从中捞了一把,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流进了他的私囊。

和珅又借机向沿途各省、抚台、衙门下发行文,让各地方官赶修行宫,疏浚水道,整修旱路,作好一切准备,迎接圣驾。各地方官接到和珅的行文,个个吓得战战兢兢,唯恐准备不周,有误迎接圣驾,惹下杀身之祸。他们一方面逼迫百姓纳钱服役,卖命地准备,一方面争相向和珅行贿,请和珅替他们从中周旋。

因为他们知道和珅是乾隆身边的第一宠臣,只要买通了和珅,打通和珅这一关节,就不愁平安无事度过皇上巡游这一关。和珅借此机会又大捞特捞,甚至公开索取财物。乾隆此番南巡,大大地显扬了皇威圣德,其排场阵势,远超当年康熙南巡的规模;而和珅借着这股东风,将自己的腰包装得鼓鼓的。

有一次,七阿哥不慎打破了一只碧玉盘,怕父皇怪罪,急得饭也吃不下,差点儿哭起来。他的皇兄御妹给他出主意,要他去找和珅帮忙。和珅索贿要赂成了习惯,对皇上的儿子也不例外,他先是不管,后来七阿哥送给他一串正珠朝珠,他才答应帮忙。

和珅把家藏的一只碧玉盘拿出来交 给七阿哥,让他赔上。七阿哥接过一看,这个盘要比他打破的盘好上不知多少倍,早听说和珅府上富敌皇家,七阿哥却想;和珅可比皇上富多了。和珅府上的仓库越盖越多,个个金银满库,而天下的金银越来越少,各省仓库越来越空,差不多闲置起来没用了,就连为皇上祝寿,都拿不出什么象样的东西。

对于和珅的贪得无厌,一味搜刮,百姓怨恨,朝臣不满。尽管乾隆几次发动反贪贿,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被和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嘉庆对和珅深恶痛绝。嘉庆元年,仁宗接过乾隆禅让的皇位,正式登基,但朝中大权仍在太上皇乾隆的掌握之中,嘉庆只得将对和珅的憎恶深藏不露。乾隆一死,和珅也就随之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