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雲說歷史
1911年,在多重矛盾的激化下,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聲中發動了辛亥革命。同年,革命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南方15個省份紛紛宣佈支持革命,脫離清政府的統治。次年2月,清朝發佈退位詔書,從此結束了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帝制。清朝原本有機會與革命黨人做長期鬥爭,卻在倉促中宣佈結束帝制,這讓我們不禁想象,如果清朝不退位,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方向一:中國可能就此分裂。
1911年的清政府有著數十萬的北洋新軍,這些新式軍隊一直呆在北方地區,被清政府牢牢控制。雖然江南地區有15個省份宣佈獨立,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在清政府的手中。革命黨人的力量不亞於清政府,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質量,都與北洋軍隊旗鼓相當。如果清政府不宣佈退位而與革命黨人就此僵持,那些帝國主義勢力出於分化中國,更大限度的攫取中國的利益,很有可能會鼓動清政府與革命黨繼續僵持,最後讓他們簽訂和約,劃江而治。這種局面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非常難以接受的結果,卻也是清政府不退位最有可能產生的局面。
方向二:清政府與革命黨火拼,各個省份各自獨立,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1911年的革命黨並不是鐵板,派系之間同床異夢,彼此排擠,南方各個獨立的省份之間也彼此不服,孫中山先生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嫡系部隊。北洋軍中也是如此,清廷同樣是分裂的狀態。如果清朝不退位,革命黨又執意北上,北洋軍只好發起反擊。
但是兩隻軍隊內部分化都極其嚴重,彼此實力又相差無幾。在長久激烈的作戰中,那些參加革命黨的省份很有可能為了保全自身的實力退出戰鬥,清政府控制下的省份也很可能宣佈獨立。那時候的中國可能又會出現戰國時期的局面,彼此攻伐。在列強入侵的20世紀,如果中國大地真的如此,那麼中華民族的危機將會使整個民族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清政府宣佈退位是他們無奈的選擇,也是最好的結局。革命黨人深刻認識到自身實力的侷限,也為了最大程度保存中華民族的力量,選擇與清政府妥協,名義上解放全中國後,將權力交給北洋軍政府。民國時期雖然動盪,但是這樣的局面卻是中國在內憂外患之下,那些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發展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弋北談古今
個人觀點認為辛亥革命後,清政府不投降,繼續戰鬥,清政府也必敗無疑,清王室的優待都會被剝奪,甚至挑起戰爭的皇室成員都會被中華民國審判!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當時全國22個省,17個省宣佈獨立脫離清政府,清政府勢力範圍明顯縮小,只有北方几省難以支撐清政府戰勝革命黨。
辛亥革命發生後震動全國,各省革命黨紛紛起義支持辛亥革命,本來反對革命的各省立憲派見大勢已去也紛紛支持革命,更有個別封疆大吏或逃命,或被迫擁護革命,短短時間,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 上海、 江蘇、 貴州、 安徽、 浙江、 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紛紛獨立擁護革命,整個中國呈現一片“風雨欲來風滿樓”之勢,攻克南京後,整個南方聯成一片,全國22個省,已經有17個省獨立,人心導向已經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隨著勢力範圍的縮小,清政府如果想戰也有心力不足!
二、原本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兵已無戰鬥力,清王朝能用之兵少之甚少!
八旗兵以驍勇善戰而聞名,他們為清王朝的建立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太平天國時期的八旗軍戰鬥力尚可,以僧格林沁為首的八旗兵擊敗了太平天國的北伐精銳,可見戰鬥力之強悍,但是清朝後期的八旗兵開始了腐敗墮落的生活,吸食鴉片整天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最後竟然到了馬不能騎,弓不能開的地步,一旦打起仗來必敗無疑!而北方五省的清軍兵力除了河南、山東兩省能用外,其他省的兵力根本指望不上。
三、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新軍能夠左右戰局,北洋新軍擁護共和使清王朝失去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
北洋新軍由袁世凱一手創立,這支部隊也是清政府唯一依仗的頗具戰鬥力的軍隊,但袁世凱培養了一大批親信,在加上袁世凱在軍中的威望,使這支軍隊只聽命於袁世凱而不聽命於皇上,最終辛亥革命發生時清王朝發現無法指揮這支軍隊,只能求助袁世凱,但袁世凱為了當中華民國大總統表示擁護共和,這也使得清王朝失去了最後的翻身希望!
綜上所述:辛亥革命後,清朝的勢力範圍縮小,八旗子弟兵已無戰鬥力,無法指揮北洋新軍這些因素是確實存在的,清王朝統治結束是大勢所趨,是歷史走向的必然結果,如果清政府不投降,清王室的優待肯定是沒有了,甚至清王室成員的生命也很危險!
坐看雲起時1218
對於這個問題,當年隆裕在答應讓溥儀退位之前,她很可能也這麼問過袁世凱。
隆裕:袁大人,咱們清朝真的撐不下去了嗎?
袁世凱:是的,太后,如今革命黨遍佈,他們已成破竹之勢,臣也快擋不住了。
隆裕:這......這讓哀家該怎麼辦呀!
袁世凱:太后,您也別急,臣已經和他們商量好了,為皇上和皇室爭取到了一個優待條件,他們已經答應臣了,只要皇上能夠退位,他們不僅每年支付皇室400萬元,還會保留皇上的尊號,即便退位了,皇上也還是皇上。
隆裕:讓哀家想想,是否要和攝政王商量商量?
袁世凱:王爺如今辭職在家,已經不理朝事了,況且革命黨那邊也逼得緊,若錯過了這次時機,恐怕他們也不會答應了,屆時他們若是打過來了,別說優待條件了,皇上恐怕也會性命堪憂呀!所以,臣還望太后能夠早做決斷。
隆裕被袁世凱這麼一嚇,頓時不知所措,只知道一邊哭一邊拿手絹擦眼淚,過了好一會兒緩過來了,這才同意了袁世凱的提議,讓溥儀退位,爭取優待條件。
當時的局勢雖然沒有袁世凱說得這麼誇張,但對清政府而言卻也差不了多少,因為一切的主動權並沒有掌控在革命黨手裡,也沒有掌控在清政府手裡,而是掌控在袁世凱一人之手。
這也就是說,清朝能不能繼續苟延殘喘下去,辛亥革命能不能成功推翻清朝,實際上是由袁世凱說了算。
但是,這時候的袁世凱早已經不和清朝一條心了,他是看人下菜碟,誰給的好處多,他就站到誰那一邊。
對於袁世凱來說,他在清朝這邊已經是內閣總理大臣了,已經到了人臣巔峰,說白了就是已經到頭了,他的身份根本不允許他像載灃一樣坐上攝政王的位置。更何況,即便他真能破例當攝政王,也不如革命黨給的價高。
革命黨給他什麼價呢?一句話,“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歸來”,袁世凱只要幫忙推翻了清政府,那麼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就由他來坐!
對於清、革雙方所給出的價,袁世凱會選擇站哪一邊還用得著考慮?在清朝這邊當到頭也還是“打工仔”,可到了革命黨那邊卻能當“老闆”,所以他必然會選擇投入革命陣營以獲取更多的利益,這一點毋庸置疑。
袁世凱既然會選擇投入革命陣營,那麼局勢也就明瞭了,清廷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從當時清政府對於地方各省的控制力來看,只要袁世凱率先背叛清朝,起到帶頭作用的話,則必然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各省督撫或實際掌權者必然或是響應袁世凱,或是獨立,或是觀望形勢。
所以,如果清政府真敢繼續負隅頑抗的話,確實很可能到了最後不僅撈不到優待條件,溥儀、隆裕等人還會有性命之憂。
不過,也有可能會像元朝那樣北遁回老巢,但此時奉天卻在張作霖、馮德麟等人的手上,恐怕清廷想退回老巢也不容易。
遲可歸
袁世凱最大的失誤主要有以下兩條,一,過於仁慈;二,天賜良機時年齡偏大。
以當時的革命黨的力量,不管是軍事還是政治以及民眾基礎,都不可能推翻滿清,更何況革命黨內部分歧重重。軍事指揮者和軍人有點不滿孫理論來搶奪軍事果實,要不是黃興退讓,革命黨就此分裂了。而此時,北洋軍坐鎮武漢,隨時可消滅革命軍,而此時,袁世凱仁慈的一面出來了,竟然與革命黨暗中議和逼滿清!這是袁的仁慈,也是袁的一著臭棋!袁世凱的正確做法是,榨乾滿清的最後能量和金錢,學曾剃頭剿太平天國,一舉南下消滅革命黨,然後回師北上,再學趙匡胤,逼清帝退位,一統江山建中華帝國!袁世凱在朝鮮時即表現出了軍事外交才能(軍事上幹贏了日本),在山東時,辦學(山東大學)辦實業,後來當總理表現出他的政治才能。所以,袁世凱當政,辦學發展科技辦實業定能強國富民!如此,國內沒有了干擾,經過二十多年(到三十年代)的發展,國家一統強大,哪還有後來的小日本侵華!還可能袁世凱會延壽十年,對列寧的歸還土地,袁定能抓住天賜良機,至少收回部分甚至大部分領土(袁在朝鮮即建議滿清將朝鮮納入版圖以利管理防日本,可惜上層不聽),可見袁世凱的領土意識也相當的強烈!
如果慈禧早死8~10年,袁世凱剛好正當四十壯年,精力好的袁世凱肯定會另有想法。可惜歷史就以後來發生的形式發生了!
風雨天下67
這裡我先糾正一下,辛亥革命後清政府沒有“投降”,是經過協商後自行退位的。
其次,我這裡想說明一下,清朝皇室在辛亥年並不是完全沒有實力,也不是隻有滿人武裝,事實上之所以答應清朝優厚的退位條件就是因為愛新覺羅家族還掌握著非常可觀的軍隊,為了避免玉石俱焚,所以才給了清朝皇室非常優厚的退位條件。
關外張作霖辛亥年曾通電全國,表示要“入關勤王”
首先就是關外,當時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和東三省軍事首領張作霖、馮德麟是忠於清朝皇室的。
張作霖曾經一度準備“入關勤王”,還曾聯合馮德麟、馬龍潭、吳俊升等三十三名武將,給袁世凱拍電,表示要武裝“勤王”。張作霖甚至已經擬定了與民軍作戰的作戰方案。
東三省巡防營與練軍加起來也有三萬人左右,而且絕對服從張作霖與馮德麟指揮。
西北馬家軍在陝甘總督升允帶領下,要“收復西安”
然後就是西北方面。
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義軍響應,當時的陝甘總督升允逃到了大西北。雖然他是孤身一人逃到西北,但是當時在西北的甘軍領袖馬安良等人對升允表示了無條件服從。
(辛亥年甘軍)
當升允提出要帶甘軍“收復西安”時,馬安良立刻表示支持,並會同張行志的壯凱軍、陸洪濤的振武軍共計馬步十四個營從甘肅進攻西安。
而西北甘軍、壯凱軍、振武軍合計兩萬人左右。
更為關鍵的是北洋軍內部同情和支持清朝皇室的勢力並不小。
北洋馮國璋、曹錕支持清皇室,北洋六鎮裡有兩個半鎮支持清朝皇室
比如北洋第三鎮(師)統制曹錕,他手裡的第三鎮一直是北洋諸鎮裡戰鬥力最強的,辛亥年閻錫山在山西通電反清,袁世凱就是派曹錕西進山西,閻錫山率領的山西新軍完全被第三鎮摧毀了,閻錫山自己也逃出太原,曹錕完全“收復”山西,山西被迫再次通電取消“反清電”。
在張勳復辟時,曹錕就多次公開說過“一個國家沒有皇上還行?自打沒有皇上,南也亂,北也亂。”
如果不是當時張勳捨不得“直隸總督”的職務,只願意封曹錕為“直隸巡撫”,曹錕就帶著北洋第三鎮和張勳合兵一處進京城了。
再加上本來就由滿人組成的禁衛軍和北洋第一鎮,北洋內部至少有兩鎮是鐵桿保皇黨,他們只需要一個領頭人。
而北洋大佬裡有傾向於清朝皇室的人嗎?
(馮國璋)
答案是有的,這個人就是馮國璋。
馮國璋對清朝是有真感情的,當他從武漢前線被調回京城時,得知段祺瑞等十幾名北洋將領通電要求清室退位時都準備和段祺瑞翻臉,準備單獨通電錶示自己不同意清室退位,結果被幕僚勸住。
而當清室退位消息傳來的時候,馮國璋還沮喪的說“皇族甘願退位,我們今兒還給誰打。這樣看來,大清國的江山就算完啦。”
所以,假如清室表現強硬,馮國璋以禁衛軍、北洋第一鎮以及第三鎮為班底,是真敢和袁世凱攤牌的。
事實上大家也把袁世凱對北洋的控制力想得太高,即使完全由袁世凱老家人以及親信組成的北洋第六鎮,當吳祿貞這個空降師長宣佈要和閻錫山組成聯軍反清時,袁世凱這個北洋當家人也不得不拿出2萬兩銀子,收買第六鎮軍官暗殺吳祿貞。
第六鎮可以說是袁世凱最親最親的武裝了,除掉一個空降師長都要袁世凱花2萬兩銀子,更別說北洋其他幾支武裝了。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假設清朝皇室堅決強硬到底,那麼很有可能袁世凱會得到“英式虛君”承諾後調轉槍頭攻擊同盟會,畢竟袁世凱也不想北洋分裂,而“英式虛君”也算是達到了袁世凱獨攬大權的目的。
而只要袁世凱承諾清帝國國體不變,那麼馮國璋也好,張作霖也罷,也沒有理由與袁世凱敵對。
所以最大可能是辛亥革命成為同盟會又一次不成功的起義。
蘭臺
清帝不退位,可能會被團滅,就像當年蒙元團滅女真人一樣。而北洋系也會分裂,內戰必然是少不了的。
清朝其實並不是被革命黨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立憲派。因為在當時,不管是革命黨還是保皇黨,他們的實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維持清政府。
當時真正支撐清朝,扛著清朝苟活了幾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繼續守舊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凱和張之洞所代表的立憲派漢人精英官僚集團。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這幫立憲派人士在幕後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後的滅亡,就是因為清廷得罪了漢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廣泛的統治基礎。
那麼,清政府是得罪漢人精英官僚的呢?這個還要從頭說起。
太平天國之前,漢人都是奴才,沒有顛覆清政府的實力,就連叫板的實力都沒有。然而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後,漢人突然就有這個叫板的實力了。因為統治天下的三樣法寶:軍隊、財源和輿論控制,有兩樣都落到了漢人的手上。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部歇菜,全國能打的軍隊全部都是地方團練武裝。這就意味著,清政府的槍桿子被漢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還想努把力,再把兵權奪回來。但是從太平天國到八國聯軍,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權不僅沒奪回來,反倒還徹底喪失了對軍隊的掌控。
沒辦法,全國旗人就那麼幾十萬人,清政府單純靠旗人就想組建一支近代化勁旅,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槍把子丟失的背後,就是清政府對財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財源分別交給了地方勢力和英國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個甩手掌櫃。
接連丟槍桿子和錢袋子,換做別的王朝,必然是死翹翹。不過慈禧有點本事,她依靠當時唯一還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輿論,搞“以滿制漢、互相制衡”的套路,籠絡漢人精英官員為她賣命,硬是又給清政府續了將近四十年的命。(輿論就是科舉制度)
然而,在庚子國難的前後,由於慈禧的舉措失當,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東南十省督撫搞互保運動,根本不聽慈禧的調度。
八國聯軍事件平息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為了拉攏地方實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當年戊戌變法的那一套。由於是新政,所以在中國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止。結果這一廢止,清政府中央原本還能掌控的輿論控制也丟了。
不過輿論丟了就丟了,這沒所謂。科舉那種老套的籠絡人心之法本來就已經過時,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長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貫徹新政,繼續給漢人精英官僚放權。
也就是說,只要清政府能認真落實它宣稱的立憲政策,不得罪漢人精英官員,它必定還能繼續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後,上臺執政的載灃那幫人,都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貨。他們以為奪回軍隊和財源就能繼續維護專制統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漢人官僚集團的底線。結果徹底觸怒了漢人官僚集團。
載灃先是逼袁世凱交兵權,袁世凱交了,載灃志得意滿,以為自己操控了北洋軍,手裡就有了槍桿子。豈不料北洋軍對清政府早已經是心懷鬼胎。
緊接著,載灃又搞皇族內閣,十三名閣員當中有九人都是滿人,這讓對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漢人官員大失所望。
在當時,心存顛覆清政府統治想法的官員不在少數。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動,是因為缺一個領頭造反的人。後來武昌新軍一鬧,南方的漢人官員就全起誓了。
面對這種漢人官員全造反的情況,清政府當時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趕緊立憲,儘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鎮壓。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載灃那幫人選擇了武力鎮壓,徹底葬送了清王朝。
當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北洋新軍,各省的新軍,各省的巡防營),新軍大部分都支持革命黨,北洋新軍雖不支持國民黨,但也不願意為清政府賣命,屢屢臨陣要挾清中央政府。巡防營比較特殊,南方的巡防營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比如湖北巡防營就陣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義軍;廣西巡防營長官陸榮廷趕跑廣西巡撫沈秉坤,宣佈廣西獨立。
北方的巡防營普遍都在觀望,他們雖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給清政府賣命。比如奉天巡防營長官張作霖,清政府讓他出兵,他就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最後看袁世凱勢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這等於說,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全部都在反對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
後來洋人表態了。表示支持袁世凱,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凱見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讓他聯合北洋軍40多位主要統兵將領,聯名致電清廷,宣佈擁護共和、“勸說”清帝儘早退位,並“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注意啊,此時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蘇等地,鎮壓武昌起義民軍的清朝北洋軍前敵統帥。就連他這個前敵總指揮這個節骨眼上聯名屬下發電報,勸皇上趕緊退位,這意思太明確了:先客客氣氣的跪地磕個頭,再起身冷冷的威脅,我既然能鎮壓革命黨,也可以調轉槍口逼你就範,你小丫的別不識時務!
並且在這份聯名通電中,還有兩個人也署名錶態了,一個是武衛左軍統帥薑桂題,一個是江南巡防營長官張勳。他們都是保皇派將領,可此情此景,他們也開始支持袁世凱逼宮了。
試想一下,新軍反清,北洋新軍逼宮,巡防營和毅軍也參與逼宮。此情此情,載灃和他的皇族內閣還有什麼信心讓溥儀這個小娃娃繼續賴在皇位上坐著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軍造反是必然的。因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聯名通電擁護共和,逼清帝退位後僅一週,他又聯名通電,給清中央政府發去了第二份逼宮電文。
瑞等不忍宇內有敗類也,豈敢坐視乘輿之危而不救?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祖宗神明,實式鑑之。段祺瑞的這話說的很直白了:你們要是再不識相,我們就帶兵進京,把皇帝、太后、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來!
事態發展到這裡,形勢再明瞭不過了。清室若是識相,北洋系給予優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識相,北洋系就要大開殺戒。所以清室那幫人若是還賴著不退位,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團滅。
不過,由於北洋系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馮國璋、張勳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殺清室,想必北洋系內部也必然有一場內戰吧。
Mer86
看了幾個回答,都不靠譜啊!
看來還是老夫出馬吧,就當掃盲了
北洋軍是很強大,但不能把滿清當傻子
事實上,當時滿清已經覺得,北洋軍不可靠
早就開始練它的旗兵了,別忘了,同志們,北洋第一師就是旗兵啊,北京的御林軍,陝甘總督的西北軍,東北老家的老部隊,其實滿清的實力也很雄厚
但是老袁是何等人物?晚清的活曹操
欺負孤兒寡母,那是相當有兩下子
隆裕一個婦道人家,他懂什麼?只想過個安穩日子,
老袁也很講究,每年400萬大洋,可保榮華富貴啊!
有些跑題了,滿清不投降怎麼辦?
那勢必有一場南北大戰?
老袁會坐鎮北洋大本營,天津,坐山觀虎鬥
那可真是生靈塗炭啊,百姓遭殃
考慮到滿清已經日薄西山了,勝利的概率很小
滿清權貴肯定要全部消滅了,隆玉也是死無葬身之地呀,考慮到300年世仇,滿族能不能存在還兩說呢?這就是滿清不投降的結果
隆裕是沒有經驗,但是他應該能看出會是這樣的結果
用戶54590015070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價值,我很願意來回答一下。
簡單說,清廷或者說載灃讓步太快了,可以說犯了大錯誤,這才導致近代中國錯失了一個實現君主立憲的最好時機,而這也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載灃兄弟太年輕了,沒有足夠的政治經驗、也沒有經歷過風浪,遇到點事就慌成一團,被袁世凱給嚇住了。
當然,這與攝政王載灃的個性有很大關係,因為載灃這個人為人軟弱,才能也比較欠缺,慈禧太后臨終前也實在是沒人,因為血緣最近的緣故,這才從矮拔高,把載灃推出來了。
載灃上臺後,其兩個弟弟載洵和載濤也分別擔任了海軍大臣和軍諮府大臣(即參謀總長),他搞的這套,其實是從德國學來的,即所謂“皇族典兵”。
然而,載灃兄弟為了抓兵權,其用士官系來往北洋系裡摻沙子,這個做法本身就夾雜私念,而且他們重用的這些士官系早已被日本軍部洗腦策反用以分裂中國,此舉可謂至愚矣!
結果如何呢?武昌兵變發生後,各省響應的都是那些士官系,就連京畿周邊,如載灃兄弟親自提拔的吳祿貞、張紹曾、藍天蔚等人都蠢蠢欲動,這是何等景象!
載灃退政,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本身倒也沒有大錯,事實上,袁世凱也希望在南北雙方保持平衡,以推行其讚賞的君主立憲制,即保存清帝,但實權交給內閣處理。
然而,仍舊是日本軍部策反的士官系存心積慮要將中國搞亂,在其看來,清帝的存在即是極大的障礙,也是他們死活不肯答應的。
當時,南方革命黨雖然氣焰囂張,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威脅,馮國璋率北洋軍對陣黎元洪、黃興可謂一擊即潰,迅速拿下漢口,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但在京城,日本方面又策動禁衛軍企圖將清帝帶出京城前往東北自立,以實現其割裂中國為本土、滿洲兩個部分的陰謀(此舉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完成)。
這時,袁世凱不得不將馮國璋調回京城,以穩定禁衛軍(其軍官多是馮國璋的學生)。
之後,負責進攻武昌段祺瑞則因為部下徐樹錚等人搗亂,其擅自發布共和通電,以致袁世凱錯誤判斷形勢,以為北洋軍已經失去控制而最終對南方妥協,這是辛亥年最大的錯誤所在。
號稱“天梟”的徐樹錚,同樣是被日本軍部策反的士官系。而段祺瑞之所以默認這個擅自發布的共和通電,同樣是意識到其所屬北洋軍已可能失去控制。
從某種程度上說,所謂辛亥年說白了就是一場全國範圍的兵變(南方各省加北洋軍),而其中要訣並不在孱弱而混亂的南方革命黨,而在於北洋軍因為被摻沙子而失去了控制。
這個失去控制,不僅僅是退回老家三年的袁世凱不能控制當時的北洋軍,就是一線帶兵官段祺瑞,也失去了對手下軍官尤其是士官系們的控制。
在此情況下,袁世凱誤判了當時的形勢,轉而壓迫清廷讓步,而載灃兄弟更是無從判斷,只能在壓力下妥協讓國。
其實,這些都是假象,擊破南軍其實十分容易,正如1913年贛寧之役,革命黨根本不堪一擊,而北洋軍定點清除那些異質分子,如暗殺吳祿貞、趕走藍天蔚及張紹曾等,也並非難事。
像徐樹錚這種被日本軍部策反買通的亂國分子,要在當時能加以懲滅,之後的民國也不至於被其一誤再誤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如果清皇族不肯讓步妥協的話,弄不好會全族盡滅,就像1917年沙俄革命之後,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槍殺,這個就比較慘了。
應該說,這個概率不能說沒有,但可能性不高,畢竟當時京城有禁衛軍四個團的兵力,要想對清帝動手在現實上做不到,全國民意也絕不會同意。
畢竟,清朝皇帝大多是仁君明君(最起碼沒有暴君昏君),祖上之德,可留蔭九代,這倒也不是一句虛言。
以事實論,以溥儀之後的叛國作為,居然還能保存首領以終,不能不說是託了老祖宗康雍乾的福了。
坑爹史冊
投降不投降,都是個滅亡,只不過滅亡的更慘烈些。
當時大清朝廷的兵權在袁世凱手中,其力量完全能壓制住南方起義軍,其力量也決定著大清的生死存亡,這使得袁世凱成為當時局勢走向的關鍵力量。袁世凱向著誰,誰就成功,袁世凱反對誰,誰就倒黴。
辛亥之後,清廷調兵南下鎮壓,但是調不動在,只好請袁世凱出山,北洋軍這才南下平叛。不過在戰事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袁世凱竟然按兵不動了。他要看看誰開價高,清廷當然不會給他個皇上當當,而且萬一鎮壓成功,估計又是個飛鳥盡良弓藏,自己沒個好下場。而南方就不一樣了,說老袁要是擁護共和,那就給個大總統噹噹。這玩意雖然不是皇上,但是上面再也沒別人了,豈不快哉?
於是乎,袁世凱果斷擁護南方,對自己有利,還博得了擁護天下大勢的好名聲,於是乎回清廷逼著皇上退位。如果清廷不投降,想跑回東北再立山頭?對不起,走不了,京師也都是袁世凱的人。不投降只有一條路,清皇室被袁世凱殺掉,直接走向共和,而沒有什麼優待,當然你也就看不見溥儀那本他的前半生了。
北玄武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是帶著主觀意願和歷史觀點來回答的,好在還是有少數幾個人保持了明智的觀點。
首先,我想糾正一下提法,辛亥革命後,清政府不是投降,而是在“內有袁世凱外有革命軍”的情況下,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等人多方斟酌,最終痛苦地選擇了順應民意清帝讓步退位,因為清朝一直沒有投降,是在袁世凱的提議下(也有威脅的成分),與革命派簽訂了條約,清帝退位後可以享有故宮這一“永久自留地”,由民國政府每年提供一定數額的經費資助,清帝可以在故宮設立小朝廷,可以皇帝死後繼續推選新皇帝繼位等等(如果這一條約後來不被尊敬的馮玉祥先生代表的“民國政府”所破壞,那麼如今的故宮可能就是清朝廷的私人領土,清廷就是類似於現在的羅馬城內的梵蒂岡之類的小國家)。
其次,我來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假如清政府堅持不讓步退位,那麼,肯定不會像一些人所認為的清朝一定會被消滅,而有很大可能是中國一定會分裂成為兩個國家,即民國政府與清朝,類似於南北朝時期;當然也有可能成為北中南三個國家,即清朝、袁世凱政府與南方民國政府,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無論是哪種情況,清朝肯定都是存在的,只是其統治地域可能會退出河北和北京,只擁有現在的東北三省、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西藏、新疆、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以及從中國獨立出去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即俗稱的外蒙古,當然還包括後來成為飛地後不得不被蘇聯吞併的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因為根據史料可以充分證明,當時的東三省、蒙古以及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小官員仍是忠於清朝的,且西北和蒙古的當地少數統治者多是清廷封的一些王爺,只對清帝效忠。即使是在袁世凱所控制的北洋五鎮中(共六鎮即六個師,其中第一鎮為滿族軍隊,是無條件忠於清朝的,二至六鎮為袁世凱控制,又其中第六鎮因統制即師長是革命黨人吳祿貞,差點被南方革命黨控制),也有將近一半的軍官受到大清的優待,至少對清朝是不忍心徹底打擊的,所以清朝和袁世凱控制的清朝政府雙方基本會以和平的方式相處,即清朝退出北京,控制東北、北方和西北地區,袁世凱政府控制現在的河北、山西大部分以及陝西、河南、山東等地,而南方革命政府則控制南方各省,假如南方革命政府不承認袁世凱政府的統一,那麼袁世凱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雙方可能會在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一線展開拉鋸戰,按照革命軍的實力不足北洋軍隊,肯定會退出長江以北,只能控制長江以南地帶,而袁世凱軍隊雖然戰鬥力極強,但因新佔領的地方必須實行有效統治,且軍隊人數不足南方(南方會黨加入軍隊者較多,至少四川各縣軍政府多為袍哥首領掌控,所以總體軍隊素質相對較弱,但人數優勢明顯),對深入長江以南擴大戰果也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樣,便極有可能形成“三國”。假如孫中山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承認讓位,只要袁世凱承認共和國,那麼,也可能形成清朝和民國政府“南北朝”時期。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認清形勢,激流勇退,使辛亥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流血最少、擾民最輕的政權變革形式(第一是北宋代後周的陳橋驛兵變)。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其實我們大家都在糾結外蒙古為什麼會獨立?有的說是國民黨反動政府賣國,也有的說是蘇聯陰謀利用二戰中國困難時期導演了外蒙古獨立,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也是存在的事實,但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清朝皇帝宣統退位後,關係較內蒙古疏遠的外蒙古少數王公便以失去效忠對象企圖獨立,特別是清朝這個小朝廷被馮玉祥先生攆出故宮後,外蒙古認為民國政府不講信用未履行民國政府與清廷的友好協議,加上清朝已經滅亡,沒有效忠對象,一些原先仍效忠清帝的外蒙古王公大臣也同意“獨立”,導致最初的獨立派更有了藉口和名義,在蘇聯的慫恿下開始蠢蠢欲動,經過長期的衝突和二戰末期蘇聯的要挾,才最終釀成了事實上獨立。
最後,在清朝滅亡的非常時期,有一些地方的革命黨人過於極端,主要體現在武漢與西安、廣州三地,對滿人十分仇恨,西安甚至存在圍攻滿城並將滿城內多數居民無論男女老幼屠城的殘酷現象。有些人認為這是明末清初清軍在江南實施“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的因果報應,其實我真的想說,歷史的仇恨不應該在後來清算,每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都有特殊的原因,我們強烈譴責明末清初清軍在江南的暴行,但同時,我們也應強烈譴責少數革命黨人在民國初年對滿城人民的暴行——因為無論是哪個民族,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真誠希望中華民族和諧團結,親如兄弟姐妹,一起在祖國的大地上幸福快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