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的“大同公园事件”始末

伪满时期发生的“大同公园事件”在很多末代皇帝影视剧中都有过描述,但语焉不详,颇为遗憾。其实这件事对于溥仪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直接打消了他最后一点幻想。因此,还原事件有助于我们了解伪满及溥仪在那个时期的真实状态。

1937年6月下旬,“七七事变”爆发前九天,在长春大同公园内发生了一场溥仪护军与日本关东军士兵的恶斗。随后,溥仪精心培植的护军亲兵队伍中十一名护军亲兵被日本人抓到宪兵队,饱受折磨,一些人当场死于酷刑之下。这就是著名的“大同公园事件”。

提到“大同公园事件”,先得交代一下大同公园的来历。按照溥仪个人的理解,大同公园(今长春市儿童公园)属于形象工程。因为溥仪担任“执政”时,“大同”是“年号”。没想到,大同公园建成之后,溥仪连去逛一逛的自由都没有。有事实为证:有一天,溥仪在伪满内廷待腻烦了,想到从未去过的大同公园游逛一番,散散心。于是,溥仪带上“皇后”婉容、二妹韫龢、三妹韫颖,一起乘车来到了大同公园。

一行人刚走进大同公园,一群日本宪兵手持刺刀突然出现在面前,团团围住了他们。一个日本宪兵头子来到溥仪的面前,向他微微鞠了个躬说:“请皇上速回帝宫。”

溥仪无奈,只好打道回府,返回伪满帝宫。

原来,溥仪的伪满帝宫中有一个所谓的顾问叫上角利一。溥仪从天津来到旅顺当上“执政”乃至充任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上角利一始终跟随在溥仪身边。当天上午,上角利一忽然发现“皇上”不见了,焦急万分,因为监督溥仪是他的职责,遂马上命令全城实施大搜捕。于是,日本宪兵便在大同公园内堵住了溥仪。

溥仪刚在办公室坐定,上角利一随即赶来说:“‘皇上’出宫为什么不先行通报?今后如果没有大日本关东军的批准,请‘皇上’不要擅自出宫。”

溥仪虽然郁闷,也只能忍气吞声。

1934年3月,溥仪自己掏钱建立了一支护军,即私人武装部队。这支精干的护军部队有三百多人,配有先进的长枪及轻机关枪。护军的统领叫郭文林,是溥仪的心腹。护军的总负责人是宫内府的警卫处处长佟济煦。


溥仪培植护军一事引起了日本关东军的警觉。

“七七事变”发生前九天,是一个星期日。郭文林和佟济煦两位护军头领商量,今天是礼拜天,干脆让护军士兵出去玩一玩。于是,二十多名护卫兵一起来到繁华的大街上。见街上行人拥挤,便改道大同公园去游玩。

走进大同公园,看到湖上可以划船,其中四名护军士兵便租来一只游船,想到水上去玩儿。正在船只即将离岸之际,一个喝得醉醺醺的游船管理员——据说是个朝鲜族人,拎着酒瓶子对他们喊开了:“怎么四个人坐船哪?赶紧给我下来一个。”

这四名护军在外不想惹事,便从船上跳下来一人,剩下三个人。然而,管理员又喊叫起来:“不行,还必须下来一个。听见没有,赶快再给我下来一个。”

三人中又下来了一人。谁知,那个醉鬼管理员仍旧不罢休:“这样不行,还必须给我下来一个。”

几名护军士兵忍无可忍,便冲着醉鬼管理员大喊:“你这个醉鬼,是不是成心捣乱?别的船上都是三四个人,我们船上两个人都不行,你究竟要干什么?”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口角。醉鬼管理员骂骂咧咧地冲向即将离岸的小船,抡起酒瓶子朝着一名护军士兵的脑袋砸了过去。哪知,他们个个都是习武出身,反应非常快,头一躲,手轻轻一拨,醉鬼便掉进了水中。

醉鬼爬上岸后,像个落汤鸡似的向票房跑去,这几名护军士兵相随着离开了湖边。这时,一群穿着便衣的日本宪兵朝他们扑过来。这几个护军士兵不怕事,三拳两脚就把几个逞强的日本宪兵打倒在地。这时桥南边有十几个日本宪兵大骂着跑了过来,截住四人的去路。哪知,这些士兵没一会儿工夫又把这几名日本宪兵打倒在地。此时,一声哨响,又一群日本宪兵携带着一只警犬,大喊大叫着扑向护军士兵。

双方正在混战,两名日本关东军参谋带领二百多名日本宪兵急匆匆赶来,二十多名护军士兵集合在一起,被团团包围。护军眼看生命受到威胁,拼死施展开拳脚功夫。在这场混乱的厮杀当中,二十多名护军士兵不免有受轻伤的、蹭破皮的,但无一重伤或死亡。他们突围出去后,跑回伪满洲国帝宫,却没想到给溥仪闯下了一场大祸。

就在当天下午,几卡车端着刺刀枪的日本关东军宪兵包围了溥仪所在的伪满帝宫。“帝室御用挂”吉岗安直则直接带着日本宪兵冲入宫内府警卫室,逼迫佟济煦交出肇事护军。

佟济煦向溥仪禀报情况之后,溥仪吓蒙了。经过一番反复权衡之后,他决定丢卒保帅,按照日本人的要求,交出了“肇事”的十一名护军。随后,这十一名护军被日本宪兵押上了卡车。

日本关东军一直想解除溥仪的这支私人武装,但苦于找不到借口,“大同公园事件”让日本人抓住了把柄。

此时,正值“七七事变”前夕,日本人不想后院着火,再加上溥仪又直接找到吉岗安直,央告他前去向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求情。最终,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对“大同公园事件”提出了几条解决意见:

  第一,撤换护军的所有负责人。

  第二,护军向被打伤的日本关东军赔礼道歉,所有肇事护军一律驱逐出境。

  第三,日本关东军要求溥仪作出保证,今后不能发生类似事件。

事已至此,溥仪只得一一照办,不仅撤掉郭文林、佟济煦等护军头目的职务,还交出了护军的长短武器。之后,日本人索性来个釜底抽薪,遣散了所有护军,同时将伪满帝宫警卫处处长也换成了日本人。

“肇事”的护军士兵被抓到日本宪兵队之后,遭受了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拷打,日本人逼迫他们说出指使者是谁,并承认反满抗日的罪名。据史料记载,这些护军士兵个个是硬汉子,没有一个人屈打成招,却有人被折磨致死。

至于其他护军的结局,则情况不一。据末代怡亲王的长孙启运先生回忆,他的父亲恒枢便曾参与了大同公园的搏杀。他回忆说,有一个叫和瑞福的满族人,拿起日本人野餐用的黑瓷碗,给日本宪兵的脑袋开了瓢儿。护军遭到遣散后,和瑞福回到北平,曾经担任过崇文门火车站站长。后来长期失业,以蹬三轮为业终其一生。

在此也感谢贾英华先生提供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