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有什么症状?

常青树284903686


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为发生于肌筋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多见于腰部、髂骨后嵴及肩胛区域。对有些下腰痛患者在骶棘肌的表面或在髂嵴肌附着处可扪及小结节,伴有疼痛及压痛,有时也可以在臀部发现。临床上所扪及的结节,实质上是一个局限性的脂肪结缔组织,故又称脂肪疝。这种结节可能刺激周围神经末梢而产生局部肌痉挛和疼痛。多见于中年以上,尤其是长期缺少肌肉锻炼和经常遭受潮湿寒冷影响者。


经典视频123


筋膜炎, 晨起或受凉后症状加重

筋膜炎是发生于肌筋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 多见于颈腰背部、髂后上嵴及肩胛区域。

一般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 多为酸痛不适, 肌肉僵硬板滞, 或有重压感。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 活动后则疼痛减轻, 常反复发作。

筋膜炎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 急性发作时, 局部肌肉紧张、痉挛, 活动受限。

患筋膜炎的主要原因是肌肉过度劳损,比较易得筋膜炎的一种是中老年女性, 一种是持续某种姿势工作的男性。

患者的症状很类似, 自觉晨起颈肩背部有板紧感, 甚至没法刷牙洗脸, 没法烧饭了。

左手受伤的话, 就握不住刷牙杯, 右手受伤的话, 会拿不稳牙刷, 两只手也没法拧干毛巾, 更别说拎着沉沉的锅和锅铲烧饭了。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老年女性?原因之一, 就是她们承担了太多的家务活。

中老年女性的肌肉不发达, 劳作活动时肌肉筋膜慢性损伤更多。时间一久, 肌肉与筋膜间受到的磨损越来越多, 任何慢性炎症均可引起筋膜充血、水肿、增厚等改变。

伴随着跑步热, 筋膜炎也令众多跑步爱好者饱受伤痛之苦。

跑步锻炼的人, 易被足底跖筋膜炎缠身。足底跖筋膜炎是足底肌肉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引发的局部肌肉劳损。足底纤维组织处于巨大的压力冲击下, 跖腱膜过度拉伸甚至撕裂, 就会导致周围筋膜组织疼痛发炎。

医生提醒, 对于这种“易得难治”的伤病来说, 还是要从根源进行防范, 不能长时间过度运动。当然, 不仅仅是运动, 平时生活上不小心, 也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注意休息, 莫加重劳损:人的“筋膜”就像外套, 宜松不宜紧, 它不像肌肉那样有丰富的血管, 供血比较差, 所以恢复起来是件很耗时间的事情。

治疗筋膜炎, 首要就是注意休息, 运动前得做好热身, 运动时注意运动量和强度, 不能加重劳损。从物理治疗方面来看, 电刺激等方式可帮助改善。

此外, 运动康复也很重要。足底筋膜炎患者, 可加强足弓锻炼、脚腕锻炼, 比如通过提走、脚趾抓毛巾、踩网球、跳绳等运动, 加强小腿力量。

参考文献

[1]吕斌.人过中年 易患筋膜炎[J].江苏卫生保健,2017(06):25.


子乐健康科普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身体存在着三大网络:血管网络、神经网络,剩下的一个就是纤维网络。这些网络样的结构遍布着我们的全身,而纤维网络就代表着我们的筋膜,而当这些筋膜受到了牵拉或者是过度使用之后就会产生抗议,形成筋膜的炎症,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等很多的症状。

筋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分为几层,分别叫浅筋膜、深筋膜和内脏筋膜,它们内含紧密规则排列的胶原纤维,这些胶原纤维形成的筋膜具有很强的抗拉性能。而关于身体各个部位筋膜的功能筋膜的功能,一是认为其被动传导张力,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肌筋膜还可以减少肌肉的摩擦,允许肌肉与肌肉之间相互滑行。


而当我们身体内的筋膜,尤其是在肌肉附近的筋膜,受到了过度的牵拉,产生了小的撕裂以后,慢慢的就会激发出无菌性的炎症。而多个撕裂的部位聚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些结节样的结构,有一些人称之为筋结,按压这些结节样的结构就会诱发其影响范围内多个部位的疼痛。这种情况在颈部肩部以及背部特别的常见,我们称这些结节样的结构为激痛点或者是扳机点,当然这也就是筋膜炎。

如果大家不明白这个情况,看下图就会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下图当中红叉的部位就是激痛点,如果按压这个点会导致患者出现颈部以及头部后方的疼痛,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肢的疼痛,甚至有麻木的表现。

其实对于这种扳机点的研究已经很久了,很多专家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并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容易出现扳机点的部位。

筋膜炎主要的症状

筋膜炎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往往与活动相关,常见后发筋膜炎的部位是颈肩背部以及腰部。

另外筋膜炎症的问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晨起的时候往往比较明显,活动一段时间之后疼痛会有相应的减轻,之后再活动会出现加重。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什么叫筋膜炎,什么叫扳机点或者是激痛点,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

既然通常情况下,肩膜炎是由于筋膜发生了细小的撕裂,并且形成了结节,同时伴有炎症导致患者出现的疼痛,那我们的治疗基础就是要尽量的将这些结节处理好,能否将结节散开,能否减轻筋膜承受的压力,能否缓解患者局部的炎症减的比较重要。

第一,对于筋膜炎治疗手法治疗往往是首选。因为手法治疗师可以明显通过自己的手感触摸到紧张部位的筋膜以及紧张的结节,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法治疗,尽量的将这些结节松解开,同时可以给予松解紧张的筋膜,一般在治疗完的当时,患者就会有减轻。通常情况下,3~5天以后进行第2次的手法松解治疗,一般情况下三次左右症状就会有明显的减轻了。如果能手法治疗和针灸治疗相互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第二,冲击波治疗。最近这5~10年冲击波治疗可谓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筋膜炎这一类慢性疼痛的问题,确实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冲击波治疗主要是利用冲击波移产生声波,利用声波促进治疗部位的损伤修复,减轻炎症,可以说是一种能量医学。一般一周做一次,一次治疗时间10~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第三,药物治疗。对于比较浅表的扳机点,通常情况下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也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但是一般不建议使用过长时间,而且有一些患者会对药物产生过敏。然而一些比较深部的痛点往往药物很难作用到这个部位,所以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第四,封闭治疗。如果经过了一些保守治疗以及休息都不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说明疼痛比较顽固,那么就建议进行封闭治疗。医生可以将少量的麻药以及激素注射在疼痛部位的周边,尽快帮患者消除炎症,这样疼痛就会有明显的减轻。但是这种治疗技术往往伴随着有感染的风险,所以建议一定要在保守治疗1~2个月以上没有缓解的时候再进行。

第五,对于筋膜炎的治疗,患者自身进行筋膜的拉伸也有非常好的作用。前面已经提到了出现筋膜炎的时候整个筋膜都是紧张的,所以坚持科学系统的牵拉,慢慢的将紧张的筋膜松解开,也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建议有筋膜炎的患者,每天晨起的时候以及晚上睡眠的时候要做一次系统的拉伸,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缓解症状。我们以颈、肩、背部的筋膜炎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进行自我拉伸。下面这些动作建议每个动作10~15次为一组,每天坚持做2~3次。





总结

临床上现在出现颈部、肩部、背部以及腰部筋膜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了,这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低头以及站姿、坐姿不当所诱发的。建议有症状的朋友们要咨询医生的帮助,尝试进行外用药物、针灸、手法治疗或者是冲击波等治疗减轻疼痛,而且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正确使用自己的颈肩背以及腰部,坚持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锻炼,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也有筋膜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但从平时接诊的患者来看,椎间盘膨突和腰骶部软组织筋膜炎往往是互相影响的,像椎间盘膨出刺激神经根,引起腰骶部软组织痉挛,造成炎症渗出,而炎症反复发作,就容易诱发局部筋膜炎。而慢性劳损积累或运动损伤造成的腰骶部软组织损伤,局部炎症水肿反复,导致局部筋膜炎,而筋膜炎引起炎症刺激,又会引起患者代偿性体态改变,肌张力过高,造成关节应力积累导致椎间盘压力增大出现变性膨突。

如果没有明显下肢麻涨无力或肌张力下降的问题,说明神经压迫不算严重,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缓解症状,除了要通过理疗松解腰骶部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同时也要进行手法调整关节,减轻关节压力,改善神经压迫,才能彻底消除症状。治疗稳定后,还要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增强核心肌肉力量,改善供血,保持关节稳定,才能预防恶化及复发。


钟文整脊康复


不知道发生在哪个部位?

一般情况下主要症状就是疼痛,并且早晨起来加重,活动后减轻。

并且这种疾病如果不好好治疗容易经常复发,所以需要注意哦!


放飞心霊


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对有些下腰痛患者在骶棘肌的表面或在髂嵴肌附着处可扪及小结节,伴有疼痛及压痛,有时也可以在臀部发现。临床上所扪及的结节,实质上是一个局限性的脂肪结缔组织,故又称脂肪疝。这种结节可能刺激周围神经末梢而产生局部肌痉挛和疼痛。

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患者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

总之,很疼。

那筋膜炎到底是什么呢?

一般的解释是: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发生于皮下、肌筋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颈肩部、下腰部、足底等区域,伴有疼痛及压痛。

筋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局部肌肉痛

慢性持续性酸胀痛或钝痛,疼痛呈紧束感或重物压迫感。

缺血性疼痛

局部受凉或全身疲劳、天气变冷会诱发疼痛,深夜睡眠中会痛醒、晨起僵硬疼痛。

固定压痛点

体检时发现病人一侧或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隆起、挛缩或僵硬。

筋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劳损,长期待在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慢性感染,精神抑郁,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及高尿酸血症等都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从中医看,筋膜炎是经络不通的一个表现,有痛感的地方多为淤堵严重的部位。而造成淤堵得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姿势不正确和受到寒凉侵袭。

筋膜炎的分类有哪些?

1.颈肩肌筋膜炎

颈肩背部广泛疼痛酸胀沉重感、麻木感,僵硬、活动受限,可向后头部及上臂放散。疼痛呈持续性,可因感染、疲劳、受凉、受潮等因素而加重。查体见颈部肌紧张,压痛点常在棘突及棘突旁斜方肌、菱形肌等,压痛局限,不沿神经走行放散。该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X线多为阴性结果。

2.嗜酸性筋膜炎

是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疾病,故有人主张采用“硬化性筋膜炎”一名。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

3.结节性筋膜炎

又称为假肉瘤性筋膜炎,是一种反应性、自限性浅筋膜的结节性纤维母细胞增生病变,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外伤或感染有关。

4.腰背肌筋膜炎

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身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

5.坏死性筋膜炎

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

6.弥漫性筋膜炎

该病好发于秋冬季节,近半数患者有过度劳累、外伤、受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起病突然,首发症状为肢体皮肤肿胀、硬化和绷紧或兼有皮肤红斑及肢体活动受阻,其次为关节或肌肉酸痛、乏力或发热等。部分患者在病程中有不规则发热,以低热为多。

如何缓解和解决筋膜炎呢?

颈肩手臂筋膜炎:建议拍打双肘、双手通用部位,还有整个手臂内外侧,脖子大椎,患处及其周围。并配合立位拉筋、颈部拉筋法。

腰椎筋膜炎:拍打双肘、双手、双膝通用部位,还有整个脊柱,患处及其周围。配合卧位拉筋法。

足底筋膜炎:拍打双膝、双脚通用部位,尤其是患处及其周围,最好用拍打工具拍打,更容易拍透。配合卧位拉筋、拉筋板拉筋。

如何预防筋膜炎?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

2.防止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4.平时多做拍打拉筋,比如做拍打操,拍打通用部位,还有卧位拉筋、立位拉筋、颈部拉筋等等,都能预防筋膜炎。


了解更多疼痛问题,请关注【铂桐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