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皆知的大贪官和珅,比起清朝第一贪污大案的主犯却差得多?


和珅贪的再多,在性质上也是皇帝的小金库,所以还在控制范围内。

甘肃冒赈案则是完全失控了。而且失控范围不止陕甘地区。

王亶望当陕甘地区任督抚的那几年里,大量的人想去甘肃当官,皇帝知道这些官员去甘肃惦记干嘛,却一直搞不清他们去了之后从哪里贪钱。直到甘肃爆发流民起义,阿桂和和珅去平乱,这次本是和珅的“镀金之旅”,结果打得稀里哗啦,这案子才翻出来。发现是甘肃上下全体官员一起骗皇帝,没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让皇帝开“捐例”。本来皇帝为了减少贪污,定的是“纳粮”,王亶望私下以“甘肃粮贵”为理由,改成了“士绅纳银,用白银到内地买粮”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手段,将朝廷发下的赈灾物资和捐例捐来的白银都被贪了,而且是全陕甘地区官员按品级分了。结果最后如果按当时法律,甘肃官员个个该杀,最后不得不重画生死线,贪白银两万两以上的杀。

案子结束后,负责善后的官员是个“因贪污被和珅判了个斩监候加抄家,乾隆帝从监狱里放他出来当陕甘总督”,结果这位善后了两年给累死了。

在这个案子里这些官员贪的总数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了。这个案子还有后续影响,因为“甘肃冒赈案”发的时候,王亶望已经调江浙地区当督抚好几年了,此人在甘肃地区都能贪出花来,跑到富庶的江浙地区天知道这人能干出来什么。

再考虑到陕甘地区的官员是联手骗皇帝,如果王亶望在江浙也来这么一手,那皇帝可就真睡不着觉了。杀了王亶望,头几年倒也没出事。然后便有士子在乡试中,在卷子上写诉状,举报县中严重亏空。可问其他人,不论士绅还是平民都说县里没有多少亏空。

经过调查,当时江浙各县都开始了类似“庞氏骗局”的击鼓传花游戏。操作是这样的,当时江浙各县都被贪的亏空严重,为了应付检查,各县官员向属地所有士绅以官府名义高息借款(清代借款年利率20%都可以说是做善事),亏空在借款利息的助推下越来越大。士绅乡民则人人都是官府的债主,为了自己的债务,不管官员多差劲都要护着,以免自己的债务落空。

王亶望以一人之力凿空陕甘江浙四省,比起这个,和珅的劣迹可以说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