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大使阿倍仲麻吕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亲密无间的蜜月时期,那就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隋唐盛世。在中国隋朝时期,日本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自己固定的法制律令。因此对大洋彼岸非常繁盛的中国心生向往,决心向这一古老的文明国度学习。于是日本的一代风云人物----圣德太子,开始派遣第一任遣隋使学习隋朝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


圣德太子

这个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率领使者团访问隋朝。与小野妹子同行的除了使臣、卫兵、船员外,还有几个学生和僧侣,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向中国派遣留学生。

当时小野妹子带了至今闻名于世的一封国书“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乎?”。这封国书让当时的隋炀帝甚是懊恼,但是因为隋炀帝要对付国内的农名起义,还要防着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也就不能和圣德太子斤斤计较了,于是次年派裴世清跟随小野妹子回访了日本。

跟随此次遣隋使团到中国去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在中国学习了十几年,于623年返回日本,向当时在位的推古天皇报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大力赞扬大唐(此时朝代已经更替为大唐)是世界上法制最为完备的国家,天皇应再次派人前去。

于是630年,刚刚即位的舒明天皇开始派遣遣唐使前往大唐学习,由此拉开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为绚烂的一幕。一直到895年,日本先后19次派出遣唐使到大唐学习,其中因为突发事件耽搁了3次,最终成行的为16次。

在诸多随遣唐使团到大唐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中,留在史册,被人们所称道的莫过于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698年出生于奈良县的一共贵族家庭。他从小天资聪慧、勤勉好学,喜欢汉学,成年之后汉学水平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他不满足于在日本求学,希望跟随遣唐使团到汉学的故乡----大唐学习。

于是,717年9月,阿倍仲麻吕跟随遣唐使团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唐朝的都城长安。很快,他被送到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学习。并通过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进士中榜之后,阿倍仲麻吕被唐玄宗任命为左春坊司经局校书(正九品下),负责校对整理经史子集四库的图书,并陪同太子李瑛读书。此后阿倍仲麻吕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又加上才华出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不断受到提拔,并被赐名晁。在当时被皇帝赐名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只有做出大贡献和深受皇帝喜爱的人才能得到这种殊荣。然后他不断升官,仕途一帆风顺。按照很多留学生与唐女结婚的规矩,他也应该在唐朝结婚生子了,可是史书并没有记载。

733年,又一批遣唐使来到了大唐,按照惯例,归途时会带上之前留在这里学习的已经结业留学生回国。这时阿倍仲麻吕在长安已经住了16年,非常思念家乡。他以双亲年迈、需要堂前尽孝为理由向唐玄宗提出回国的请求。但是唐玄宗极力挽留,他只好作罢,写了一首表达自己忠孝两难全的诗----思归。

慕义名空载

输忠孝不全

报恩无由日

归国定何年?

752年,以藤原清河为大使的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来到长安,而其副使是当年与阿倍仲麻吕一起来过唐朝的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听吉备真备讲起家乡的事情,忍不住眼泪直流,于是他决定无论如何说服唐玄宗允许自己回日本。唐玄宗见其志不可移,终于点头答应了。

朝廷内外的知己好友获悉阿倍仲麻吕要回国的消息后,纷纷来到长安与之作别。彼时阿倍仲麻吕在大唐已经生活了37年,结交了很多好友,著名的有诗人李白、杜甫等,他们作出一首又一首离别诗相赠。而阿倍仲麻吕本人也很激动,也很感伤,写了一首《衔命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亿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此诗后来被收录在宋代诗文集《文苑英华》里,是此诗集中唯一一首外国人的作品。

753年,阿倍仲麻吕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随返程的遣唐使船队踏上了阔别已久的回乡路。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遣唐使船队更有四艘,但是阿倍仲麻吕所乘坐的那艘船触礁,并与其他三艘船失去联系。


遣唐使船队

当阿倍仲麻吕遭遇海难的消息传回长安时,他的诗人朋友们听说他遇难之后,非常伤心,纷纷作诗怀念。如李白写了《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万幸的时,大风将他们吹到了越南驩州。但是刚一登陆就遭到当地人围攻。全船一百七十余人,只有阿倍仲麻吕和藤原清河等十几人杀出重围,活了下来。755年,这批幸存者,翻山越岭,吃尽苦头,再次回到长安。

回到长安之后的阿倍仲麻吕绝了回乡之念,决定彻底在长安居住下来。770年,阿倍仲麻吕在长安辞世,时年73岁。唐代宗为表彰他的功绩,追授他为潞州大都督,官拜二品。

阿倍仲麻吕是日本杰出的遣唐使留学生,为促进中日友好、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后来在日本,日本学者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近代日本逐步肯定他的功绩,并于1978年在奈良建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中国也于次年在西安建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以此纪念阿倍仲麻吕将其终生奉献给中日友好交流事业的伟大功绩。


西安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奈良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