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国之梦

明万历二十年,辽东方面接连发来数封急报,称倭酋平秀吉在九州修建军事城池,似乎是要对朝鲜展开行动。

没过多久,辽东急报,影响了中,日,朝三个国家的大事发生了!

日本出兵十五万余人,在朝鲜的釜山港登陆,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月,朝鲜三都(开城,平壤,汉城)沦陷,不到两月,八道已失七道,朝鲜国王李昖一路北逃,逃到了和中国东北交界的义州,这才停住了脚步,朝鲜已经是岌岌可危,而日军的铁蹄,目标远不止朝鲜!


说到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前面所说的平秀吉此人,所谓的平秀吉 ,实际上就是丰臣秀吉,他是日本战国历史上所谓的战国三英杰之一,也是三人之中,唯一一位凭着努力,以农民身份登上最高权位的人。

在发动朝鲜战争之前,丰臣秀吉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自本能寺之变之后,他讨平了明智光秀,灭了柴田胜家,打服了德川家康,盘踞于中国地区的毛利家也表示臣服,不听话的关东后北条氏被他灭亡,最难啃的萨摩岛津家亦是匍匐在了他的脚下,丰臣秀吉放眼望去,除了他忌惮的那个人,已经无人可做他的对手了,于是他将目标放向了国外。

而当时能被丰臣秀吉放在眼里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明朝!


朝鲜在丰臣秀吉的眼里都不算个国家,在他看来,朝鲜只不过是明朝的藩属而已,于是丰臣秀吉不断的派人向朝鲜国王李昖传话,希望他能够识趣,帮助自己一起灭了明国,而日军的进兵路线,就是要从朝鲜经过,攻入辽东,然后打下明朝的都城北京,丰臣秀吉要把天皇安置在北京,自己则是坐镇宁波,展开对其他国家的战争。

这只当年跟在织田信长后面给他暖草鞋的猴子已经疯了,当时的日本,表面上看上去是国力强大,丰臣秀吉手上就有不下于二十万的部队,何况还有那些地方大名,他十分自负的认为,自己手下经过战国乱世锻炼出来的精锐,对付承平日久的明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他曾经问过一个当年当过倭寇,袭击明朝沿海的人,这哥们的话无疑给丰臣秀吉打了一剂强心剂,这位仁兄说丰臣秀吉打明朝 是“大水崩沙,利刃破竹,势不可挡!”

丰臣秀吉听了大为激动,但是他忘了,倭寇的最终下场是什么,而他的国内,还有一个人足以威胁到他,这个人就是德川家康。

不管怎么说,丰臣秀吉打明朝的心是铁了,于是在万历二十年五月二十一日,丰臣秀吉投入了十五万大军渡海进攻朝鲜,他要以朝鲜为跳板灭了明朝!


中国历史上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丁酉再乱的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就如前文所说,日军一路势如破竹,九个军团十五万人让整个朝鲜的平安美梦轰然破碎!

李昖向明朝政府请求“渡江内附”

并且说道“与其死于贼手,毋宁死于父母之国!”

朝鲜除了一个李舜臣可堪大用,其他将领皆是不堪一击,除了明朝,朝鲜已无处可以求援。

明朝朝廷经过讨论,向朝鲜派出了第一支援军,但是他们错估了日军的实力,派去的人只有三千骑兵,由辽东副总兵祖承训,游击将军史儒率领,结果这支明军在进入平壤城之时便遭到了日军伏击,史儒战死,祖承训仅以身免,明朝得知这一消息,终于完全重视起来,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应对这场将要波及自身的战争。

万历二十年十一月,来自全国各地的精锐部队在辽东集结,总共四万余人,以辽东宿将李成梁之子李如松为提督,出征朝鲜!


明军首战即与日军鏖战平壤,经过多日围攻,加上明军火力凶猛(动用了大炮),平壤终于告破,日军匆忙撤退,结果又遭到明军伏击,大败而逃,此战,日军损失至少在一万五千让以上,平壤大捷,让明朝和朝鲜君臣皆是大为振奋 。


接下来的十二天里,明军陆续收复了大片领土,日军全线崩溃,匆匆忙忙撤向南方。

而此时的李如松,忽然心血来潮,带着一千亲兵前往前方探查敌情,在此之前,他已经派出了查大受,祖承训等人探路,没成想刚好在碧蹄馆碰上了这支部队,而此时这支部队已经被日军围住了,李如松毫不犹豫,立刻率军冲入战场之中,与日军展开激战,数次陷入险境,他事后给万历皇帝的报告之中写的是“围匝数重”,可见其凶险程度。


就在明军几乎要力竭的时候,副提督杨元率军赶到了,两军合力,终于击退日军。

接着,明军开始着手准备收复王京(也就是今天的首尔),但是李如松并没有傻到直接用强攻攻打王京,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他是不会做的,所以,他找到了日军的弱点,一把火把日军在龙山的粮库给烧了,日军无粮,因此不得不撤退,抗倭援朝的第一阶段结束 ,双方进入对峙状态。

但和平是要靠战争打出来的,因为双方谈判的破裂,丰臣秀吉勃然大怒之下,再次挑起战端,万历二十四年九月,日军十二万人再度增援朝鲜,在朝日军人数再度达到了十四万。


而明军驻守朝鲜的部队,不过寥寥数千人。

明朝随后开始调动大军支援朝鲜战场,而日军已经一路北上 ,攻占了南原与全州,开始准备向王京进军,日军再度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明朝政府起复了原来的宁夏提督麻贵,麻贵赶到朝鲜时,明军的后备军还没有到达,而日军已经迫近了王京,麻贵焦急之下,想出了一条计策,他在王京附近的稷山设伏,以数千人大败日军,日军以为王京驻扎着明军数万大军,因此停止不前,麻贵的虚张声势为后备军入朝赢得了时间 。

之后,手中有了兵的麻贵开始主动进攻,但是在蔚山战役之中,拥有优势兵力的明军却是功败垂成,因为文官杨镐的带头逃跑,导致明军破坏了应有的阵型,日军趁机追击,明军大败,蔚山战役之后,双方再度陷入僵持。

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万历二十六年八月,一代枭雄丰臣秀吉病死于日本,年六十三,这位太阁的帝国之梦随着生命的消逝而破碎。

在朝的日军立刻封锁了消息,日军开始准备撤退回国。

十一月十八日,日军开始有组织的撤退,而明军此时也已经知道了丰臣秀吉的死讯,但是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拦住撤退的岛津义弘和加藤清正,但,小西行长所部却被拦住了。

小西行长顿时无比慌乱,他知道,自己的老对头加藤清正肯定是不会管自己的,因此,只能向岛津义弘求援。岛津义弘也是十分的够意思,立刻率军来救,而岛津义弘必须经过的地方,就是露梁海。

在露梁海,岛津义弘遭到了明军与朝鲜军的联合攻击,他麾下的第五军损失惨重 岛津义弘废了好大力气才逃出生天,而明朝联军方面亦是阵亡了李舜臣和邓子龙两位大将。


得知岛津义弘败逃的消息,小西行长彻底崩溃,让部队化整为零,自己带着一些残兵败将逃出了朝鲜,历时七年之久的万历朝鲜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万历二十七年四月 ,麻贵率军凯旋归来,在万历皇帝的诏书上,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