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名人真不少!可能是你的老乡,快来了解一下吧

江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巨匠灿若星辰,他们都闪烁着江西人民独特的气质风范,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是江西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今天小编就盘点5位来自江西的名人,你认识几个?

京镗为文长于笺奏,诗宗黄庭坚,有气骨而脱去寒瘦态。存词四十余首,皆作于帅蜀期间,多写成都节物风土人情,同僚交游酬唱之作尤多。风格迈往,笔力雄健,如《定风波·次杨茶使韵》云:“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水调歌头·中秋》云:“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抒情写景,皆豪气过人。离蜀前夕所作,多有“惭无补”、“愧无功”、“分阃无功,临民有愧”、“ 分阃愧长城”之语,弥见自谦自劾之意。门人黄汝嘉跋云:“抑扬顿挫,吻合音律。”迹其词风,大抵与苏轼为近。著有杂著三十卷,《经学讲义》五卷,《松坡集》七卷,已佚。今存《松坡居士词》一卷,有明钞本。《全宋词》据《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校正,收入第三册。《全宋诗》卷二五五七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六一一五收有其文。事迹见杨万里《文忠京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三)、《宋史》三九四本传。

刘一燝,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人物,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

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

天启初,赠少保,世廕指挥佥事,崇祯元年(1628),将其衣冠与夫人兵部尚书张鏊之女合葬于新建县,又建“表忠祠”于南昌百花洲,今地亦称刘将军庙。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壮。

汪大渊,字焕章。南昌人(今南昌市青云谱区施尧村汪家垄)。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过2次。

喻昌少年读书,以治举子业。明代崇祯年间,以选送贡生进京,但无所成就。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昌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

江西历史文化名人众多,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为江西的历史文化点赞!为江西名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