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鬼畜素材“渣渣”、“气死偶咧”、“搞比利”都是来自这部

75年前,1945年的5月8日,在苏联军队重重围困下,纳粹德国签署了投降书。上世纪最为疯狂的帝国宣告灭亡,欧战也就此结束。



纳粹德国投降前,在柏林地堡之中,希特勒度过自己最后的生日,并饮弹自绝。他的尸体被浇上汽油,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然而,他留下的法西斯阴云,却至今仍未完全消散。



2017年,两位中国游客前往德国,在国会大厦门前高举右臂,行“纳粹军礼”被德国警方发现。二人非但遭到逮捕,更登上各大媒体,引起舆论哗然。




其实不止德国人对希特勒如此敏感,二战中被法西斯荼毒过的国家大都如此。


以往关于希特勒描述的作品中,人们大都将他过度脸谱化、妖魔化。在大众眼里,他要么是滑稽的小丑,要么是个疯狂的精神病。


1940,《大独裁者》,卓别林导&演


2003,《恶魔的崛起》


2015,《希特勒回来了》


今天我想讲一部记录了希特勒生命最后的时光的电影——《元首的愤怒》。哦不对,应该叫《帝国的毁灭》



这部电影你可能没看过,不过你一定不陌生。这些年被疯狂恶搞的“元首的愤怒”系列素材正是来自此片。




《元首的愤怒》是网友对《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片段的多部恶搞作品的总称,用来发泄对某些现象或人物的不满。


自从《帝国的毁灭》上映之后,迄今为止已经有几十万个恶搞版本。原版剧情设置是希特勒因为战场失利而发出怒吼。



玩笑归玩笑,正片还是非常严肃的。《帝国的毁灭》是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一部纪实性电影,2004年9月在德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



半个多世纪以来,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战争狂人,然而,这部影片却打破了德国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个咆哮的煽动者,而被塑造成了轻声细语的“做梦人”。



该片曾提名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豆瓣评分高达8.6,好于92%的战争片和历史片。


影片由特劳德·琼格的真实口述开始。


她1920年生于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



晚年,琼格回忆说,在纽伦堡审判时,她才知道了德国人犯下的那些恐怖的罪行,她当时认为她是不知情的,当时的感觉只是震惊而没有负罪感。


可是,当一天她经过一座纪念一个被纳粹处决的女孩的纪念碑时,她被震撼了,在她为希特勒工作的那年,这个女孩被处决。


她突然明白了,年轻不是借口。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老人,而日尔曼民族也是一个能诚心的正视他们曾经犯下罪行的民族。



《帝国的毁灭》与其他描述希特勒的影片不同的是:它力图通过人物回忆和历史资料,将更为真实深刻的元首形象还原展现。


他对待女性时相当绅士。秘书打错字时,他不但没有暴怒,反而加以宽慰。


“这个男人斯文有礼,眼神时常流露出温柔与慈祥。”




他为“纳粹青年团”的小战士授勋时,面露微笑,甚至不忘捏一捏孩子们的脸蛋,就像一个和善的领袖,即使这是在帝国即将毁灭的前一刻。




在纳粹将要败亡时,他陷入绝望。一位随从无意间听到,他对爱犬布伦蒂怒吼:


你也和我的将军们一样,背叛了我吗?看着我的眼睛!说实话!


平日里,他对布伦蒂关爱有加,以此换取布伦蒂的忠诚。自杀前,他喂给布伦蒂一粒氰化钾,让“她”和他的将军们一同享受为自己殉葬的“荣誉”。




这部影片并不是要为希特勒洗白,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将魔鬼希特勒还原成“人”。


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显得如此无助与落魄,一只手在后背绝望的颤抖,佝偻的身体摇摇欲坠,心腹们的背叛令他歇斯底里。


这就是走入末路的希特勒,绝望又不甘心失败,在交织着自尊与自卑的心情下走向死亡。



而绝望,是被包围的柏林城里疯狂弥漫的情绪。


第三帝国的将军们一个个绝望地自杀。




绝望的前线士兵对稍有些反抗的平民无情的射杀,绝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放纵的喝酒狂欢。



帝国的二把手戈培尔,他的夫人走进孩子们的房间,将装有氰化物的胶囊一个一个塞入孩子们的口中...亲手毒死了她的六个孩子。


随后绝望的她跟着丈夫一同自杀。



影片就从这些片段中放映着第三帝国对人们的影响,反映着战争给人带来的苦痛和绝望。但是,影片也展现着希望,在展现着罪恶的同时,也展现着人性的点滴光芒。



当一个日尔曼青年团的孩子从战场跑回家时,他父亲面带欣慰的说:他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希望,就意味着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与错误,可以有幸福和快乐的可能。



无论战争的胜负,邪恶与否,在很多时候人性都是相通的。魔鬼也有深情和柔弱的一面,能力再强大的人也有自己无法左右的事情。


但是信仰,真的是一种令人可敬又可怕的力量。希特勒就是用信仰的力量缔造出了这个令人恐惧的纳粹帝国。



影片最后,逃出的女秘书骑着自行车,载着小男孩在一片温馨的阳光中前行。几十年后,德国人也在阳光下建立起了新的家园,重新迎得了世人的尊重。



本片大部分素材来自女秘书特劳德·琼格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