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很嗨,写作业时却没了兴趣,请问好友们该如何管教?

鸿F教育研修


对于学生而言,“学会学习”是学习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但现实中,学生“不爱学”“不想学”“不会学”的现象比较普遍,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在养成“学会学习”的素养上下功夫。“学会学习”可划分为三大要素,即:主观意识、技能方法和学习品质。主观意识指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兴趣、求知欲、心态和习惯等;技能方法指的是学生伴随学习而产生的技巧、能力,以及在学习中慢慢积累的策略和方法;学习品质指的是学习的理想、毅力等,表现为学习态度、情感和精神等。学会学习,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要明确学习目标,变盲目学习为目标学习;学会学习,还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变苦学为巧学。学会学习将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


源来有我


孩子天性爱玩,在不磨灭孩子天性的同时又让孩子乖乖写作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我有一个朋友,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有了孩子,但是这边面临着学业还要找工作,一直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孩子扔给家里爷爷奶奶照顾,夫妻俩在城市打拼。等到孩子6岁的时间,要读小学了,实在没办法就接待城里来了。孩子老家呆着,被爷爷奶奶宠坏了,每天除了抱着手机,别的什么都不干。夫妻俩很头疼。通过一番教育,现在孩子乖巧的很。

问及朋友是怎么教育的,朋友总结以下经验:他说教育孩子要趁早,用正确的办法引导,更要有耐心,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让明白玩游戏的伤害有多大,利用鼓励和引导方法好,如今天给孩子布置作业,做完了允许玩游戏30分钟,同时让孩子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完成了任务要经常夸奖孩子,效果较好!



土哥说事儿


这个问题我也很头疼,儿子现在大班,幼儿园只教10以内的数字,我也不让他干别的,就是写个10以内的数字,算个10以内的算数,这都不愿意干,玩的时候怎么可嗨了,一写字就各种找事,不是揉眼睛就是说脖子疼,手疼,其实他专心点写也就10分钟就能写好(他自己试过),但就是不专心,然后我火就上来了,语气就不好,语气不好,他就不愿意写了,然后开始大声吆喝,最后挨打,每天循环一遍,有时使劲压着火🔥,慢慢跟他说,他越发还能接受,总结一下,就是要有耐心,你稍微转换下语气他都能听出来影响情绪!但有时实在憋不住,[捂脸]


茹儿10815


上面的回答们都太善良了,真希望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家长

然而我家长的处理方式是:当着我的面把电脑砸了,一边砸电脑一边砸我……之后说是由于我不听话导致损失了电脑,所以电脑的钱要在我零花钱里扣,于是我一个学期都没有零花钱,上学座公交车的钱都没有,走了一学期。

后来家里买了新电脑,我连路过都腿颤抖……

没有电脑之后,我也不知道玩啥(那会儿没有智能手机,我又是肥宅,不愿意出门),只好在家写作业了,毕竟写作业是唯一我爸妈不bb我的清静时间!

我爱写作业


你的韩语老师


孩子玩游戏很嗨,写作业没兴趣。像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要管教好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以及亲朋好友多方面配合,进行教育才能成功。

一、首先家长应该努力做好的工作。


1、注意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家长坚决不能玩游戏。

如果家长就很痴迷玩游戏,孩子跟家长学习,肯定也非常喜欢玩游戏。这样孩子玩游戏的毛病是改不掉的。

2、家长节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玩游戏的时间规定。一天玩游戏的时间必须不能超过几个小时,并且玩游戏一小时必须停止休息。

有些孩子对玩游戏非常入迷,家长也不能立刻就把他这个习惯给改掉。需要慢慢来,开始先可以把时间定的稍长点,然后再慢慢减少。让孩子也不断适应限时玩游戏的措施。这是个反复、长期的过程,家长不要急躁。

3、制定相关奖惩措施。

限定玩游戏时间,同时也必须制定严厉措施。例如一天中没有违反规定,就允许明天可以继续玩。若违反规定,必须接受惩罚,往后3天内不能玩游戏。惩戒措施要逐步升级,给孩子留有适应时间。

4、找出孩子不喜欢做作业的原因:

当然现在小孩子没有几个是愿意做作业的,一般都是家长和老师严格要求,不断督促才完成的。

有些孩子特别不喜欢做作业,家长要帮助分析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

有些孩子觉得作业太难,自己根本就不会做。即使在作业上花费再多时间,也是做不出来,还不如不做。

若孩子是这种情况,家长要和老师及时沟通,让老师观察孩子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能否听明白老师讲的知识,并进行改正。

家长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做作业。这样既可以看着孩子不让他做作业时开小差,同时当孩子碰到不会的题目时,家长可以进行简单辅导。帮孩子理清做题思路。

有些孩子作业内容也都会,但是就不去做。这种情况家长要严厉要求,规定只能完成作业后才能去干其他事情。如果让他独立做完作业,并且都对的情况下,才能去玩电脑。他肯定早早就把作业给完成。

5、家长管教孩子时要以正面鼓励为主,批评责罚为辅。

孩子只要有进步,有好的改变,要及时鼓励孩子。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让孩子感到成就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关爱。当然不同年纪的小孩子,表扬的方式和方法也不一样,需要家长及时了解孩子需求,及时给与肯定。

二、学校教师应该做好的工作:

学生在校一般都不会有电脑玩游戏,所以老师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戒游戏,爱学习。

很多孩子都存在听老师话,而不听家长的话。所以老师要多方面严格要求学生。

老师要及时督促孩子学习,检查作业。让孩子不敢放松做家庭作业的认真程度。

老师也要通过开班会,或者是课后谈心等形式,劝导孩子少玩游戏,把注意力多用在学习上。

三、亲戚朋友应该积极提供的帮助。

关系比较紧密,经常碰面的亲戚朋友们也要多劝导孩子少玩游戏。当在一起玩耍时,多引导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事情。

给小孩在生活中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榜样的影响下,慢慢改变孩子玩游戏的毛病。逐步爱好学习。

总之,孩子爱玩游戏,不爱学习。需要家长主动联合老师以及亲戚朋友共同努力,共同教育,才能不断改变。


工控教育


通过题主的描述我到觉得孩子挺可爱的——喜行言语于色。

我们成人也是这样看到自己喜欢得美食就吃,不喜欢的觉得难以下咽。衣服,工作,包括朋友……

人都是这样的,快乐让人坚持,痛苦让人逃避。

快乐是什么?在生物学家和脑科学家眼里,多巴胺=于快乐。多巴胺就是大脑分泌的,能让人高兴的一种物质。

多巴胺的分泌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因消费一些东西,而产生的多巴胺。比如题主所说的孩子玩手机时很高兴,游戏,追剧和美食,甚至是购物等等。

另外一种就是因创造型,而产生的多巴胺。比如有人在写作中追求人生的价值,做事业中寻找人生的意义。种植,建筑,绘画,设计桥梁等等,同样也能获得快乐。

很显然,玩手机、刷抖音,就是前者,家长想让这个类的多巴胺分泌少些。而作业、学习则是后者,家长希望孩子也能从中获得多巴胺。

如何调节呢?分为为三个层次,你看你能做到哪一步?

一、把不利因素转换为有利因素

小面设计三个方案,你看哪个更合理

1、孩子正玩着手机,家长看着不舒服,马上让孩子去写作业。

2、孩子正玩手机,提醒要孩子锻炼,锻炼完再学习。

3、把玩手机作为一种奖励,答应孩子完成作业可以要多长时间的手机。

大部分家长还采用第一种方式,因为看见孩子玩手机,家长就焦虑。还因为孩子还弱小,不敢明面上反抗不了大人,所以大人可以放心地使用自己的权力。但是,孩子们却暗地里使劲——消极怠工。

大部分家长认为第三种比较合理,一种它可以作为一种奖励机制。但是又怕孩子沉迷与手机中,以后不好控制。

从多巴胺分泌的角度来说,第一种最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因为手机让孩子分泌多巴胺——快乐。可是却被打断了,不满的情绪会出现。又和作业联系到了一起。

本来孩子对作业可能不喜欢,但不至于讨厌。但是孩子因为多巴胺的消失,而不满时,作业就出现了。孩子会把不满和作业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家长应该忍住即使想发作,也要做到第二条,玩一会在做作业。

第三条作为奖励机制对习惯养成有帮助。做完作业就有奖励!想一想就让人高兴——都是多巴胺。孩子当然乐意去做作业。

但是,家长又会担心孩子对手机产生依赖。不用担心,你可以告知孩子使用的时间。

这是第一个层次,恰当的设计。

二、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肯定。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玩手机上瘾,那是是因为某种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导致。

我们可以采用第二个策略,就是满足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

1、孩子做对时表扬

有一次我在跑步,6岁的大儿子也跟着跑,我就说你太厉害了,你跟我一样都发现了锻炼可以让我们强壮。那一次他跑的很开心。

但是他平时还不愿意跑。又有一次,他跟着我跑,我表扬了他说,我发现上次你锻炼了,这次又锻炼了,你终于明白锻炼可以让我们更强壮了,我们就能打败怪兽了。

现在他已经能自己在家里让半个小时了。

表扬的公式=这一次做得对(跑步)+上一次也做得对(跑步)+提高(这样做的意义)

有人也不建议表扬孩子,认为表扬是自上而下的,不是平等口气。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就建议可以在前面加上“谢谢”两个字就可以了。

总之发现孩子的优点,家长可以用谢谢+这件事的意义的句式,来告诉孩子他做这事的好处。

让孩子有自豪感和价值感,他们内心就有力量,不需要过度担心孩子会不会玩手机上瘾。

2、孩子做错事时,是加上亲子关系联系重要时刻

比如孩子把碗给摔坏了。通常家长骂孩子。但是你知道孩子是怎么想得吗?

他是很害怕的,他会一直解释说——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

这时候家长如果知道,亲密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会这样做,微笑,并注视孩子,告诉他们,我知道,来把他收拾到垃圾桶里。

接受孩子的情绪,他会明白孩子比碗更重要。什么时候才能体现出父母是爱孩子的?买好吃的,好玩具。不是,而是在孩子闯祸的时候。

当然家长的心情也很糟,但是一定要忍住,想一想,作为人家的父母,你是不是就应该多承担一些?

孩子考试没有考好也是如此,孩子也想考好,只是能力不够。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好。

借分给孩子,你看这题你要是不马虎,你可以加五分。上次你做过同样的题,要是你在考前能复习,也能加三分……

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好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爱我,而不是分数。

三、父母应提高生命的状态

最后一个层次却是写给父母的,人是环境的产物,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生长环境。

如果你高兴时,孩子要求你买个玩具,你怎么想?你会想——买,老娘就是有钱……,可是如果你不高兴呢?

一样的,如果我们高兴,我们更愿意给与,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那么提高家长自己的生命状态,精神富足的我们也会带给身边的人快乐。

也就是多分泌多巴胺呗。如何做呢?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他建议说,一天至少发现三件让你快乐的事。并把它们说出来。一个月后,你的看问题的视角就会不同,而且你会更客观。

看问题的视角很重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发自内心地就夸一下,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给与自己的力量。成绩自然就会提高的。

写在最后,父母的精神状态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现孩子的优点表扬他,希望他改正注意方法。


江苏考英语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建议家长,就是每一天呢,我们安排一个全家,比如说一起去散步,走走路,这样子的一种运动的方式。去削减孩子把精神集中在这个所谓的游戏中或者手机上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事实上相当有用,因为如果是全家人一起,比如说一起出去散步啦,走路啊这件事情。一方面当然是健康着想,另外一方面,其实在走路,散步的过程之中,其实也可以进行一种分享式的一种运动。分享是一种过程,可以从我们身边事说起,倾听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孩子共同探讨学习或者一件事情。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生活中来。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方式,但这个方法持之以恒的下来的情况之下,是可以解决掉孩子过度把这个注意力集中在手机或游戏上的。



阳光父母学堂123


“惯子如杀子”

社会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更新下得到快速发展,电子,网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推广。可以说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新的电子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善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小孩到老人,电子产品蔓延到了各个年龄段。

现在得社会是金钱的时代,电子产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各种网络产物良莠不齐。因为电子产品中有刺激的画面,动态更丰富的内容,相比现实生活就会显得单调了点,因此会让孩子上瘾。

孩子是一个弱势群体,思想不成熟,在他们那些不成熟的思想驱使下,他们更容易对某些东西上瘾,最多的就是电子产品。长时间陷在电子产品中,长时间用眼睛,肯定导致近视,也影响孩子身体其他器官的发育。

如今手机可以说是人手必备,好多家长,在惰性的影响下,金钱的诱惑下,在不断地忙碌自己的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引导孩子。更多的是在孩子需求玩耍时,随手一个手机就打发了孩子。各种游戏,动画陪伴孩子的时间,比家人陪伴的时间更多。

记得有人说过“十五天可以养成一个人的某种习惯”,但是“改掉一个坏的习惯是要成倍的时间”。

一个没有成熟思想的孩子,在养成玩游戏的“良好”习惯后,作为家长才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了等等。这时候才意识到游戏,网络产物的危害,更多的是去呵斥孩子,甚至打孩子,并没有去从自身找问题。

毕竟钱是挣不完的,永远满足不了个人欲望的。而孩子重要性相比于金钱更不用多说了吧。

个人认为,家长应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引导孩子,从而使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健康的思维意识,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而不是用电子产品,网络产物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悔之晚矣”

“惯子如杀子”


醉渔日记


孩子玩游戏很嗨,写作业时却没了兴趣,该如何管教?

一、要尊重孩子的本能。玩是孩子的天性。就像我们成年人在闲暇之余,玩手机,打游戏是一个道理。而孩子只不过是在这一时期缺乏自我秩序的调控,需要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帮助他纠正和建立良好的管控能力。所以你们的任何一次沟通都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不要试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要充分相信孩子能够重新建立内在秩序。这需要我们和孩子一同订立“君子协议”,并给孩子建立秩序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家长和孩子一同分析游戏的几点危害,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这些危害对自身的影响,让孩子自己规定每天、每周玩游戏的时间需要控制的量是多少,并坚持认真执行。

三、要学会消除自己内心的焦虑。经常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的态度警醒自己不要用错方法。相信和谐的环境更适宜孩子趋于正常化。即使自己看着孩子再难过,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相信在你的不卸努力下,孩子是会回归正确的轨道上来。

四、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除了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在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家长就别再玩手机了,你完全可以捧一本书,给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五、规定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是亲子互动的时间,不要任何人打扰。帮助孩子戒除游戏的成瘾习惯,用真实的生活,用亲子的互动游戏感染他。父母要秉承一个理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同时加强孩子和你的体育锻炼,选择彼此都喜欢的一项运动,并一同坚持。



相信长期坚持以上五点,孩子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解决问题,我是高小阳,专注语文教学,期待你的关注。


高小阳与语文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