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史载:

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

建安二十二年,即是公元217年。在三国历史上,这一年发生的大事有:魏王曹操颁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其要才不要德的行为引发千古争议;魏王曹操设天子旌旗,连形式上都开始比肩汉献帝;魏王曹操立曹丕为太子;魏王发兵南征孙权;东吴陆逊降服山岳蛮族,得精兵万余,孙权大喜;刘备将兵北伐汉中,准备入手第二块领土。

相比于上述大事,史书一笔“是岁大疫”也许真是不值一提。但就是这一年,这一场瘟疫,直接干掉了建安七子中的五人——五个很具体、活生生的个人:



史书《王粲传》载:幹、琳、瑒、桢二十二年卒。

幹:徐幹;琳:陈琳;瑒:应瑒;桢:刘桢;再加上名气最大的王粲(孔融之后)。

其中,王粲和陈琳因疫死在南征东吴的曹军营中。(曹家父子从此称霸诗坛~~);

刘桢、应瑒、徐幹三位因疫死在了曹魏都成邺城。

这就是说,彼时的中国大地上,一南一北,一个居巢(巢湖),一个邺城(安阳),相隔一千五百多里,全都爆发了瘟疫!



魏太子曹丕是王粲的铁粉兼挚友,知道王粲喜欢听驴叫。今王粲既死,曹丕伤心之余,动议大家在王粲葬礼上都学一声驴叫,他自己第一个带头叫~~

《世说新语》记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同年去世的一时之人物还有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他随同曹军出征,去营帐视察疫情,亲赴慰问,亲派医药,结果染疫而死。

东吴大都督鲁肃,向西要联络蜀军,向北要抵抗曹军,两边不停跑,也在这一年病逝,也因染疫而死,时年只有四十六岁。

时本战乱年代,百姓本就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十不存一,赶上这种大瘟疫,惨状就更不必说了。



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哀叹: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阖门而殪就是满门灭绝,覆族而丧就是全族灭绝;

另,据推算,在三国时代即将开始的汉灵帝永寿三年,即157年,全国人口总数造6500万上下;到了中平元年,即184年,黄巾之乱爆发后,降到约5900万左右;至三国末280年,司马晋统一,总人口已经只有约800万了。

184年到280年,短短的96年间,连年的战争,连年的瘟疫,导致人口减少了5000万!



那些王侯将相逐鹿争霸的背后,往往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代价!

所以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