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2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全面下滑 规模重回2006年

与往年相比,今年2月中汽协销量发布会的气氛显得格外凝重,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致使2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遭受重创,2月份乘用车销售22.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81.7%,环比上月下降了86.1%。可以说车市销量一片惨淡,近乎所有车型都出现巨幅下滑,以致于2月份销量规模重新回到了2006年。

今年前2个月,受春节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因素的影响,乘用车仅销售183.1万辆,同比下降83.6%。对此,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今年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月汽车产销同比和环比均呈现大幅下降,且降幅明显高于上月,但随着2月下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汽车产销将比2月会有明显增长,疫情现阶段抑制了国内汽车消费,在疫情结束后会来小规模的购车风潮。

爱卡汽车

◆2月多家经销商闭店、消费者进店率低是销量低迷主因

2月份,乘用车销量为22.4万辆,其中轿车销量9.4万辆,同比下降83.9%,环比下降87.3%;SUV车型销售11.2万辆,同比下降78.8%,环比下降85.5%;MPV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83.7%,环比下降81%。2月份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之后,全国多地经销商基本处于关闭展厅、全面停止销售服务,绝大部分经销店2月前三周的零售销量基本为零,从2月第四周才开始逐渐恢得营业,以致于销量在疫情期间经济受到了抑制,减少出门,非刚需购买的消费者都延后了消费时间,是2月份汽车市场销量低迷的主因。

2月份,从细分市场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1.8万辆,市场份额为52.6%,同比去年提高9.7%;合资品牌销售新车10.6万辆,市场份额为47.6%,轿车、SUV市场份额同比分别下降10.9%和7%。

◆“春节+疫情”叠加因素影响下的汽车市场

<table><tbody> 2016年前2个月—2020年前2个月乘用车销量数据表 轿车SUVMPV总销量 2016年1-2月177.8万辆127.08万辆43.58万辆361.33万辆 2017年1-2月184.94万辆155.38万辆35.41万辆385.13万辆 2018年1-2月183.57万辆173.44万辆30.01万辆387.02万辆 2019年1-2月156.63万辆141.11万辆21.08万辆324.32万辆 2020年1-2月83.4万辆88.3万辆9万辆183.1万辆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tbody>/<table>

今年前2个月,乘用车销售183.1万辆,同比下降43.6%;其中轿车销售83.4万辆,同比下滑47%;SUV车型销售88.3万辆,同比下滑37.3%;MPV车型销售9万辆,同比下降58.6%。对于今年前2个月国内汽车市场的表现,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告诉爱卡汽车,1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下滑是由于春节的因素影响的,疫情对1月份销量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2月份全国疫情大爆发之后,对乘用车销量有很大的影响,今年疫情的影响要远大于春节假期。

从今年前2个月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来看,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受SUV和MPV市场下滑的因素导致的,今年前2个月,中国品牌轿车销售17万辆,市场份额为20.4%,同比增长0.4个百个点。在合资品牌方面,从表中很清晰的看到德系品牌和日系品牌保持稳定的增长,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日系品牌,武汉作为此次爆发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心,严重影响了东风本田等日系车企的产能和销量,今年前2个月,日系品牌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可以说是实属不易。

疫情重挫汽车市场/规模重回2006年

◆合资品牌仍是轿车市场销量主力

在疫情影响下,轿车市场的各细分车型销量均未突破万辆,从统计的细分车型销量来看,轿车的销冠仍然是上汽大众朗逸,销售了0.82万辆,同比下降77.9%。轩逸紧随其后,销售了0.56万辆,东风日产的总部位于湖北省,正是此次疫情爆发的中心,但由于轩逸在广州花都工厂生产,在疫情的影响逐渐恢复之后,轩逸降低了一些影响。但同属于日系品牌的东风本田,由于工厂都处于武汉,导致通常能够跻身轿车前十名的车型—思域,受影响较大。

东风本田思域销量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轿车之一

此外,从下表中能够看出,有五款车型来自南北大众,德系品牌轿车销量是十分可观的,今年2月份一汽-大众狭义销量为3.01万辆,上汽大众销量为2.7万辆。在豪华轿车方面,奔驰C级和奔驰E级更是强势入围榜单。

中国品牌方面,帝豪也是毫无悬念的入围榜单,可以说近几年中由于吉利在技术方面的背书,使旗下多款车型具备了与合资品牌“较量”的资本,而帝豪就是榜单中一支代表中国品牌的常青树。

◆2月SUV销量首次超越轿车,终于可以在轿车面前——“叉腰站会儿”了

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下,2月份SUV车型销量超越轿车,可以说是SUV努力了多年终于跨越的一个“里程碑”,在2015年以后,SUV市场热度迅速上升,销量多次有超越轿车的趋势,却终究没有实现超越,在疫情影响下,由于汽车市场销量下滑,可以说是帮着SUV实现了多年未实现的“梦想”,面对多出1.8万辆的销量,SUV车型终于得已在轿车面前“叉腰站会儿”了。

SUV车型市场是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之一,相比与轿车市场中合资品牌的优势,SUV市场中国品牌的竞争优势却更大。2月份,尽管受疫情影响,销冠仍然是哈弗H6,狭义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滑83.6%。

第二名是长安CS75,可以说长安CS75在疫情影响下仍然呈现出强势增长的势头,长安CS75PLUS在去年成都车展上市之后,因造型大改,受到无数消费者的好评,此外我们从长安汽车内部了解到,因长安CS75PLUS销量火爆,工厂内部工作人员无法优先购车,产能要优先于消费者,足以看出长安CS75PLUS的热度。

在合资SUV市场,上汽大众途观、一汽-大众探岳、上汽大众途岳、一汽-大众探歌、一汽丰田RAV4荣放入围榜单,与思域存在同样的问题,榜单常青树——东风本田CR-V、XR-V等受疫情的影响比较严重,相信在3月份逐渐复工复产之后,CR-V等车型销量会回暖。

受疫情影响2月SUV销量超过轿车

◆疫情来袭,加速MPV市场商务化转型

与往年相比,MPV市场前两名都被五菱宏光+宝骏730这样的客货兼顾型产品占据。在疫情影响下,MPV销量市场新格局逐渐显现,别克GL8销售2180辆,虽说同比去年同期的6936辆下降了68.5%,但在名次上已经稳居MPV市场第二名,另外吉利嘉际销量也接近1000辆,广汽本田奥德赛、广汽传祺GM8分别销售了393辆和337辆,在受疫情影响的2月份有如此表现,同样是可圈可点。

◆新能源销量骤降

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4万辆,环比下降72.5%,同比下降76.1%;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1.14万辆,环比下降72.5%,同比下降76.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0.21万辆,环比下降82.5%,同比下降82.6%。前2个月新能源乘用车累积销售5.32万辆,同比下降59.7%;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3.8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1.46万辆,同比下降55%。

由于疫情影响,各车企2月均呈现大幅下滑,公布销量的车企更是少之又少,根据北汽新能源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北汽新能源销售新车1002辆,今年前2个月销量为3008辆;比亚迪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2303辆;已在国内独资建厂的特斯拉在2月份交付了3958辆国产Model 3车型。

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随着合资品牌多款热销车型的新能源产品相继推出,产品结构逐渐补齐,对中国品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合资品牌方面,朗逸、卡罗拉、轩逸、RAV4荣放、威兰达、皓影等热销车型均有新能源版本推出,未来在与中国品牌的竞争方面将更加胶着。

疫情过后有望迎来新能源“购车潮”

以北京地区为例,在疫情的影响下,北京地区率先发文延长部分小客车指标的使用期限,将指标可使用时间增加到120天,不存在购车刚需的消费者完全能够等到疫情结束后,进行购车,省去了因为担心指标过期的忧虑。对于北京市率先出台的政策,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在疫情结束之前,居民仍会减少出行,所以疫情期间非刚需的消费者通常会在疫情结束后进行购车,在疫情过后,新能源市场会呈现回暖态势。

精彩内容回顾

稳中求胜!2020年合资品牌销量目标解读

车市寒流依旧?2019合资品牌却强势增长

全新RAV4荣放等领衔 2019重点合资SUV

MPV商务化转型/新能源销量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