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年前的清末鼠疫:全村死完,病重就死,结果四个月就全面控制

引言

在历朝历代的社会当中,能够撼动国家根基的,除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灾人祸。在天灾人祸当中,国家基本上不能控制的就是鼠疫。鼠疫在中国每一个朝代几乎都存在,所以当时的老百姓生活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在中国十几个封建王朝当中,离我们最近的应该就是清朝。清朝前期可能国家和社会生活还是很稳定的,奈何到了晚期之后,一代皇帝是不如一代,加上当时天灾人祸不断,所以人们的生活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

根据《清末东北地区爆发鼠疫》的史料可以了解到,在1901年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傅家甸突然爆发了一场鼠疫,这一场鼠疫导致全村人死亡,甚至有的刚刚病重就死去了,转眼之间,这一场疫情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开始迅速蔓延起来。

针对于这一场大规模爆发的鼠疫,这跟当时欧洲先爆发的"黑死病"死亡人数和传染概率是一样大的。根据清朝官方的初步统计,这一场瘟疫蔓延到了中国东北和俄罗斯的南部地区,并且最终造成了中国境内6000多万人的死亡。

感染鼠疫死去的百姓

有关于这场主力爆发的具体原因,在史料当中记载说,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天气十分恶劣,也或许是因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毕竟离中国不远的西伯利亚地区也大规模爆发。不过为了稳定国内的经济秩序,沙俄政府把这个消息死死的压住了,并且烧掉了一群非常严重的一些地区。

根据《东三省疫事报告书》当中所提到的,在满洲里,就有两个从沙俄回来的人,因感染鼠疫而死。还有同院居住的房东和其他一些客人也因染上鼠疫而死。在这场属于爆发的事情当中,很多人并没有能够幸免。

身穿防护服和带着口罩的沙俄人

鼠疫的情况愈演愈烈,眼看着就要演变成威胁中国的大灾情。当时的很多医学专家都不敢直接前去疫区进行治疗。甚至还有一些国外的防鼠疫专家直接断言,东北所爆发的大规模起义,清王朝是不会控制住的。为了击碎这些流言,晚清政府和伍连德选择挺身而出

在1910年12月的时候,清政府命令全国进行戒备,并且指派伍连德,担任东三省防疫和总指挥官,并且马上奔赴哈尔滨,接下来展开了大规模的防疫工程。

伍连德

接下来,晚清政府开始召集全国的医生集聚东北,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医生是法国人梅斯尼。他觉得自己研究的试剂会起到大作用。于是他开始在人身上进行实验,为了打压伍连德,找到了当时的东北三省总督锡良,说自己炎热的疫苗有大作用。对于梅斯尼的做法,伍连德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不满,甚至他自己还甘愿将总负责人的位置让给梅斯尼。在跟上级领导打过招呼之后,结果上级领导还是仍然让他负责防疫的总工作,

伍连德带领自己手底下的很多防疫工作,除了要做好群众的隔离治疗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传染源,在很多医生的不懈努力之下,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场疫情的罪魁祸首西伯利亚旱獭。在此之前,很多医学专家都怀疑这场瘟疫是由老鼠传播的,可是在经过医学专家的研究之后,他们发现我们中国的老鼠并没有鼠疫的传染菌,不过西伯利亚旱獭跟老鼠也算是近亲,算起来也算是一种鼠疫。

梅斯尼

不过抗击鼠疫的工作并不是很顺随,伍连德出于消毒的考虑,不得不下令焚烧所有因感染鼠疫而死去的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一般流行土葬,如果焚烧尸体的话,这会认为是大不敬。结果当伍连德的请求传到外交部部长那桐耳朵里的时候,可以说是死活不同意。后来还是载沣应声而出,下令一把火将那些因鼠疫而死去的人全部烧毁。

在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

结语

就这样鼠疫在困扰清王朝半年之后,终于在短短4个月之内就控制住了,到1911年3月1日的时候,重灾区傅家甸终于实现零死亡,随后东北地区的鼠疫也被彻底制止。那一年的伍连德成为了清朝有名的医学人员。清朝政府的抗疫工作也让世界其他国家为之惊叹。所以不得不说,中国人的凝聚力和行动力是很强悍的。

参考文献:《清末东北地区爆发鼠疫》《东三省疫事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