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車」100塊和幾百塊的全合成機油,究竟差在哪?

接到幾位車友的提問,說為什麼有的全合成機油100塊不到,有的卻要大大幾百,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小編找來了三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機油,分別是:金美孚1號,新加坡石油SPC潤滑油傲威和龍蟠SONIC9000。它們都是全合成機油,而且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選擇:品牌知名度高的、小而美的、和最經濟便宜的。


差距巨大的“全”合成機油

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三款機油的價格。美孚這個品牌就不用多介紹了,機油行業的龍頭,相信大家都聽過。它的價格也是今天三款裡最貴的,這款0W-40的網上價格在400-700左右。這款新加坡石油SPC潤滑油傲威,聽過的車友應該不多。它是一款進口機油,產地是東南亞的煉油中心新加坡,在國內主要是專供高端的4S店和汽車俱樂部的。價格在300多-800。龍蟠因為其“喪心病狂”的價格,在互聯網上掀起過一陣狂風。不到100塊就有交易的全合成機油,顛覆了大家對全合成機油價格的認知。都是全合成機油的它們,價錢卻相差那麼多?在比較它們的區別時,我們先要了解清楚,什麼樣的機油才能叫全合成機油?


全合成機油的標準一直在變

說到全合成機油,繞不開的品牌就是美孚。區別於傳統的提煉方法,美孚作為用通過人工化學合成方法生產出聚α-烯烴PAO ,擁有其發明專利,也就是被稱作全合成第四類基礎油。以前,只有PAO四類和5類酯才能稱作為全合成潤滑油。但自從那次美孚和嘉實多的世紀廣告官司之後,通過加氫裂化的三類基礎油在美洲和亞洲市場都可以稱作全合成機油而沒有被加以限制。從此以後,全合成機油這個名稱便開始在市場上長期刷屏了。只要裡面含有一點兒三類+或四類的基礎油,哪怕是1%也好,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打上了“合成”或“全合成”的名號。概念的模糊不清,導致即便都是“全合成機油”,會有天差地別。你買到一瓶由95%礦物油兌入5%全合成基礎油的機油,和買到一瓶基礎油為60%、70%甚至更高PAO含量的全合成機油,當然會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


猜一下,這三款機油會有什麼區別?

最便宜的這款龍蟠SONIC9000,它對外宣稱的是全合成配方,提煉自4類基礎油。但四類基礎油的硬成本是擺在那裡的,國際原油市場的PAO價格經常在35-50元/升間波動, 100元的售價,除了生產部分外,還要剔除推廣、人工、包裝、物流、分銷等等成本。


可想而知100塊裡面4級基礎油PAO的含量,必定會是少的可憐。而好多年前的金美孚PAO含量是高達60-70%的,但因為前面提到的那次廣告官司事件後,市場的無規則競爭在不斷的加大,全合成機油的標準卻變得越來越低,以致於這些年美孚機油所含的4類基礎油也逐年減少,更多的向3類+的基礎油轉變。以前會在官網公佈相關產品對應的PAO含量的,現在也基本看不到了。


百度一下,好多這款產品的老用戶覺得已經下降到20%左右甚至更低。這款車品博士這幾年一直在用的SPC傲威機油,它的營銷不如美孚等,品牌宣傳力度不大,所以可能你沒有聽過這個牌子。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它有一點很好的,它的四類基礎油還是貨真價實的多,高達60%以上,沒有因為市場而降低含量。而且,它的基礎油還是向美孚購買,這讓其品質和性能有了很好的保障。


所以,不要認為便宜的全合成機油有多好了,可能也就比礦物油好一點點,只是在叫法上滿足一下你愛車護車的慾望。另外,如果可以選到四類基礎油含量更高的機油,請儘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