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3种“讨人厌”的行为,其实是在变聪明,家长不着急改正

一个有修养的孩子,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孩子将来的发展肯定也不会差。

相反一个没有修养的孩子,到哪里可能都会惹人烦,也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有的时候孩子身上有一些坏习惯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家长不要那么着急批评。以下这3种惹人嫌的行为,其实是聪明的表现,家长不着急改正。

喜欢乱涂乱画

家长都遇到孩子喜欢乱涂乱画,都是乐坏了孩子,愁死了爹妈,其实孩子乱涂乱画也是很有天赋的,这是孩子大脑发育的表现,家长可以给孩子找一个专门属于孩子图画的地方。

就连娘娘孙俪的娃们,也是有这样“天赋”的,说家中的墙,就是孩子的画板。

就连超哥也说“墙纸可以换,可是灵感被抹杀掉就没有了。

事实上,不仅是孙俪家,很多家长都会遇到:想要表达灵感和创意,他不能画在纸上吗?为什么非得画在墙上啊!

1岁的宝宝像个天生的“小画家”,只要手上有笔,就会到处乱涂乱画。

无论粉刷一新的墙壁,还是新的杂志,无论雪白的床单,还是昂贵的家具。

只要孩子喜欢,那就无一幸免

涂鸦是宝宝自我表达的方式,每个宝宝从1岁半左右开始,到3、4岁都会经历涂鸦敏感期,通过涂鸦,宝宝的大脑和手指得到锻炼。

同时,宝宝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和表达自我,涂鸦,正是每个0-6岁宝宝身心发展的需要

翻箱倒柜,爬上爬下

一般,孩子2岁之前的“破坏”行为大都是无意识的。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身体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差,不知道什么可以碰,什么不可以碰。但却对一切陌生的事物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兴趣。

这时候,家长一味地阻止他们,担心他们摔坏玩具、弄湿衣服,久而久之会降低孩子的探索欲望

家长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摸一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试一试把手放在水里的感觉,这样不仅能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还能促进他们触觉、精细动作的发育

好奇是幼儿心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不熟悉或者没接触过的事物,他们会觉得新鲜、好奇,想弄明白怎么回事。

有时候孩子看到大人的动作、行为,也想亲自试一试。但他们可能因为不会做或不熟练,把事情“搞砸”了,家长一定要做好看护,防止孩子发生意外。

成立小话痨,还爱顶嘴

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是决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9岁的孩子生气地把椅子往后一推,顶了一句:“为什么?我还有些事要做,比坐在这里要好。”

孩子的这种挑衅,是在试验他的能力的极限在何处。同这个倔头倔脑的阶段相似,同父母拌嘴能使孩子有机会学会估量自己。

俗语说,相亲相爱,才会相互逗弄。斗嘴是向对方表示,你对我是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总是与世无“争”,他就是向周围的人表示,你们对我无所谓。

能促成孩子和父母争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

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孩子在与父母争辩后发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辩论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

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作是对长辈的不敬。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培养孩子好习惯,情绪管理的绘本《我不随便发脾气》,在看故事的过程中,孩子非常容易把自己带入到角色当中,把自己当成主角,里面的人物做什么,孩子就会做什么,通过模仿就会打好培养情商的基础。

书中用卡通人物与人分享、尊重别人、懂礼貌等一些情景,反映了一些孩子们需要学会的好品质,并遵守的规则,比如:尊重别人、学会礼貌用语、不随便发脾气、自制力等。

在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同时,还可以一并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全套10册,仅需58块钱平均下来一本只要5.8,一包零食的钱就能帮助孩子养成很多好习惯,非常划算了!

有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图片,就可以给孩子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