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闭门带娃的“鸡飞狗跳”

二胎政策开放后,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家伙,伶俐可爱(至少假期之前我是这样觉得的)。今年的假期很长,我依旧乖乖地在家待着,等老板通知。

每天除了处理手头的工作,其他的就是带带娃。这段时间,我充分理解了全职妈妈的辛苦和不易。真是太难了,不管你在哪个房间,在做什么,那个小家伙都可以屁颠屁颠地来到你的身边,拉着你,去到电视剧或者玩具的跟前。

带娃几日好,多日是煎熬。

1.循环播放的奶声奶气

小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真的是太可爱了,这是我没法拒绝小家伙要求的原因之一。

记得假期刚到家的时候,他就扑到我的怀里,叫着姐姐,姐姐。当时,心里真是灌了蜜般甜。

这段时间,他学会了很多的词语,而且咬字清晰。一开始只能说两个字的词,现在可以说四个字的了。说一个句子的时候,期间会带着好几个"那个",导致我们一致纠正他,不要结巴。他会显得有些委屈,然后把"那个"移除,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说出来。

跟着电视,也学会了几个简单的英语。我逗他,苹果怎么说。他带着奶声回答,apple。然后开始反问我,苹果呢、香蕉呢、梨呢、大梨了。

我一一回答,他听到后笑得露出了大门牙。我趁机"占他的便宜",把脸侧了侧,让他亲亲。

他的记性很好,认字册上的图片,教他一边,就能基本都记住。有一本视图册是关于各个国家的国旗的。一天,我正在看电视,他自己一个人翻开册子,然后说了一声巴西。我当时都惊呆了,看看了册子,真是小家伙说的那样。说来惭愧,我这么大的人了,记性很不好。今天就会把前天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小家伙很聪明,也许他知道我们会惊喜于他某天突然从口中蹦跶出来的词,所以才这样每天奶声奶气,一直在说话。或者,自说自话。或者,同我们喋喋不休。

有时,做梦都仿佛能听见小家伙的声音,应该是白天"冲击"的次数太多,我的大脑产生了记忆,所以夜有所梦。

2.寸步不可离开可见范围的黏人之技

在家的这段时间,我改变了自己以往的办公时间。从白天搬到了晚上,因为白天时候,一旦我离开小家伙的视线范围之外,他就会来寻我。

我试过几次,将他挡在门外,想着也许他会知难而退,回去找祖母。可他偏偏是迎难而上的性子,甩开前来抱他的祖母,靠在门上固执地哭上近一个小时,边哭边在嘴里嘟囔着,"姐姐,姐姐。"直到我开门,将他抱起来。那时的他基本一副泪水扯着鼻涕的可怜模样了。

以后,我就学乖了。如果有急事一定要立马处理,一定会留个门,方便小家伙进来。

他找到之后,用小巧的手,拉扯着我的衣服,让我从椅子上起来。按照他的要求,去到某个地方。并非是让我陪他一起玩耍,到了他想去的地方,他便自顾自地玩起来,不需要我参与进来。只是非得在一旁看着,不能离开他的视线。如果他不看电视,我便追剧,倒也自在。

有次,我胃痛得不行,在床上躺着。小家伙并不能理解,现在我所承担的难受。以为,我是要抛下他一个人在客厅玩。他踮起脚站在床上,将脑袋凑近我。有些着急地说着,"姐姐,起来。姐姐,起来。"

我强撑着,轻轻地说,"宝宝乖,我现在很难受,让姐姐休息会,你出去和祖母玩。"他依旧不依不饶,直到母亲进来,将他拉走。

其实,小家伙算不上熊孩子,只是已经三岁的他,大概也害怕孤独的,他需要人陪着,使尽自己的气力,让自己亲近的人守在身边。随后,乖乖地做自己的事情,并不要求对方做什么。

3.豪放洒脱的整理风格

当让他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时,哗哗——摆在桌面上的玩具,被小家伙用手全部扫到了地上,发生刺耳的落地声。我表现出不悦的神情,可是小家伙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把其中一个玩具从地上捡起来,递到我的跟前,"给姐姐。"

孩子还小,就算这样,也不能动手教育。先记着,等他大了,再一起讨论讨论。要平静下来,耐心地引导。

"乖,要把玩具一个一个地收好,放进盒子里。"我一边把它们慢慢地拾掇好。

可是小家伙的心思已经在别处了,他在沙发上坐好,认真地看电视了。

过了一会,我发现椅子上,多了几件他的衣服。我明明记得已经收进屋子,放在床上,准备叠好的。

他半跑着出来了,手里还拎着衣服。当然,除了袖子被他扯住,衣服的另一半全程与地板亲密接触。

小家伙略过我,把衣服摔在椅子上,"宝宝的衣服,整理。"

东西必须要叠地整整齐齐的,我不能容许这些的混叠。我把衣服拿起了,他开始急了,扑到我怀里,抢了回去。然后把衣服轻轻地随意地放下。

他还小,让着些。没事,豪放洒脱是他整理东西的一贯风格。我安慰着自己,等他"厌倦"了叠衣服,我再上。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定不能惹他哭,不然我又得哄着)。

好想回去工作,虽然"出门万事难",但是闭门带娃,真的是鸡飞狗跳。有时,哭笑不得。

作者:弦落,写温暖的文章,希望给大家带来力量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