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1岁被捕入狱,牺牲时年仅8岁,他是年龄最小的烈士

他生于1941年,牺牲于1949年9月6日。

他才出生8个月,就被捕入狱。狱中岁月,他渴望自由,渴望上学。

他牺牲时年仅8岁,是年龄最小的烈士。他与父母一起,并称“一门三烈”。

他名叫宋振中,“振兴”的振,“中华”的中。他还有个家喻户晓的外号,叫“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父亲,是宋绮云烈士。

宋绮云是江苏邳县人,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跟戴笠、罗瑞卿、陈伯钧、廖耀湘等人都是同学。

宋绮云烈士

1927年,宋绮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回乡组织革命。

1928年,年仅24岁的宋绮云担任中共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1929年,宋绮云被派到杨虎城军部工作,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员。宋绮云能力出众,极得杨虎城的欣赏,先后担任《皖南日报》主编、《西北文化日报》总编。在西安事变后,担任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母亲,是徐林侠烈士。

徐林侠同为江苏邳县人,性情刚烈。在入读徐州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时,曾持刀断指,抗拒包办婚姻。

徐林侠烈士

1926年,徐林侠参加中共江苏党务训练班学习,并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徐林侠任中共邳县县委委员,负责妇女工作。同年,与宋绮云结为伴侣。

1929年,怀孕待产的徐林侠被特务逮捕,先后关押在徐州陆军监狱、江苏省苏州监狱,判处7个月徒刑。直到1930年初,徐林侠才抱着宋振平、宋振苏这对孪生女儿走出监牢,到河南杨虎城部一家团聚。此后,她协助宋绮云,终日为抗日救国奔忙。

1941年初,“小萝卜头”宋振中出生。父母皆英豪,他的出生伴随着荣光,但也注定着,他与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不同。因为他从出生开始,就要躲避着特务。

1937年,杨虎城被捕后,宋绮云夫妇的身份遭到特务怀疑,也被列入了逮捕名单。

1941年11月,宋绮云被秘密关押在西安小雁塔胡宗南司令部的一间小屋中。再经一番诱捕,徐林侠怀抱着8个月大的“小萝卜头”,也陷入了囚笼。

“一门三烈”

特务们对宋绮云夫妇软硬兼施,始终一无所获。气急败坏之下,便呈文上级,请求处以宋绮云夫妇死刑。

然而,当时国内正处合作时期,如若没有真凭实据就草率处决,只怕会激怒国人。无奈之下,国民党高层只能下令:“宋绮云与杨虎城同案,待与杨虎城一并处理。”

因此,“小萝卜头”一家三口,不得不面临着未来长达8年的牢狱生涯。

在监狱内,“小萝卜头”与母亲被关押在女牢中。十来平方的女牢中,挤着十来个人,阴暗潮湿,不见天日。脏兮兮的马桶,就放在牢门不远处,伴随着无数的苍蝇、蚊子、臭虫,牢里的气味恶臭非常。

在这样的环境下,年幼的“小萝卜头”身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疮。旧疮未愈,又摞新疮,一不小心就会抓破,鲜血、脓水直流。

“小萝卜头”没有见过糖果,也不知道何谓“香甜”。在牢里,他吃的是霉米饭与烂白菜帮子,饭菜里夹杂着老鼠屎、沙粒,闻着恶臭,食之难以下咽。

对于年幼的孩童来说,屎屎尿尿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牢房里,每天只给一次水,每人只给一勺。这么一点水,不要说什么洗漱了,就算喝的都不够。

“小萝卜头”的影视形象

透过牢门上方那不足一尺宽的小窗,外边有院子的高墙,有高墙上的铁丝网,以及一块巴掌大小的蓝天,这就是“小萝卜头”所能看到的世界。

到后来,“小萝卜头”因为年幼,特务不设防,他可以在监狱内自由走动了,却也还是仅限于男牢与女牢之间,始终还是走不出那道牢房大门。

试问,谁又会不喜欢外边的青山绿树、鸟语花香?但对于“小萝卜头”而言,他渴望着自由,却从未体会过什么是“自由”。

因为长期缺乏营养,“小萝卜头”的身子尤为瘦弱。单薄的身躯,纤细的脖子,顶着大脑袋,整个人看起来像一个“早”字。因此,狱中的难友们,亲切地给他起了“小萝卜头”的外号。

“小萝卜头”逐渐懂事,他与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读书。狱中的难友中,不乏爱国志士,不乏知识分子,他们就成为了“小萝卜头”的老师。

黄显声烈士

“小萝卜头”的老师很多,其中,就有一位“黄伯伯”。这位“黄伯伯”,便是东北军名将黄显声。这是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东北义勇军缔造者之一,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后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是一位铁血名将。

还有罗世文(红军大学教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车耀先(川康特委军委委员)、孙壶东(解放后任四川省政协常委)等人,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进步人士。

李碧涛老人,是目前“小萝卜头”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时的唯一见证人。据她回忆,1947年,时年12岁的她被诱捕入狱,“小萝卜头”在第一次见到她时,曾拉着她的手说:“姐姐,你来了不要难过啊。”

“小萝卜头”与李碧涛老人,谈得最多的,就是学校。他很喜欢问教室、黑板、桌椅、同学、学科、老师等等。“我真想去学校读书啊,我真想出去啊,我真希望有自由啊!”这是“小萝卜头”说得最多的。

回忆“小萝卜头”,李碧涛老人止不住热泪

李碧涛老人回忆,“小萝卜头”还曾赠予她两样东西。

第一样,是一枚钉子。“小萝卜头”只有一小截很短的铅笔,是黄显声将军给他找来的,要写作业用。铅笔不能送,只能送钉子,让她用来在地上写字。

第二样,是男狱友们给“小萝卜头”画的一副小扑克牌。“小萝卜头”曾跟她说,用扑克牌玩排宝塔,如果排到最上层,就可以出去了。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成功排到五层以上过。

后来,大特务搜查,钉子和扑克牌全都被收走了。

在重庆白公馆监狱,每次有新犯人来,“小萝卜头”都是第一个去拜访的:“叫什么?是干啥的?”

作为狱内的小小通讯员,谁被捕了,因何被捕,姓甚名谁,从何而来,“小萝卜头”总能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难友们。“小萝卜头”虽年幼,但敌我分明。在监狱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刑讯室

在学习的时候,从黄显声将军处得知的消息、国内形势,“小萝卜头”会第一时间传达给男牢、女牢内的难友们。整个白公馆的人,对于外边的战局,也就有所了解了。

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由他将信息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

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小萝卜头”去安慰新来的犯人、搜集各类情报、传达各种消息,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淮海战役后,国共谈判,释放“政治犯”及张、杨两位将军作为和谈条件,摆上了谈判桌。时任代总统的李宗仁表示可以释放,各界人士也纷纷要求探望杨虎城。

然而,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则指示毛人凤,要将杨虎城及其家人秘密转移。

此时的杨虎城,却被瞒在鼓里。他认为自己很可能就会被释放,照顾部下的他,便要求将自己的老部下宋绮云一家人带上,要一起迎接自由。

孰料,这一原本善意的要求,却将“小萝卜头”一家人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萝卜头”被害

1949年9月6日,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与父母同时被杀害于重庆戴公祠。一家三口被害后,就埋在了被杀害时的小屋里,丧心病狂的特务们,还在其遗体上浇筑水泥。

直至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一家三口的遗体才被找到,移往西安郊区的杨虎城墓安葬。渴望自由、渴望学习的“小萝卜头”,至死手中仍紧握着那一小截铅笔。

如若“小萝卜头”仍在,至今也近耄耋之年,但他却永久倒在了那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他是年龄最小的烈士,或许也是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烈士。

“小萝卜头”的身躯虽然瘦弱,但他的高尚灵魂,始终屹立如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