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煞风景!见伶人就问“你爱我么”的一等公爵

上接《折服李莲英!身患痔疮仍步行千里》

民国初建,革命与封建的斗争是多方面的,如思想、习惯、体制,等等。大喊复古的比比皆是,真正复活帝制只有两次:一是袁世凯称帝;一是“文武双圣”复清。当时康有为秘密入京,住到了“辫帅”张勋的宅里,自诩“文圣人”之余,亦称张勋为“武圣人”。可惜天地人和,都与梦想相违,徒留一段历史笑谈。晚年,张勋独留花白的辫子不放,有人劝其要识时务,他手捏辫梢,学着杨小楼京剧念白:“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1915年,张勋拥袁世凯称帝,受封一等公爵,但心里并不平衡,念念不忘的还是大清。次年,他见老袁去世,利用黎元洪、段祺瑞相争的机会,在徐州搞出十三省同盟,策划复辟。

影视剧中的张勋

1917年7月1日凌晨1时,张勋率50余人乘车进宫,拉起熟睡的溥仪让他登基,威胁说:“今天都得听我的,否则莫怪老夫无情。”宫中有人道:“你这番举动不是学曹操吗?”张勋振振有词:“曹操逼宫,那是弑后惊主;我今日逼宫,是拥君即位,哪儿能一概而论。”随即,溥仪发布“即位诏”,公布九项施政方针,一连下了八道“上谕”,一边封官授爵,一边恢复旧制。同时通电各省,呼吁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史称“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期间的溥仪

段祺瑞可算找到了借口(往期《吃素的“北洋之虎”——段祺瑞》中介绍过),赶忙调兵征讨,到7月12日就击溃了辫子军。据说流传童谣一首:“张大帅进京,八千辫子兵。小皇帝上殿,老家伙发疯。美梦做了七天整,哏儿屁着凉嘎崩崩!”

张勋的“辫子军”被段祺瑞的“讨伐军”围困在紫禁城内

张勋开始死活不肯去荷兰使馆避难,口口声声与皇上共存亡,据说还咬了架他的人一口。眼见大局已定,警察总监吴炳湘来到使馆,张勋开口便问:“皇上可好?”对方冷冷道:“这碍着皇上什么事?”张勋默然。段政府不为已甚,很快以“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由,宣布一律特赦。

辫子军

复辟虽未成功,却无损辫帅威名,张勋蛰居到了津门的德国租界6号寓所,过着神仙般的逍遥生活。由于幼年的苦痛经历,张勋很重视经商,投资经营的电影公司、银行、金店、工厂、商店等企业有70多家,据估计,财产近6000万元。家里佣人过百,门口都是外国警察站岗。张勋酷嗜江西风味,食不厌精,喜欢“西瓜盅鸭”“翡翠粥”等。据说一个叫来喜的丫鬟,为了钳干燕窝,把眼睛都累瞎了。他还爱抽雪茄,每顿半斤汾酒,平时旗人打扮,瓜皮帽上镶着一块大蓝宝石帽花。

旗人打扮的张勋

与其他军阀一样,张勋的家乡观念极强,发迹后,给赤田村每家都送了一座大瓦房;在京求学的江西籍人士,个个都给奖学金;还捐款在北京建了好几处江西会馆。资助的人士,包括邵式平、方志敏、张国焘、许德珩等。

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租界的张宅,因病而故,享年69岁。据说送葬的队伍有4000多人,长达4公里。他的灵柩经水道运回老家江西奉新,殡仪耗资10万元,和几年前袁世凯的丧葬费相仿,据称在当地“极一时之盛”。

张勋之墓

张勋一生妻妾成群,生有九子五女,半数早夭,剩下的多与张作霖、靳云鹏、潘复等大家族子女联姻。原配曹琴,曾守贫十年,被封为一品夫人;大姨太邵雯是天津人,当初为亲弟所卖,所以多年郁郁寡欢;长期随侍他的是三姨太小毛子,有一次曾被革命党抓住,好一通讨价还价后,以近百车辆赎回。

小毛子传

四姨太王克琴原是国内名伶,颇有戏子做派,她很讨厌张老头儿,说他“有酣睡在女人身上的怪癖,稍微一动即予脚踢手打,甩下床去”。在张勋复辟失败后,她与张勋的一马弁勾结,将万贯财产席卷而逃。当时报纸撰写一联奉上:“往事溯从头,深入不毛,子夜凄凉常独宿;大功成复辟,我战则克,琴心挑动又私奔。”

张勋虽金屋藏娇,仍不失狎妓的性情,不过钟爱的是戏剧明星。复辟回京后,每每见到伶人,总问一句:“你爱我么?”久而久之,这四个字便成为张勋老爷时尚的代名词。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