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孙子兵法”:攻敌不备,以少胜多

2500 年前的⼀位天才军事谋略家

说到最强的“战略指导书”,很多⼈都会⾸先想起《孙⼦兵法》。

⽐尔·盖茨、孙正义、松下幸之助等名⼈都对这部名作爱不释⼿。

公元前 5 世纪前后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吴国地处东南。孙武经由掌握重权的吴国⼤夫伍⼦胥的举荐,成为吴国的将军。

《孙⼦兵法》正是由具有丰富战争指挥经验的孙武所著,全书分⼗三篇来记述战争战略。

公元前 506 年,吴楚争战,孙武⽤其卓越的佯攻战略战胜了数倍于吴军的楚军,并发起攻击,五战五胜,不消⼗⽇就攻陷了楚国的⾸都。

孙武在吴国效⼒期间,吴国令周边诸国⽆不胆寒。那么,其最强的战略指导书《孙⼦兵法》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呢?让我们⼀起来分析⼀下这位 2500 年前的天才军事谋略家的思想吧!


“兵不厌诈”

《孙子兵法》第⼀篇《始计》中写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之不能,⽤⽽⽰之不⽤,近⽽⽰之远,远⽽⽰之近。利⽽诱之,乱⽽取之……攻其⽆备,出其⽆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武为削弱楚军的兵⼒,在边境展开多次佯攻。当吃惊的楚军赶到,吴军早已退却。如此反复数年,这种佯攻让楚军苦不堪⾔。

不仅如此,决战时,吴军假装要攻击固若⾦汤的楚军阵地,并且对外传出吴军正朝楚国国都赶去的消息,实际上只是路过。楚军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慌乱不已,急忙前去拦阻吴军。待楚军抵达时已经疲惫不堪,结果惨败于军⼒薄弱的吴军。

⾯对楚国 20 万强兵,吴军以 3 万军⼒就取得了戏剧性的胜利。

能从孙子兵法中学到哪两个要点?

从《孙⼦兵法》的《始计》篇及实际发挥作⽤的战役来分析,可知孙⼦的战略思想中有两⼤要点。

① 难以⼀决雌雄时,攻击敌⽅疲弱之处。

楚军不知敌⽅是佯攻诱战,于是数度应战⽽疲惫不堪。在对⼿应站之时,于半路攻击敌⽅疲弱之处即是孙武战略的⼀个要点。

② 避免在对⼿已做好万全准备的战场战⽃。

楚军受信息误导追击吴军,被迫在吴军已做好万全准备的战场应战。两个要点相互关联,同时发挥作⽤时,时常令敌⼈招架不住、丢盔弃甲。

近⼏年,在餐饮界红极⼀时的名店“我的法国⼤餐”“我的意式餐厅”就是典型的运⽤孙⼦战略的成功案例。

⼆⼿书连锁书店 BOOKOFF 公司的创始⼈坂本孝投资经营的这两家西餐厅,已经成为业界典范。其他同⾏想跟它⼀决⾼下,只会感到有⼼⽆⼒,并且在这样的竞争中,必然会⼤伤元⽓。

“⼀流的厨师,⼀流的⾷材,优惠的价格”,这类餐厅的成本率⼤⼤超过了⼀般餐饮业的 30%,它们使⽤的⾷材,成本率能够达到 60%。

为什么它们能够做到?因为这类店采⽤了站⽴式⽤餐模式,这样就⼤幅提⾼了翻台率。并且,相同的餐厅⾯积,座席数可以翻倍,⼀天内座席的翻台率也⼏乎能达到其他同⾏餐厅的三倍。如此⼀来,即便⾷材的成本翻倍,还是能够实现盈利。

法餐厨师都是在⾼级酒店进修过的⼀流从业者,但是⾼级餐厅达不到如此⾼的座席利⽤率,提⾼成本的同时势必会出现亏损,于是在竞争中肯定会⼼有余⽽⼒不⾜。

⽽且,虽然是廉价法式餐厅,但是仅凭“价钱合适且美味可⼜”这⼀强项,就能够同⾼级法式餐厅的“氛围好”“很特别的聚餐场所”等强项⼀决⾼下了。客⼈们可以在⽐肩接踵的空间⾥,站着享⽤他们喜爱的法国美⾷。

在重视品质的同业内,它靠上菜速度取胜,同时提⾼了翻台率和利润率。

同样的事也发⽣在房地产相关⾏业。有些公司进⾏概算报价需要⼏天甚⾄⼀周。相⽐之下,有些企业专门配备了精通互联⽹的⼯作⼈员,他们负责在 24 ⼩时内完成客户需要的概算报价,并反馈给客户。那些需要很长时间的企业认为⾃⼰能以“⾼品质、超细⼼的态度”来取胜,却最终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因为如今⾼速的商业环境,只会让采⽤古⽼体制的销售团队疲惫不堪。

有了专业的团队负责反馈概算报价的信息,这为销售团队减轻了很⼤的负担。这样⼀来,每⼀位销售员都可以负责多个业务。并且,因为能在最快的时间拿出概算报价单,也提⾼了订单率,增加了销售员平均可负责的业务量,提⾼利润也就成了⽔到渠成的事。在难以⼀决胜负的战⽃中,攻击敌⽅疲于应对之处,并避免在对⼿已做好万全准备的战场战⽃,这是“最能令敌⼈害怕的攻击战略”。战略始祖孙武采⽤的就是以和对⼿竞争为前提⽽设定的战略,虽然有点卑鄙,但毫⽆疑问是最富有成效的。

想要“以少胜多”,少的⼀⽅必须要有⼀些⼿段,令多的⼀⽅在反击时会犹豫不决。因为毕竟多的⼀⽅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少的⼀⽅逐渐强⼤⽽什么也不做,它肯定会采取⼀切⽅法来阻⽌和反击。所以想要“以⼩胜⼤”,孙⼦的这两条战略是⾄关重要的。

战争中必胜的原则

《孙⼦兵法》是为了能在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写的兵书,是极为冷静深刻且极具现实主义的兵书。在此,我们将《孙⼦兵法》⼀书中最著名的四点战略思想摘录如下。

①“兵贵胜,不贵久”

战争的⽬的是取得胜利,⽽不是长期战⽃。但是,即便取得胜利,倘若没有达到最初的⽬的,结果也等同于失败。因此,不能沉迷于⼿段⽅法⽽忘却了最为重要的⽬的,要做好战前准备和谋略,迅速出击,以免功败垂成。

②“是故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

百战百胜,并不是最⾼明的,不经交战⽽能使敌⼈屈服,这才是真正令⼈称快的胜利。善战是指不诉诸武⼒⽽能使敌军屈服、不攻破城池⽽城池⾃陷、不长久作战亦能灭敌国。

③“知⼰知彼,百战不殆”

对敌我双⽅的情况都了解透彻了,打起仗来就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熟悉⾃⼰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又不了解⾃⼰,每战都有危险。

④“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善于⽤兵的⼈,总是先创造条件,使⾃⼰不被敌⼈战胜。⽤可靠的⽅法去应对战争,往往也可以通往胜利。究竟是先创造胜利的条件再开战,还是开战之后再设法去夺取胜利,这是善战的分⽔岭,取胜的通常是前者。

决战之前定胜负?

孙武在 2500 年前就深⼊研究并记述了胜负双⽅的不同之处。现代商⼈即便不再需要学习如何在战争中⽤⽕攻下敌⼈的城池,也可以学习孙武为我们揭⽰的,利⽤双⽅差异决定胜负的基本原理。

布下让对⼿疲于应对的战略,对⼿除了暗叹之外,只有眼睁睁看着⾃⼰被打得落花流⽔。避开对⼿锋芒,相当于让对⽅的绝招失效。⽽且孙武为我们指出,不应该在战争开始以后才考虑取得胜利要做哪些准备,在正式交锋之前就必须全部完成。

⼀旦失败,整个国家便会不复存在。在这种环境下产⽣的战略,有着对胜利近乎纯粹的冷静和执着。

以上⽂的两个要点为基轴制定战略,能在对⼿“⼿⾜⽆措”的情况下完胜。不要盲⽬地开战,做好万全准备之后再投⼊战⽃。历经 2500 年,孙武的见解依旧闪耀着光辉,依旧能够给我们启⽰,他超越时代的见解,让《孙⼦兵法》⼀书成为当之⽆愧的“最强战略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