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多寶塔碑》學習字帖

摘要: 目----錄01 右點 左點02 側點 豎點03 撇點 反捺點04 相向點 長橫05 短橫 長弓橫06 懸針豎 左垂露豎07 中垂露豎 斜撇08 長斜撇 新月撇09 柳葉撇 短斜撇10 回鋒撇 平撇11 平捺 斜捺12 橫鉤 豎鉤13 豎平鉤 豎彎鉤14 背


01 右點 左點

02 側點 豎點

03 撇點 反捺點

04 相向點 長橫


05 短橫 長弓橫

06 懸針豎 左垂露豎

07 中垂露豎 斜撇

08 長斜撇 新月撇

09 柳葉撇 短斜撇

10 回鋒撇 平撇

11 平捺 斜捺

12 橫鉤 豎鉤

13 豎平鉤 豎彎鉤

14 背拋鉤 斜鉤

15 長挑 短挑

16 挑點 橫折

17 撇折 單人旁

18 雙人旁 三點水

19 絞絲旁 豎心旁

20 示字旁 言字旁

21 提土旁 金字旁

22 王部 木部

23 禾部 米部

24 火部 車部

25 弓部 足部

26 立刀旁 力部

27 斤字旁 反文旁

28 見部 佳部

29 頁部 欠部

30 犬部 人字頭

31 京字頭 寶蓋頭

32 草部 爪部

33 竹部 常字頭

34 雨部 四部

35 羊字頭 春字頭

36 雙火部 山部

37 广部 屍部

38 八部 心字底

39 兒字底 寸部

40 日字底 皿部

41 走之底 走部

42 同字底 門部


43 國字框 女部

44 巾部 貝部

45 石部 馬部

46 食部 耳部

47 羽部 將部

48 戈部 彡部

49 左右同寬 左窄右寬

50 左寬右窄 左高右低

51 左低右高 左大右小

52 左大右小 左中右同寬

53 左右寬中窄 中寬左右窄

54 上大下小 上小下大

55 上下等高 上中下等高

56 中間寬 中間窄

57 上左下右 上右下左

58 形體寬 形體窄

59 形體長 橫偏形正

60 偏者正之 結字平正

61 點豎對齊 二橫中斷

62 豎畫對應 橫畫多的字

63 豎畫多的字 天覆之字

64 地載之字 正方形

65 菱形字 扁形字

66 結構簡單 筆畫少

67 筆畫繁多 筆畫疏

68 筆畫密 重複


顏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人,一說為琅琊臨沂人。玄宗開元進士,出為平原太守。肅宗時遷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刑部尚書,累進封魯郡公。顏真卿家學淵源,精於書法,師承褚遂良、張旭,而自成一格,是唐代的大書法家。此碑首題“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文。”正書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長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楷書,高 285釐米,寬 102釐米,此碑為岑勳撰文,顏真卿書,史華刊石。天寶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陝西興平縣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