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秦国的“西进”战略--秦灭巴蜀之战

引言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起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秦军迎战,大败五国联军于函谷关,其中魏国损失最为惨重,于是意图与秦讲和。此时,秦国西北义渠国乘秦国与五国联军交战之机,从后方起兵袭击秦国,秦军大败。秦国考虑到已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遂同意与五国媾和,第一次合纵攻秦结束。

此战后,秦国内部对下一步主要战略进攻方向产生分歧。相国张仪主张东进灭掉韩国以成王业,司马错主张向西吞并巴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秦惠文王经过考量,决定采取司马错的主张,趁巴蜀相互攻伐之际派大军伐蜀,一举吞并巴蜀之地。

秦灭巴蜀进军路线

秦惠文王为何最终选择起兵伐蜀?此举给秦国及后世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借助史料来一探究竟。

秦国面临的周边形势

自商鞅变法后,落后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很快就开始对外扩张。先是发兵攻魏国河内,占领曲沃、平周;后又攻占韩国的鄢陵,建立了东进扩张的桥头堡。秦国的扩张引起了东方各国特别是魏、韩 、赵的惊惧,楚国也想利用各国恐秦情绪打击秦国。在各国支持下,前秦国大良造(爵位)、现任魏相公孙衍发起魏、赵、燕、楚、韩五国联军合纵攻秦。秦国出兵迎敌,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大败联军,斩首八万。魏国损失最为惨重,意图与秦国媾和,于是向担任合纵长的楚国提出媾和要求。楚国见打击削弱秦国的计划已经失败,便顺势同意了魏国的要求,第一次合纵攻秦宣告失败,秦国东线威胁暂时解除。

前320年战国形势图

虽然秦国在东线取得胜利,但是西北的麻烦很快就来了。在秦国的西北部,有一个古老、强大的义渠国,几百年以来一直是秦国称霸西戎的强劲对手,屡次对秦国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崛起,击败义渠,义渠君被迫向秦国称臣,义渠名义上成为了秦国属地。但义渠国对秦国的威胁并未完全解除,义渠君一直伺机摆脱秦国的控制。公孙衍发起合纵攻秦的同时,派人游说义渠乘机从侧后袭击秦国。后来义渠君果然乘秦军主力东调之际,起兵袭击秦国后方,大败秦军于李伯,秦国腹背受敌,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义渠君剧照

义渠人的进攻,虽然最终被秦国粉碎,但是秦国依然时刻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威胁。秦国变法后,虽然秦国国力日益强盛,但人口、领土面积与齐、楚等大国相比依然处于劣势。面对东方六国,秦国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还有西北的义渠,一直以来都是秦国无法彻底消灭的大麻烦,义渠国为了对付秦国,不时参与到东方各国的合纵攻秦之中,对秦国后方造成严重威胁。秦惠文王很清楚,秦国无力同时应对两线作战,秦国迫切需要改善周边的战略环境。

“东进”与“西进”之争

在秦国西南方的四川盆地,有两个古老的诸侯国,蜀国和巴国。蜀国国都位于今天成都平原附近,巴国国都位于今重庆市。这两个国家一向不和,经常互相攻伐。除这两个大国之外,还有一个苴国,苴国是蜀国分封的藩属国,国君也是蜀国宗室人员,本来应该与蜀国一心,但苴国不满蜀国的长期压榨剥削,渐生异心,力图摆脱宗主国蜀国的控制,于是便与蜀国的仇敌巴国交好,利用巴国牵制蜀国,甚至协助巴国发动对蜀国的战争,对此蜀王甚为不满。公元前316年,蜀国打败了巴国军队,得势的蜀王决定征伐苴国,改立亲近蜀国的新侯,最终苴国不敌,苴侯跑到了巴国求救。然而此时巴国刚被蜀国击败,也无力抵御蜀国,于是苴国就向秦国求救。正在此时,蜀王也向秦国派出了使者,来游说秦国不要出兵援助巴国与苴国。

巴蜀苴三国形势

在秦国内部,就秦国是否出兵巴蜀产生了分歧。秦惠文王本想借机进攻蜀国,但是担心道路难行,不易攻取,同时又怕韩国来趁机攻打,一时间犹豫不决,所以问计于臣下。

相国张仪主张进攻韩国,他认为魏国、楚国已经与站在秦国一边,可以让魏国切断从韩国南阳派兵南下的道路,让楚国出兵攻打韩国南部,而秦国则进攻韩国的新城跟宜阳,这样必然能够吞并韩国,进而掌控被韩国领土四面包围的周天子,然后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王业可成。而蜀国不过是偏僻的小国,影响力不大,劳师远征对成就王业没有什么帮助。而且蜀国是荒蛮化外之地,得到了也没什么好处。

司马错剧照

司马错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应该趁蜀地内乱吞并蜀地,对此,他说了五点理由:

一、现在秦国国小民寡,不足以成就王业,需要扩张土地、增加人口,所以必须征服蜀地,取用那里的人力、物力来增加国家的实力。

二、蜀国较弱,吞并相对容易,现在蜀国内乱,正好可以借“禁暴止乱”的名义进军蜀地,师出有名。

三、蜀地位置偏僻,又是戎狄蛮夷国家,进攻他不会引起东方各国的注意及干涉。

四、进攻韩国、威逼天子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必然会遭到各国联合反对,况且伐韩难免会牵动其他国家利益,会引起他们的干涉,以秦国现在的力量无法对抗各国联合。

五、吞并蜀地,可以从西面包抄、打击楚国,形成对楚国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

平心而论,张仪的“东进”攻韩论是建立在魏国、楚国完全依附于秦国、其他诸侯国不干涉的前提之下的。在尔虞我诈、朝秦暮楚的战国时期,这种前提是不存在的,所以张仪的“东进”论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而司马错的观点则是建立在对秦国及天下形势精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是高瞻远瞩的建议,也是最为切实可行的强国方案。

秦惠文王剧照

经过司马错的一番高谈阔论,秦惠文王茅塞顿开,对其主张大加赞赏,张仪也转而支持司马错的主张,于是,起兵伐蜀的“西进”战略便确定了下来。

西举巴蜀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文王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人率大军三十万,经金牛道(陕西勉县---棋盘关---朝天驿---剑门关)伐蜀,苴国大开城门欢迎秦军。蜀王得知秦军来攻,亲自率大军至葭萌关迎战秦军。蜀军实力远不如秦军,很快战败,蜀王逃走,但不久就被秦军追击杀死。蜀国相国蜀傅保护蜀国太子退到彭州山区,意图联合当地羌族对秦军开展游击战,不久也被秦军杀于白鹿山。自此,立国数百年的古蜀国正式灭亡,秦国将蜀王子弟贬为蜀侯,任命陈庄出任蜀国相国,张若为蜀国守。然后,秦军废掉苴侯,苴国也随之灭亡了。

灭掉蜀国、苴国以后,张仪力主趁势灭掉巴国,很快秦军便攻克巴国全境,将巴国君臣掳往咸阳。秦惠文王派张仪在江州筑城,设置巴郡,巴地正式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

前316年战国形势图

蜀国被降为侯国后,屡生叛乱。公元前310年,陈庄反叛秦国,图谋自立,但很快被秦将甘茂所杀。公元前301年,被封于属地的公子嬴煇起兵作乱,司马错奉命讨伐叛军,诛杀公子嬴煇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平定了蜀地叛乱。秦昭襄王废除蜀国国号,蜀地也被划入秦国郡县制体系。

历史意义

宋人郭允蹈在其所著的《蜀鉴》一书中说:“秦并六国,自得蜀始”。一语道破了吞并巴蜀对于秦国的重大意义。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得其地足以广国”

秦国兼并巴蜀之地后,拓地千里,将秦岭以南大片土地纳入疆域,领土增加一倍有余,极大的增大了秦国的战略纵深。人口也大量增加,秦国一跃成为领土、人口大国,实力迅速增强。从此,秦国有了轻视东方诸国的资本。

“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

巴蜀之地千里沃野,物产丰富,经过秦国张若、李冰两任郡守的治理,根除水患,物资尤盛。四面隔绝、易守难攻的巴蜀之地迅速成为秦国稳固的战略大后方、粮仓及物资供应基地。蜀地的各类物资如粮食、井盐、蜀锦、铜铁等大量供应秦国,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得蜀则得楚”

巴蜀之地位于楚国西部,自巴蜀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楚国,占领巴蜀之地后,秦国完成了从西线对楚国的战略包抄。自此楚国侧翼门户洞开,开始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地位。而秦国则居高临下,掌握了对楚战争的主动权。自此,秦楚双方在西线展开了激烈攻防战,最终秦国获胜,吞并楚国大片土地,具体有:

公元前308年,秦国令“司马错派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

公元前280年,“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公元前277年,“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

前260年战国形势图

正如《蜀鉴》所说:“秦既取蜀取汉中,又取黔中,则断楚人之右臂,而楚之势孤矣。”

另外,随着秦国一统华夏,巴蜀地区也正式并入中国版图,此后一直是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核心组成部分。巴蜀文明也融入到华夏文明之中,对于丰富华夏文明的内容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扩大了华夏文明的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