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背不孝罪名也要跟洋人打得火热,明治小天皇被谁挟持了?

1853年,美国海军少将马休·佩里率军舰兵临日本。

没有一来就开炮,大概他们觉得,日本人会配合开放国门。

尽管早在一年之前,荷兰国王就已写信给德川幕府,告诉美国人将来的消息,但当他们真正看到深目勾鼻各色头发的洋人时,还是吓了一跳。

他们说,这事我们得考虑一下,得告诉天皇,明年再来吧。

第二年,美国人又来了,双方签订了神奈川条约,锁国两百余年,只对清朝跟荷兰开了条门缝的日本,卷入世界近代史进程之中。

1867年,坚定攘夷的孝明天皇暴亡,江户幕府,也在尊王倒幕运动中,只余最后一口气。

1868年,萨摩、长州两藩以及攘夷派公卿控制下的朝廷,对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步步紧逼,双方大打出手。

这年11月,战局基本确定了,天皇一方,将胜。

列强也是有点惴惴不安的,因为这个朝廷,其道德基础,就是要把洋人赶走。

他们在观察着,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子们,会在干倒幕府之后,为他父亲争光,向各国宣战吗?

不过,疑虑很快就打消了。

所谓的攘夷,以前确实是真心的,但现在,更流于收买人心的口号。

(右边是攘夷武士 剧照)

当下层百姓和攘夷武士浪人们扛着枪举着刀,跟另一批保卫传统——也就是由幕府来统治——的武士大打出手的时候,那些在攘夷运动中蹿升的中下级武士跟大名们,早就看明白了——

这世道,要玩得转,还是要跟洋人混。

混好了,有钱了,有船了,有枪了,才能跟他们谈条件,才能打败他们——珍珠港时,大概就有很多日本人觉得,尽管来得太晚,但报仇的机会还是来了。

硬拼是不行的。

命都没了,还怎么攘夷呢?

所以,岩仓具视,三条实美这些铁杆攘夷派朝臣,安排了英国法国领事跟天皇的会见。

这种在孝明天皇看来比吃苍蝇还难受的事,他儿子做起来,竟是那么自然。

如果他在天有灵,肯定要骂岩仓具视他们——

(曾经恨洋人的岩仓具视)

你们这些渣渣,老子尸骨未寒呢,就怂恿我的宝贝儿子跟洋人见面,你们这是害他不孝啊……

你们这些渣渣,想把老子的日本卖给洋人吧?我早就知道连德川那些蛮子都比你们靠谱……我搞公武合体,嫁妹妹给将军,你们早就恨死我了吧?

俗话说,有怎样的皇上就有怎样的大臣,你统仁天天叫着要攘夷,我们难道不顺着?

再说,我当时是真的想攘夷啊。现在形势变了……我站到幕府大员们所站的位置,才知道,口号喊起来容易,把实事干好太难……玉碎一死了之容易,活下来为更多人服务太难……

我们要知难而上嘛……

反正,他们根本顾不得什么孝明天皇了。

明治天皇此次巡幸江户——现在叫东京——之前,主要祭拜的都不是父陵,而是神武天皇以及吸收大唐文化,进行大化改新的天智天皇……

《明治天皇1852-1912》写到:

1869年1月5日和6日是,天皇接见了外国使节……这在日本前所未有。如果我们想到孝明(他认为外国人出现在神圣的日本国土是对神明的可怕亵渎)才驾崩不到两年,就会更加惊讶。年轻的明治天皇,不仅愿意满足外国人的要求,还对他们非常友善——书里没说的是,表面是16岁的天皇下的各种诏书,实际,有决定权的是他身后的人。

(明治末期的外教)

几十年后,当那些已经垂垂老矣的攘夷派日本人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是痛恨于自己的被欺骗,还是觉得城里到处有路灯,儿女们能穿着流行世界的服饰,老婆能用着更为舒服的化妆品,也蛮安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