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父母越来越“鸡娃”?看经济学家眼中的“育儿陷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直升机父母

”?

一个孩子是这样描述的:我的爸妈就像一个直升机一样,永远悬停在我的头顶。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关注着我。

可以说,现在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更多,越来越密集,在孩子身上花费时间、精力、金钱也更多,这种父母被叫作“直升机父母”,这种教育也被称为“密集型教育”。

为什么现在席卷全球的这一股直升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如此的普遍?

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里,两个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数据告诉我们,所有教育方式的改变和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家长会那么拼命地教育孩子。

不同育儿方式的选择,背后的深层动机在于经济水平

本书的两位经济学家认为:

当一个国家或者时代,父母的收入差距较小或者教育回报率较低时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宽松的;

当收入差距较大或者教育回报率较高时,父母往往会更专断,会更多地向孩子灌输成才成功的观念,更关注孩子的教育。

简单地说,收入不平等和教育回报是关键因素

比如,在中国,虎爸虎妈、直升机家长这类教育方式,会获得相当程度的支持,但是,在经济不平等较低,也就是收入差距较小的国家,如北欧、德国、瑞士、荷兰,这类教育方式的吸引力是有限的。

再比如,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他们的父母对于教育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关注,能上学的就上,不能上的回家干活就行了,而且那个时候,一个工人和一个教师的收入差距并不大。

可是,放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一个名牌大学和上一个普通大学或者甚至没有上大学,所得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完全不同。

总之,决定一个家庭教养方式,或者在一个社会当中,哪种教养方式最多的,主要是取决于

经济问题

那么,经济是如何影响育儿选择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回报率增加,也带来了育儿焦虑。

本书的作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在欧美国家,现在和八十年代比起来,父母每周陪孩子的小时数平均增长了四到五个小时,也就是说,父母会拿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尽管没有统计中国的数字,但是,我觉得中国父母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会更长。

其实,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写完作业,是不是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玩。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写完作业,经常写到晚上九、十点钟。能够按时睡觉就不错了,哪还有时间去玩?

在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收入不平等在大量的国家开始激增,在中国也是一样,教育的回报率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所以,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第二个,蓝领收入的高低。

就是说,一个社会蓝领阶层的收入,将决定着家长是否足够焦虑。

以日本为例,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有这种类似于高考的制度,而日本的考试压力也是很大的。但是日本的家长和中国的家长比起来,只有34%的家长,认为勤奋是很重要的。而中国的家长,有90%认为勤奋是很重要的。

那为什么日本的家长,会比中国的家长要明显在勤奋这件事上放松这么多呢?因为在日本,他们的蓝领收入是比较高的,也就是不管什么职业,大家的总体收入水平差得不会太多。

所以,蓝领收入和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状况是有关系的。

第三个,地位和社会关系。

以欧洲为例,欧洲有很多贵族,他们大量的收入是来自于家庭的继承,社交的获得。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主要教孩子骑马、社交、跳舞、彬彬有礼、怎么吃早餐等,相对很轻松愉快的方式,所以,在欧洲尤其是北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很轻松,基本都是放任型。

我们已经知道,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不仅促进了文化价值观的转变,也改变了父母的行为。特别是,父母们越来越相信,孩子的成功取决于教育成就。所以,“直升机、密集型”育儿变得越来越流行。

事实上,教育方式不仅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差异,在一个国家内部也会存在差异。比如,一个高收入家庭和一个低收入家庭相比,花在孩子教育上的精力和金钱更多,而低收入家庭更关注谋生。

那么,密集型教育,到底值不值得?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问,如此关注孩子的教育,把孩子折腾得很累,把父母折腾得很累,到底值不值得?

在经济学角度,就是用统计数据来说话,对于学术成绩的影响,密集型教育非常明显。

有一个国际性通用的考试,不管你是什么国家,考题都一样。对比最终结果发现,不管是数学、阅读,还是科学,密集型教育的家庭比松散型、放任型的家庭平均高20分以上。

育儿差距会导致“育儿陷阱”吗?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贫困陷阱”,意思就是贫困是一个人无法摆脱的持续的糟糕结果的原因和结果。如果一个人很穷,他的钱几乎只够用于基本生活需求,那他就无法积蓄和投资,那么,贫穷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就会陷入“贫困陷阱”。

放在育儿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家庭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选择更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可以请家教,可以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家庭条件差的家庭,尤其是大山里的孩子,拥有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育儿差距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就容易变成育儿陷阱。

父母的眼界,决定了他们的教养方式

经济学家们认为,蓝领工人的工作往往是单调的,而“敢于质疑”的思想,只会成为这种职业的障碍。因此,这就决定了这部分父母更倾向于专断型教育,就是孩子必须听我的,不愿意听孩子讲话,也不愿意沟通,只要孩子听话就行。

差异不是源于目标或期望,而是源于父母面临的约束

不同经济背景的父母实施不同教养的方式,可能会完全不同。第一个是观念,第二个是钱。你没有那么多的钱,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陪孩子。

家庭之外的更宽泛的孩子的成长环境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者们认识到了同伴的重要性。孩子能够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有抱负的孩子,周围也同样是这样的孩子。那么,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更好。大家拼了命地去选学区房,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育儿差距,给父母的几点建议

首先,做权威型父母,与孩子理性、平等地沟通。

现在比较受推崇的教养方式,就是权威型,以理性和问题导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的行为,通过说理和塑造价值观来跟孩子沟通。当孩子与自己的意见发生分歧时,父母可以强调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观点,但是也认可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的行为方式。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权威型,并非专断型。专断型是什么样的呢?父母会有特别多的限制和规矩,潜台词就是“我是父母,我都是为你好,你就必须听我的”,这种方式之下,孩子没有什么发言权,父母跟孩子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流。父母最主要的是发布指令,如果孩子做不到的话,就会用强权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比如,大声地呵斥,管着孩子、盯着孩子。

其次,抓住孩子0-4岁教育,尤为重要。

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最新经济研究表明,对儿童早期(0-4岁)的投资,尤为重要,可以减弱家庭收入不平等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无独有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的幼儿时期,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未来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培养等方面至关重要。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将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甚至是一生。

所以,在0到4岁时,一是要对孩子多说话,多说积极正面的、丰富的词汇,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阅读,培养专注,培养好的行为等,只要小时候的习惯养好了,以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家长才还不会操那么多心,其实,这就相当于在家的早教

最后,放下电子产品,把时间还给孩子。

现在是电子时代,电视、手机吸引了我们太多注意力,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经常看到一些父母抱着手机玩,真正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

最简单、最经济的育儿方式就是,远离电视和手机,多陪伴孩子,陪孩子亲子共读,陪孩子做游戏。

一个著名的教育家曾说,阅读、运动和游戏,是儿童发展的三件法宝

最后,我想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将来有一个好的职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理性、科学地育儿,不焦虑,但也不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