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千古人杰:王安石的传奇故事(五)

四. 保守派的全面反攻


司马光


在后世人看来,王安石变法当然是正确无误的,是利国利民的;而那些保守派都是一些食古不化的老顽固,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反对变法。

其实不然,比如说司马光。

在当今社会中,如果你说哪一个人是“正人君子”,我看这话多半带有贬义,因为你是以阴阳怪气的语气说的。别人是不是正人君子我不知道,而司马光先生那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的道德品行无可挑剔。他之所以反对新法,不是因为新法触动了他的既得利益,而是出于对新法的政见不同,也就是思想观念的不同。

司马光曾与变法派核心人物之一的吕惠卿辩论中,说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

“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将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就是说,治理天下如同造房屋一样,若是房屋破损了,我们应当修才是,若是在破败不堪已修不了的情况下,我们才应当另建房屋。可即便要重建房屋,也得有优良的工匠以及材料才行。如今两种情况都不具备,因此我们只能修才是。

司马光说得很明确,如今的大宋王朝还没有到非改造不可的境地,只是有一点破损罢了,而你们却另行搭建,即使搭建,也需要真正的人才才是。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吕惠卿不算是真正的人才。

吕惠卿的人品的确存在问题,司马光瞧不起他也在情理之中。

吕惠卿当时就火冒三丈了,马上用其三寸不烂之舌开始了反驳,双方争得是脸红脖子粗。

这一次的公开辩论将革新派与守旧派的矛盾公开化了,双方人员都开始意气用事,也就是凡是新法的举措,守旧派都一律予以否则;凡是守旧派的人员,新派都予以严厉打击,完全背离了就事论事的原则。

由于宋神宗至始至终都支持改革变法,所以革新派占了上风,那些反对变法之人一个一个全被罢免了,双方斗争进入白热化。

在这时,王安石由于急需人才以推行新法,对凡是支持变法的官员都予以破格录用,致使一批投机者进入到变法派的阵营中。比如说其中有一个叫邓琯的,他就是个投机分子。据《宋史·神宗本纪》记载,此人竟恬不知耻地说过这样一句话:“笑骂从汝,好官我须为之。”你们尽管骂就是了,高官我还是要当的。

此等奸邪小人进入变法派阵营,那些保守派们更加坐不住了,他们连番上书神宗皇帝,要求废除新法。其中有一个名叫吕诲的官员,他就上了一道奏疏,上面列举了王安石的十大罪状,什么对皇帝傲慢无礼啊、有政治野心啊、企图专权啊!等等,总之一句话,废除新法,罢免王安石。

神宗皇帝自然是信任王安石的,他严惩了吕诲,安抚了王安石。

宋神宗熙宁六年七月到熙宁七年四月,北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面积的旱灾,搞得神宗皇帝是寝食难安。这时,一个名叫韩维的官员进言说,如今全国旱情严重,陛下您应该广纳群言,下个《求言诏》。韩维的用心是很明显的,如今实施新法,搞得天怒人怨,陛下您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当时的司马光在洛阳闲居,听到神宗的《求言诏》之后,立马来了兴致,当下便大笔一挥,一道反对变法的奏章便呈到了宋神宗的面前。

王安石安慰神宗道:“天道的变化都是无常的,刮风下雨、旱灾水患这都是自然形象,不足为虑。”

可是宋神宗却不怎么想,他是天之子,人言不可畏,但天道发话了,让他不敢不信。神宗有些动摇了。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有一个叫郑侠的小官,他经过非法途径把自己画的一张《流民图》呈给了神宗皇帝。神宗皇帝一看其图,大为震惊,老百姓都沦落到这般田地了?


流民图


估计这个郑侠颇有当画家的潜质,他将那农民流离失所的场景经过自己的一番大肆渲染之后,立马变得触目惊心。在奏折上,郑侠还当起了气象学家,他信誓旦旦地说,若是陛下废除新法,臣保证,十天之内必有甘霖降下。

神宗皇帝暂且听信了他的鬼话,果然在十天之后,都城开封下雨了。

王安石坐不住了,恳请皇帝严惩郑侠这等不法之徒。神宗皇帝到底还是明君,便将新法恢复了,将郑侠给赶走了。

要说这样的巧事真是一桩接着一桩,恰在此时,华山发生山崩,估计也就是地震引起的,可在那个迷信十分盛行的封建时代,自然界的权威是不可小觑的。

神宗此时已是焦头烂额了,一个郑侠走了,谁知又来了一个唐坰。遥想前段时间,吕诲列出了王安石的十大罪状,这时只见他唐坰竟拿出一卷长轴,上面竟罗列了王安石的六十多条罪状。这还不算,他紧接着将满朝的宰相都数落了一遍,最后竟数落到神宗皇帝头上去了,他还放下狠话说,若是继续推行新法,臣看您的位子就快不保了。

也只有宋朝,才会出现这样“胆大妄为”的臣子了,换着朱元璋时代,你小子会被满门抄斩的。神宗皇帝尽管很生气,也只是将他流放了。

回到后宫的宋神宗也不得清净,只见他的祖母曹太后并母亲向太后都赶来了,一上来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道:“如今你任用王安石变法,搞得天怒人怨,以至于天下大乱!孙儿啊!我看你还是废了新法吧!王安石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看不如将他罢相,这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变法受阻


神宗皇帝头都大了,却依然拿出决心要变法。实在是难得的明君啊!

王安石也深感疲倦,在此后的几天里,他都称病不上朝。神宗皇帝急了,便让司马光写了封手谕给他,全文如下:

“朕以卿才高古人,名重当时,召自岩穴,置诸庙堂,推忠委诚,言听计用,人莫能间,众所共知。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乃欲委还事任,退处便安。卿之私谋,固为无憾,朕之所望,将以委谁。”

——清·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篇拾补》

翻译过来就是:朕以为爱卿乃是人中龙凤,才能远远高过古人,且爱卿名满天下,为世人所敬重,朕将你从地方上召至朝廷,委你以重任,朕与爱卿坦诚相待,推心置腹,对爱卿你是言听计从,任何人都离间不了我们君臣之间的关系,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如今有一些士大夫不满革新,而黎民百姓也出在骚动之中,值此重要危急时刻,爱卿你却要将这份重担卸下,交由朕一人处理,你自己倒是清静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你让朕如何是好呢?革新之事对于爱卿来说不过是一件私事,即便失去了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但朕的全部希望,又将寄托给谁呢?

很明显,神宗皇帝在“指责”他王安石,说他中途退缩,不管皇帝的感受。

王安石一看这份手谕,立刻火冒三丈,哪有这等事?他立马写了一篇《抗章自辩》,上呈给神宗,表示自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其实,王安石错怪宋神宗了,虽是口谕,却是那个司马光执笔的,想想吧!司马光能有什么好话?

神宗皇帝百般辩解,说这不是朕的意思,是他司马光执笔的,怪只怪在写完之后,朕没有仔细看。

王安石到底还是感动了,可是这时的他确实感到身心俱疲,依旧上辞呈要求回家休养。

神宗皇帝也觉得王安石再呆在朝廷里对变法不利,不如以退为进,暂时让王安石离开一阵子,缓和一下革新派与反对派之间的对抗,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做江宁知府,宰相的待遇不变。

宋神宗熙宁七年四月,当了五年宰相之久的王安石离开了朝廷。

这是王安石的第一次被罢相。这一年,王安石55岁,宋神宗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