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将皇位传给孙子,除了朱元璋,还有哪些皇帝?

导读

最近,有两部古装历史剧正在热播,一部是以南朝齐为历史背景由罗晋和李一桐主演的《鹤唳华亭》,一部是以明朝早中期为历史背景汤唯和朱亚文主演的《大明风华》,这两部剧除了几乎在同一时期上映都广受好评外,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这两个朝代都出现了皇位由爷传孙的现象,分别是《鹤唳华亭》背景齐武帝萧赜传皇位于孙子萧昭业,《大明风华》背景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一般情况下,皇位都是父传子,爷传孙还是比较少见的,往往都是因为爷爷活的比较久,儿子又活不过老爹,所以皇位就被爷爷传给了孙子,除了这两部剧中的朱元璋和萧赜,历史上,还有哪些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孙子呢?

大明风华朱元璋

1、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称帝以后,由马皇后抚养长大的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帮助朱元璋治国理政,朱元璋很喜欢朱标,但朱标的身体不争气,走在了朱元璋的前面,由于对儿子爱得深沉,可能是一种补偿心理,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朱允炆,不过很不巧,朱允炆仅仅做了四年皇帝就被他四叔朱棣抢走了皇位。

萧定权

2、齐武帝萧赜传位给孙子萧昭业

我们都知道《鹤唳华亭》结局是悲剧,太子萧定权收回兵权身负千古骂名而死。的确,历史上萧定权原型萧长懋虽然没有身负千古骂名而死,却也是年纪不大就驾鹤西去了。由于萧赜很喜欢这个儿子,又加上孙子萧昭业表现的很懂事,所以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孙子萧昭业。但这个萧昭业和他父亲萧长懋比起来简直不像亲生的,爷爷和父亲活着的时候,装的比孙子还孙子,等到自己做了皇帝,那简直就是一个混世魔王,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昏君。

铁穆耳

3、元世祖忽必烈传位给孙子铁穆耳

元朝的历史大部分仅限于知道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然后知道忽必烈一统天下建立大元,然后就是朱元璋推翻元朝了。历史上元朝也出现过皇位爷传孙的事情,只是知名度没有朱元璋和朱允炆爷孙俩那么高。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孛儿只斤•真金是忽必烈的嫡长子,后来被立为太子。真金太子倾心于汉文化,身边聚集着一群有识之士。忽必烈晚年,有大臣上书请求忽必烈禅位给太子,忽必烈大怒,将上书的几位大臣斩首示众,太子真金也被训斥一顿,这件事之后,真金一直惊惧不安,心理素质太差忧郁成疾,不久后便死了。真金死后,忽必烈将”皇太子宝”授予真金的小儿子铁穆耳。忽必烈病逝后铁穆耳即位,是为元成宗。这是典型的“大儿小孙传位法”,毕竟隔代亲,游牧民族也是如此。

4、辽道宗耶律洪基传位给孙子耶律延禧

皇帝在位时间非常久,往往是“爷传孙”发生的前提,辽道宗耶律洪基,也能算超长待机,但道宗昏庸无能,先是帮着权臣耶律乙辛除掉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醒悟后又杀掉耶律乙辛,所以他死时只能由他唯一的孙子耶律延禧即位,这就是辽天祚帝。辽道宗已经把辽国折腾的奄奄一息,天祚帝面对爷爷留下来的烂摊子,也无可奈何,最终成了辽国的亡国之君。都说爷爷疼爱孙子,但天祚帝的爷爷,这明显是给孙子挖了一个大坑。

5、南越武帝赵佗传位给孙子赵胡(割据)

南越武帝赵佗原本是秦始皇手下的武将,负责镇守百越之地,秦末时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曾一度称帝。赵佗非常长寿,据说一共活了100多岁,从秦始皇时代活到了汉景帝时代,先后熬死了八九个皇帝,当然,熬死这么多皇帝,自己的儿子也会被熬死,赵佗又眼睁睁把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送走,最后只能传位给孙子赵胡。赵胡在位16年,基本保持了他爷爷赵佗时期的国策,算是一位守成之君。

把皇位传给孙子的朱元璋

结语

将皇位直接传位传给孙子,历史上并不常见,主要还是因为古代皇帝活得不够久,笔者介绍到的这五位把皇位传给孙子的爷爷,都是活得比较久的。另外,隔代亲这也是人之常情,自古皆是如此,历史上有些皇帝虽然把皇位传给儿子,但主要目的是看上了这位儿子的儿子,就是他的宝贝孙子,清朝皇帝里面就有类似的例子。总之,皇位由爷爷直接传给孙子,这是非常态的皇位继承方式,往往都是不得已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