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說要挑戰《大明王朝》,撲街了還要拉湯唯下水

《大明王朝1566》,一個被時代銘記的奇蹟。

但偏偏總有人惦記著要挑戰“神話”——

《大明風華》

“我們是想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歷史大劇,《大明風華》要向《大明王朝1566》學習。”

表面說著學習,實際上呢?

就是想借相似題材,提前圈一波“明粉”(不是你想的那個明粉,而是明朝歷史粉)。

不過,說它“蹭熱度”也好,刷存在感也罷。

乍一看,本劇的幕後班底也真有幾分底氣。

尤其是監製張黎,代表作有《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又被稱作“中國歷史劇第一人”。

導演兼編劇張挺,學明史出身,而且有過不少執導正劇的經驗。

製作人姚昱竹,業內專攻“女性劇”“青春劇”的一把好手。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曾參與過《大明王朝1566》的製作,算是老搭檔。

本劇的噱頭還不止這些。

文藝片女神湯唯闊別小銀幕多年,挑中古裝劇作為迴歸作,令人期待。

再加上,她和朱亞文組CP,又頗有新鮮感。

還有王學圻梁冠華為首的“老戲骨團”,看了就讓人安心。

只可惜,創業容易守業難。

歷時兩年宣發才積攢下來的信任與好感度,在首播當天就崩了。


01.精準踩雷

還記得前陣子剛吐槽過的“偽高級劇

”嗎?

這不,《大明風華》剛好又撞槍口上了。

細數劇中槽點,恐怕比《吐槽大會》更精彩。

首當其衝的依然是主角的造型

畢竟,本劇的美術指導又雙叒叕是張叔平,一個對髮際線有著迷之執著的男人。


在他手下,古裝造型一律只分兩種:露額中分、掛麵式劉海。

因此辨識度極高,江湖人送外號“張梳平”。

湯唯此次同樣“難逃毒手”。

被勒到上揚的眼角、鋥光瓦亮的大腦門、無限高聳的髮際線,看得人頭皮一緊。

更要命的是,這張溫婉嫵媚的臉愣是被拍出了珠圓玉潤的效果。

對此,李安曾說“章子怡的臉怎麼拍都好看,但是拍湯唯就需要一點技術。”

換句話說,要想把湯唯拍出高級感,必須挑好角度。

攝製組卻有夠叛逆,非要用簡單粗暴的特寫鏡頭,成倍放大她的缺點。

再說說另一個槽點,朱亞文的錦衣衛造型。

雖說這身飛魚服看著是挺華麗精緻,但總給人以微妙的聯想。

不僅彈幕吐槽他“廠裡廠氣”,就連他本人都忍不住反問網友:我娘嗎?

emmm,至於答案,大家心裡有數。

其實,真不能怪這屆網友太皮。

誰讓過去堅持硬漢風不動搖的朱亞文,現在突然變得邪魅狷狂。

再說了,反差並不總意味著反差萌。

▲朱亞文飾《紅高粱》中餘佔鰲一角

其次,相比起能改編絕不原創的劇本,國產劇在服化道方面一直顯得有點隨心所欲。

混搭風、穿越風,實屬家常便飯。

明代尚未出現的帽正,突然成了人手必備的“時尚單品”:

“皇帝究竟該戴什麼帽子”,一個國產歷史劇總逃不開的坑:

▲朱瞻基頭戴的金絲翼善冠有冥器之說

主角二人在秦淮河畔相約飲茶,一旁響起的是200年後才開始流行的崑曲《玉簪記》。

▲本意是想弘揚傳統文化,結果弄巧成拙

如果說以上常識性錯誤可以解釋為疏忽,觀眾吐槽起來也還算剋制。

那麼劇中朱元璋這個Cult風十足的回頭,就可謂“致命一擊”。

鬆垮的面部肌肉、誇張到非人的下巴、畸形的鞋拔子臉。

別說是心虛的朱棣要被嚇醒,哪個正常人看了心態不崩?

在此,我想勸導演一句,咱以後考慮下拍恐怖片唄?

實際上,廣為流傳的朱元璋畫像共有兩版。

一種是官方版,相貌堂堂的國字臉;

另一個則是民間版,就是劇中的鞋拔子臉外加滿臉的麻子。

▲另一個版本的朱元璋

歷史上朱元璋的真實樣貌,難以考證。

不過單從後人的相貌推測,官方版可信度更高。

包括如今的歷史教科書,同樣以前者為準。

《大明風華》因此被罵上熱搜,確實不冤。

諸多細節相對粗糙也就罷了,我能忍。

但沒想到,很快又迎來了第二波“降智打擊”。

比如,一眾靖難遺孤潛入京城準備刺殺朱棣,動手之前所有人都在舌頭下藏了毒藥,行動失敗時就自行吞下。

難不成,明代的中醫就發明了膠囊,否則怎麼解釋他們全程含著藥丸?

以及,姚廣孝初次登場時的場景。

能理解編劇在試圖體現這位黑衣宰相的傳奇性,倒也不必給他按個武俠片才有的設定吧?

最後,是劇中分分鐘讓人跳戲的現代腔臺詞——

“老和尚不知道和爺爺說了些什麼,正發飆呢。”

“還不明白?熊孩子。”

“太潮了,我這頭上都快長出蘑菇了。”

往好聽了說,這叫簡單易懂,接地氣。

從批判的角度看,就是編劇做的功課不夠多,拿捏不準日常對話中的歷史感。

相比之下,隔壁《長安十二時辰》就走心得多。

比如,“早飯”叫做“朝食”,稱父親為“阿爺”,下級行禮時的“唱喏”。

所謂歷史感,正是以真實為基礎,由無數的細節堆砌而成。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忍不住想替主創辯解幾句:追劇不就圖一樂,何必這麼較真?

誠然,追劇黨中的主力軍大多隻會自帶粉絲濾鏡,而不是放大鏡。

問題在於,製作人當初是怎麼標榜本劇的?

或者說,她的期望值是什麼?

“第一,它在性質上必須是歷史正劇,也就是說故事框架中至少70%的內容是來源於歷史素材。”
“第二,就歷史人物而言,必須尊重史書和考古所發現的一些東西,一個人物的籍貫、出身、經歷等都必須與事實相符。”


“第三,它必須具有藝術價值,必須要能夠給觀眾帶來啟迪和審美的愉悅。”

概括下,《大明風華》必須要有逼格、尊重歷史、有審美價值。
甚至,姚昱竹還曾放話要打造中國版《權力的遊戲》。

結果呢?

錯漏百出的服化道,並不考究的臺詞,自我放飛的敘事邏輯,本質瑪麗蘇的劇情。

這就是製作人交出的答卷。

一方面,想坐享正劇的宣傳紅利。

另一方面,又不肯多花心思去雕琢細節,試圖讓粉絲幫著擋槍、開脫。

天底下,哪兒有這種“我全都要”的好事。


02.瑪麗蘇大改造

不難發現,本劇與《天盛長歌》《鶴唳華亭》等劇有著相似的出身和命運。

最初,它們都改編自某本女頻網文。

但為了追隨“家國情懷”“宏大敘事”的潮流,劇本被迫經歷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手術。

用女頻文的套路來形容,這就叫“重生”。

“重生”之後的《大明皇妃孫若微傳》不僅名字改了,“大女主”“瑪麗蘇”“後宮爭鬥”這些元素也被摒棄。

最終,只保留下人物設定和部分劇情。

▲從反覆橫跳的劇名,能看出主創團隊對劇本定位的迷茫

而劇本薄弱、被強行拔高的創作立意,正是《大明風華》最大的硬傷。

原著中,孫若微才是歷經六朝更替,看遍歷史興衰的絕對主角。

但現在,她的戲份被大幅度壓縮,主角成了朱家五子。

主角變了,敘事重心也被分割成兩條:一是感情線,二是朱家奪權線。

是,本劇的感情線確實夠甜。

若微昏迷不醒時,朱瞻基(朱亞文飾)情不自禁的表白,直接扭轉了我對“弱雞夫婦”的觀感。

這不僅豐滿了朱瞻基的人設,更為觀眾解開了一個疑問:

為什麼他明知孫若微的身份存疑,卻始終縱容她留在身邊?

相比之下,另一條主線無疑是在拖後腿。

原本,權謀劇的“爽點”,就在於角色間的權衡博弈,以及錯綜複雜的真相逐漸揭曉時的快感。

但前提是:這個“權謀”必須經得起推敲。

於是,這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

作為一部權謀群像劇,本劇的人物關係過於簡單直白。

首先,朱家五子就佔據了權力鬥爭的旋渦中心。

其次,除了翰林侍郎謝縉、禮部左侍郎林士奇、黑衣宰相姚廣孝之外,其他文官集團又幾乎處於隱形狀態。

這就導致權謀戲很難施展拳腳。

舉個例子。

故事前期有個關鍵人物:暗中扶持靖難遺孤的幕後黑手。

關於他的真實身份,劇情陸續給出了線索:對皇宮內情瞭如指掌、財力非凡、擁有錦衣衛詔獄的鑰匙,人稱“皇爺”。

已經“劇透”到這份上,還有什麼可猜的?

除了二皇子朱高煦(俞灝明飾)之外,壓根就沒有別的合適人選。

理想情況下,一部權謀正劇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大明王朝1566》暫且不提。

就以近幾年的權謀劇巔峰《琅琊榜》為例。

為了推翻赤焰舊案,梅長蘇與蕭景琰一同走上奪嫡之路。

兩人步步為營,逐一剷除太子和譽王的勢力,最終換來沉冤昭雪。

波雲詭譎的朝堂局勢,權勢對人心的傾軋,身不由己的宿命感,爾虞我詐的政治對決。

在54集的篇幅中,被呈現得淋漓盡致。

不好意思,以上要素和《大明風華》都搭不上邊。

劇裡只有堪比家庭劇的格局、兜兜轉轉的拖沓劇情、一猜就中的陰謀。

而且如你所料,目前進展最迅速的依然是主角的感情戲。

換個角度看,《大明風華》作為歷史劇依然是失格的。

為什麼這麼說?

明面上,該cue的歷史節點都沒落下:靖難之役、編纂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北京保衛戰、土木堡之變。

可真相併非如此,因為歷史的厚度消失了

鄭和下西洋最大的意義,就是給朱棣展示膚色各異的南洋使臣;

擊破阿魯臺部,只是朱家兄弟爭權的藉口;

而遷都和編纂永樂大典,成了朱棣心心念唸的KPI。

更悲哀的是,創作者失去了對歷史和人心的洞察力。

以《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經典老劇為例。

和珅主張在賑災時將一斤糧食換成三斤麩糠,引來紀曉嵐一頓譏諷。

和珅先是解釋,賑災糧勢必會被層層剝削盤扣,最後根本發不到災民手上,不如換成麩糠,減少損失。

接著,他又將民間易子而食、餓殍遍地的慘狀一一道來,懟的紀曉嵐啞口無言。

這番話背後,不僅是對大清朝國運凋敝的揭露,更暗含對官僚階層貪汙成性的批判。

“歷史”的真相,往往就藏在這些最基層的政治生態、盤根錯節的官場博弈之中。

而這,也正是歷史劇的意義所在。

反觀本劇。

對民生的關照,只剩一句“今年龍王爺鬧脾氣,黃河兩岸都被水衝了”。

接下來,照例還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鬥嘴時間。

天下蒼生,竟被降格為兩人爭權奪勢的背景板。

話說回來,《大明風華》被拍成這副模樣也在意料之中。

正如《葫蘆娃》的劇本拍不出《瑞克和莫蒂》的深度。

《大明皇妃》也不可能造就下一部《大明王朝1566》。


03.家庭倫理大戲

說了這麼多,難道本劇真就一無是處?也不盡然。

開播至今,有不少粉絲從一開始嫌棄、鬧著要棄劇,再到最後嚷著“真香”。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圍繞“明朝第一家庭”的家長裡短。

換言之,不少人已經把它當做家庭倫理劇來看待。

太子朱高熾(梁冠華飾),標準的妻管嚴。

看著他樂呵呵地和太子妃貧嘴,就如同看自己的父母拌嘴一樣親切。

而且他表面看著慫,實則深諳韜光養晦之道。

要不是有他在鎮場子,朱家早就陷入手足互戮的腥風血雨中。

漢王朱高煦,蟄伏多年的野心家。

他一心想奪得太子之位,卻屢戰屢敗。

面對慫包大哥和一碗水端不平的父親,時常迸發出委屈和不甘。

這一形象放在現實中,就是每個家庭中地位最尷尬、最不受寵的次子。

趙王

朱高燧(欒元暉飾),在這場紛爭中只負責替漢王出謀劃策。

作為能力最不突出的么子,他成了家庭中存在感最為稀薄的角色。

皇太孫朱瞻基,性格恣肆張揚的他更像是這一大家子的粘合劑。

朱棣對他的寵愛,很符合現代家庭中“隔代親”的現象。

與此同時,他又是夾在君臣父子、封建倫理中最如履薄冰的一個。

作為朱棣口中的“猴崽子”,他習慣於表現出一副恃寵而驕的模樣。

可一旦對方有動怒的跡象,他又立馬卑躬屈膝,連口大氣都不敢喘。

由於劇情深度的限制,父權的陰影、封建制度對人性的壓迫,也只能依靠朱瞻基這個角色來體現。

最後,才是一家之主朱棣

(王學圻飾)。

過去,我們只知道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篡權奪位,又是如何建功立業。

但在白紙黑字的史書之外,這個人物還有大量的書寫空間。

就像馬伯庸所說,“它不是真實發生的,但按照當時的歷史邏輯、人物關係,是有可能發生的,這就叫想象美洲的車輪”。

簡單地說,就是追求藝術真實。

▲這大棉襖,也不知道劇組是參考了哪個東北老漢

在符合史實的基礎上,劇中的朱棣被賦予了更多人情味

他為何如此在意那張猛虎圖?

在看到“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親子情,一步一回顧”這首詩之後甚至忍不住落淚?

因為他害怕“靖難之役”的悲劇重演,親情成了他不可觸碰的軟肋。

在他身上,你既能看到帝王專斷橫行、冷酷暴戾的一面,又能看到為人父母溫厚親切的一面。

這樣的反差與矛盾,為過去千篇一律的帝王形象增添了新的魅力。

以“歷史權謀”作為賣點,引起群嘲。

以“家庭倫理”作為營銷話題,反而引發觀眾共鳴。

《大明風華》遭遇的口碑兩極化,無疑為後來者立下了警示牌:

與其想著在國產劇鄙視鏈上一步登天,倒不如放下身段。

老老實實承認自己是爽劇,並不丟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