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战役打响前:警卫员半夜醒来,发现主将还在地图前不停琢磨


(电视连续剧《东方战场》)


杨成武独立团在开赴前线的途中,遇到许多晋军溃兵。这些溃兵并不都是怕死的软蛋。有人听了独立团的话后,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马上紫胀着脸争辩:“我们也想打,长官不叫打,我们不愿撤,长官非叫撤。”还有人格外硬气,杨成武便亲眼见到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伤兵,他倒在泥泞里,挥舞着半截拐杖,有些神智不清地大吼着:“冲啊,和日寇拼到底,不许退,一个也不许退……”

但是这些真正和日军打过仗,负过伤的英雄又落何下场呢?他们无人理踩,只能躺在路旁,或空自悲切,或呼号呻吟。本该送他们去后方的马车和担架上,全是官员家属,周围还跟着勤务兵、老妈子、挑夫,以及驮着箱笼的牲口。这不禁使人由衷感概,老阎精明一世,搞经济也确有一手,然而在治军方面却实在是不敢恭维,山西的文武官吏们要是都如此顾小家舍大家,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又从何谈起?

晋军的状况虽然令人鄙夷,但前线的情形也确实不容乐观。当独立团到达大营镇时,他们发现由于遭到日机狂轰滥炸,这里已经到处是颓壁残垣,断砖碎瓦,很多地方仍在冒烟。国民党大营镇党部的门牌被烧焦了,只有牌上的几个字依稀可辨,院子里则充满着刺鼻的焦臭味。杨成武探身朝院子里喊了一声,无人作答,只能看到一面国民党党旗有气无力地在旗杆上耷拉着。


(电视连续剧《东方战场》)


就日机的攻击距离和破坏程度来看,日军显然离大营镇已非常之近,当杨成武见到师长林彪时,这一判断得到了证实。也正是因为第五师团的迫近,林彪原先准备抢占的一些要点如今只能放弃。

在战场上,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不过林彪还是捕捉到了一条重要线索:位于大营镇东面的平型关,是日军南下的咽喉要道,第五师团攻下灵丘后,必然要想办法突破平型关。

林彪三次到平型关进行侦察。侦察时,他头戴毡帽,穿一件破褂子,再扎一根布腰带,活脱脱一个当地农民。路上没饭吃,他就和大家一起啃地瓜,外人完全看不出他是师级军事主官、曾经赫赫有名的红军战将。

回来时,众人都累得半死,大多数人倒头便睡,但是林彪的警卫员半夜醒来,发现他的首长还在地图前琢磨个不停。


(电视连续剧《东方战场》)


侦察不是白侦察,琢磨也不是瞎琢磨,林彪在平型关终于获取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从灵丘到平型关的道路,是一条狭窄沟道,其中最险要之处,为长约十多里的沟道中段,沟底通道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这正是几天后让桥本为之叫苦连天的所在!

从沟底往上,南北沟岸均为比较平坦的山地,作为井冈山时期就打出名声来的山地伏击战专家,林彪一眼看出,沟道是伏击敌人的理想地域——沟岸便于埋伏,沟底便于击敌。

林彪兴奋不已,他一边向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发电报告,一边让独立团赶到平型关东南方向的上寨镇,随时准备出击。独立团连夜急奔,于凌晨到达上寨,他们到上寨后,刚刚与师部接通电线,林彪又一个电话打来,命令杨成武派人插到灵丘附近去侦察敌情。


(电视连续剧《东方战场》)

今日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