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遗址被发现,出土一件特殊文物,改变了历史认知


考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的时候,丧葬文化是非常受到重视的。古代的丧葬规模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说皇帝有皇陵,那么王公大臣是不能够建造皇陵的,假如王公大臣建造皇陵,这就是重罪,甚至是被诛灭三族的。这样一来,古人对丧葬就非常重视。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生前地位高低,是直接影响死后古墓的陪葬品数量。越最贵的人,死后古墓的陪葬品越多,同时也越珍贵。比如说海昏侯刘贺的墓,就发现了大量的珍宝。这些珍宝的出土,对后世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2011年之后,海昏侯墓就不断发掘,时至今日,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一万余件文物。更为重要的是,海昏侯墓已经被列为了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不可否认的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文物,很多都改变了历史认知。这一点毋庸置疑。


很多情况下,考古的发现能够改变历史认知。古代的时候,丝绸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西域的各个国家中,丝绸都是尊贵的象征。在西域各国中,丝绸都是国王等尊贵人物才能够使用的。这些都源自张骞出使西域,也就奠定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出现,让汉朝和西域加强了联系。正因如此,丝绸的名字变得尽人皆知。一直以来,丝绸都是古代中国的产物。可是这样的说法受到了人们的质疑。然而山西挖出一座上古遗址,出土了一件特殊文物,这件文物巅峰了历史认知。


这件文物的出土,不仅仅是改变了丝绸,还将丝绸出现的时间,向前推了数千年。丝绸是谁发明的?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个人就是嫘祖。所谓嫘祖,即是黄帝的夫人。史书记载了“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还有“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史书对丝绸的发明人是有明确记载的,可是根据后世的考古来看,这个丝绸出现的时间再一次推前。1926年,在山西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村,考古专家李济发现了上古遗址,正是这个遗址的出现,改变了历史。


这个在山西发现的遗址,距今有六千余年。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考古对中国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此次考古就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在此之前至少都有外国专家协助。主持这次考古的就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李济。正因如此,在此次考古中,发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


在山西发现的这个遗址中,出土了半个蚕茧。这个文物长约1.36厘米,幅宽约1.04厘米,是被锐利的刀刃切去了—部分。为何缺少一部分,这就不得而知了。这半个蚕茧足以说明一点,就是早在六千多年之前,古人就懂得养殖桑蚕。


换句话说,有了养殖桑蚕的技术,人们对丝绸肯定是有一定了解的。“西阴村遗址”发现的半个蚕茧,距今却有6000余年的历史。可是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年,距今不到5000年,这样看来,这半个蚕茧的出土,颠覆了“嫘祖第一个养蚕造丝”的历史。

除了蚕茧的出土之外,根据一些发现的遗址也能够证明,河姆渡遗址、大汶口文化等考古发现,都证实了古人种植丝绸的时间超过了五千年。不可否认的是,半个蚕茧的出土,直接颠覆了人们对丝绸发明的认知。丝绸流传到西方后,备受关注。

丝绸是古代的特产,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丝绸之路就出现了,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