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为什么两次划分广州?一次士家的叛乱,一次曹魏的干扰


历史上对孙权有一句评价“六郡变三州”,就是说孙权用孙策留下来的江东基业,陆续控制了交州、荆州,极大扩张的东吴的版图。其中荆州争议最大,毕竟是从盟友那里夺取过来的,受关注程度和讨论热度都比较高;交州地处偏远,属于东吴的后方,受关注就比较少。其实东吴对交州的统治也发生了很多波折,也有过比较精彩的大规模的战役,而且两次将交州拆分为交州和广州两个行政区域。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这件事。


孙权控制交州

相对于荆州、扬州或者徐州,交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偏远,在最南端。在战略上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内部交通不便,民风剽悍,形势复杂,开发程度不高,当地百姓还总和长官发生矛盾,难以控制。不过好歹这也是一个大州,位置靠近南海,商业发达,可以生产海盐,还可以和外部的扶南、林邑、堂明各国沟通交流。而且交州还生产珍珠、玳瑁、象牙、犀角、宝石等珍贵物品,可以用来和曹魏交易马匹。

所以交州这个地方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玳瑁。”

从一些史料上来看,孙权和刘备似乎达成某种协议。刘备彻底放弃交州,将所用重心放在益州上;孙权则趁着刘备入川的时候令步骘进入交州。步骘杀死苍梧太守吴臣,在交州北部立稳脚跟。交趾太守,也是交州的土皇帝士燮没有割据自立的野心和条件(士燮确实是土皇帝不假,但这个土皇帝对交州的控制并不完全),于是就向孙权臣服。孙权对士燮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正士燮的态度很好,干脆就把他放在那里,主要精力还是用于对付北方。所以这个阶段孙权虽然控制了交州,但是隐患不小。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士燮兄弟,相率供命,南土之宾,自此始也。”

东吴第一次分交州、广州

在东吴黄武五年(即公元226年),士燮去世了。这对孙权可真是个好消息。于是孙权开始着手对交州进行更牢固的控制。他先是任命陈时为交趾太守,把士燮的儿子士徽踢到更南方的九真郡;又听从交州刺史吕岱的建议,把交州七郡(交州原先有九郡: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儋耳郡、珠崖郡,其中儋耳郡和珠崖郡合并为为珠崖郡,珠崖郡又因为叛乱被废弃,直到东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孙权才重新控制珠崖郡;合浦郡中又分出高凉郡,不过所谓“海东四郡”应该是将合浦郡和高凉郡算成一郡)中的“海南三郡”(即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保留为交州,把“海东四郡”(即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拆分出去为广州。吕岱担任广州刺史,戴良担任交州刺史。

孙权划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名义上是因为“海南三郡”悬远,实则是在削弱士家的力量,加强对交州的控制。这是东吴第一次分广州。


《晋书·地理志》:“昭帝始元五年,罢儋耳并珠崖。元帝初元三年,又罢珠崖郡。”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五》:“武帝时属合浦郡。后汉因之,建安末,析置高凉郡。”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赤乌五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三国志·吴书·士燮传》:“权以交阯县远,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吕岱为刺史;交阯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又遣陈时代燮为交阯太守。”

这次对交州的行政区域的划分针对士徽而来,果然引起士徽的叛乱。于是吕岱率军平定叛乱,将士家从交州一举拔除。这个时候的东吴才算是真正控制了交州。既然没有士家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孙权也没有必要再对交州横腰斩断。所以刚刚被分出的广州又重新并入到交州部。

《三国志·吴书·吕岱传》:“於是除广州,复为交州如故。”

东吴第二次分交州、广州

东吴第二次分交州、广州的时间已经到了三国时期的后期。时间是在东吴永安七年(即公元264年,一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这个时候蜀汉已经被曹魏灭亡,而曹魏也是名存实亡,即将被司马氏所取代。不过此时西晋还没有正式创立,所以小编还是称为曹魏。在前一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由于东吴对交趾郡的盘剥太过严重,引发了交趾郡吏吕兴的叛乱。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谞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馀人送建业,而察战至,恐复见取,故兴等因此扇动兵民,招诱诸夷也。”

吕兴以交趾郡起兵,交趾郡以南的九真郡、日南郡也与吕兴联合起来,对抗东吴的统治。而与此同时曹魏消灭蜀汉,占领汉中平原、成都平原以及南中地区。南中地区正与“海南三郡”相连通,曹魏已经有能力将手伸到东吴的后方,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海南三郡”已经完全脱离东吴的控制。为了加强对交州的控制,压制“海南三郡”叛军,东吴重新划分出广州,设置长吏,来应对交趾叛军以及叛军背后的曹魏的威胁;另外东吴将合浦郡分出合浦北部都尉,考虑到合浦郡与交趾郡相邻,算是交州战场的一个前线,分合浦北部都尉的动机应当与分广州一样,都是为了应对叛军的需要。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永安七年)复分交州置广州。”

《晋书·地理志》:“永安六年,复分交州置广州,分合浦立合浦北部,以都尉领之。”

在蜀汉危在旦夕的时候,东吴要支援蜀汉;蜀汉灭亡后,东吴又忙着攻打永安好入川占地盘;“永安之战”失败后,吴景帝孙休又去世,,随后上位的吴后主孙皓除掉东吴重臣丞相濮阳兴、骠骑将军张布,东吴政局发生动荡。一直没有管交州,交州也威胁不到建业。直到东吴宝鼎三年(即公元268年),孙皓开始正式与西晋争夺交州;而直到东吴建衡三年(即公元271年),东吴才重新夺回交州。这个时候广州的拆分设立已经有七年之久,况且交广分治也有利于东吴的统治,于是东吴也没有再将广州和交州合并,并且又在交州新设立新昌郡、武平郡、九德郡;在广州新设立桂林郡。一直到东吴灭亡,被西晋所沿袭。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读史方舆纪要》、《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