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不是淮阴,“淮安”不是淮安

如果要给淮安历史知识出考题的话,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侨置和土断虽不是重点,但难题、怪题一定出在这里。先说两个足够震撼的结论:“东晋、南北朝时期有260多年的时间里,今淮安大地上就没有淮阴县这个县”,“东晋、南北朝时期在今淮安大地首次出现了淮安县,但却和今天的淮安没有半毛钱关系”。总之可以简单概括为“淮阴不是淮阴,淮安不是淮安”。
由于侨置制度存在,使得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淮安建制极为混乱,令很多研究淮安历史的爱好者对此望而却步。夹在两汉之间王莽时期淮安建制也乱,然而王莽只统治了22年,东晋、南北朝时期却长达近300年,因而这段时期又不得不重视。
西晋永嘉之乱导致了中华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北方中原地区由于“五胡乱华”人口纷纷南迁,据谭其骧先生估计东晋时期北方有八分之一强的人口南徙,南朝统治的人口中,有六分之一是北方的侨民。
今淮安因地处中间因而情况更加复杂,一方面淮安是北方民众南徙重要通道,今山东、淮北等地的人们通过泗水、邗沟再渡江到江南地区,今淮安境内也有部分人群跟北方人群一起渡江。另一方面,部分北方人群将南迁的目的地就定在今淮安淮河以南区域内。所以淮安既有人口迁出,又有人口迁入。


对于这种“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东晋政府采取了侨置的处理方案。具体的来说就是设置特区。比如迁出的淮安人当时主要迁往到今常州、丹阳一带。因此就在那里设立了临淮郡,下辖淮阴、射阳、淮浦等县。说是特区,实际起初就是一种登记机构,并没有一寸土地。迁徙到江南的淮安人在侨置郡县登记后可以领侨民证,仍然保持原来的籍贯,不受当地政府管辖,可以享受免赋税等特权。
东晋之初实行侨置制度,有现实的压迫和理想动员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北方很多豪门大族是成家族的南逃,一些豪门大族带着他们的亲属、乡党、宾客和奴仆、佃户一起逃难。他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为了保持他们的名誉地位,显示他们的存在,他们不愿意入当地的籍,普通人家出于抱团取暖的需要也更愿意依附在原来郡县大族身边。脆弱的东晋王朝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另一方面,打着北方郡县的旗号也是维护华夏正统观念,彰显收复失地的决心。
今淮安境内淮阴城当时曾作为侨置的豫州、青州、兖州刺史驻地,山阳城曾作为侨置的兖州、青州刺史驻地,盱眙城曾作为侨置兖州刺史驻地。州在当时是省级单位的名称。豫州大致范围为今河南省全境,青州为今山东省南部,兖州为今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南部的范围。将侨置的省政府安排在淮安的这几个城,说明当时这几个地方的人多是通过淮安南下并且部分人就留在了淮安境内。

东晋度过了政权初期的不稳定,消除了北方政权的军事威胁后,就开始着手解决侨置问题。侨民不纳税,不负责劳役,这是政府接受不了的。然而彻底取消侨置,又会得罪北方世家大族,动摇东晋统治的基础,于是一种折中方案就被提了出来,即“土断”。土断就是改变那种只是设个临时机构给侨民登记的方式,而是实实在在地割出一块地来给北方来的侨居人群。让他们由原来没有一寸土地的侨置州(郡、县),变成拥有实土的州(郡、县),虽然给你的土地可能比你原先在北方的土地小很多,但还允许你用当年老家的县名、郡名。作为交换条件,取消你不服劳役不交税的特权。当然,对于那些已经没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侨置郡县则直接取消,民入当地户籍。
我们看一个淮安境内土断的实例。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光禄大夫吕安国启称:“北兖州民戴尚伯六十人诉:‘旧壤幽隔,飘寓失所,今虽创置淮阴,而阳平一郡,州无实土,寄山阳境内。窃见司、徐、青三州,悉皆新立,并有实郡。东平既是望邦,衣冠所系。希于山阳、盱眙二界间,割小户置此郡,始招集荒落。使本壤族姓,有所归依。’臣寻东平郡既是此州本领,臣贱族桑梓,愿立此邦。见许。”(《南齐书•州郡志》)

这是官员吕安国为自己家乡阳平郡争取成为拥有实际土地郡的故事。他先以民意代表的口吻说,我们这些阳平人背井离乡的生活在今山阳境内,到现在也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我们原来的阳平郡可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大郡啊,期待陛下能在山阳、盱眙中间割一小块土地给我们,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阳平人心有所依,情有所归。吕安国又以自己口吻说,阳平郡本来就是兖州下面的,现在州有了,郡立起来归到州下也很合理。臣是阳平人,陛下您看着办。皇帝自然要给老臣面子,于是“见许”。在当时,以六十个人为代表的群众意见就可以立一个郡了。
群众们既然提出了申请肯定也早选好了地方,新成立的阳平郡郡治放在山阳县境内的石鳌城,很快领有泰清、永阳、安宜、丰国四县。
叙述至此,我就可以回答为何“淮阴不是淮阴,淮安不是淮安了”。先回答“淮阴不是淮阴”。按照当时东晋政府的规定,只有“沦陷区”才能设立侨置郡县,东晋初年北方大乱,今淮安一带很多人跟着南逃,并很快在江南设立了侨置的临淮郡及淮阴县、射阳县等。然而我们知道,后来淮河以南的淮阴县、射阳县等地并未沦陷。可一个王朝是不会允许有两个淮阴县存在的,与我们想象的不同,东晋政府保留的是江南侨置的淮阴县,撤销了原来淮阴县。因此淮阴县作为一个县名从东晋初到隋开皇年间在淮安大地上消失了近300年,直到隋朝建立后才复名。原淮阴城成了寿张县、淮恩县的县政府所在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当时以及后世的史书在叙述到这块土地时还是习惯用“淮阴”“淮阴城”“淮阴镇”等字眼,但这些都不是县名。一度时期内,淮阴城里同时驻有已经实土的北兖州、东平郡、寿张县三级政府,但人民并不如以往惯例那样称这里为北兖州或东平或寿张,还是称为“淮阴城”,这是东晋及南朝的特色,和后世很不一样。

再说“淮安不是淮安”。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把“淮安”作为地名的是北魏时期设在今湖北枣阳境内西淮安郡,其次是南齐时期在今河南信阳境内设的北淮安左郡和南淮安左郡。今淮安境内第一次出现“淮安”源于南齐永明七年的那次土断。那一年,割山阳、盱眙的一点土地成立北兖州,北兖州下有两个郡,一个就是吕安国争取的阳平郡,还有一个叫东平郡,这个东平郡辖有两个县,一个是寿张县,一个就是淮安县。寿张县的土地和人民来源于“割山阳县运河以西三百户”;淮安县土地和人民来源于“割盱眙破釜涧以东,淮阴镇下流民户一百户”(地址在今洪泽区境内)。这里的“下流民户”就是指从外地迁徙过来的流民。县名为什么叫淮安?应该是这些流民原来家乡的名字。这个淮安县只存在了十多年就并给寿张县了,历来不为史家所待见,乾隆《山阳县志》云:“淮安之名始见于此,亦今之山阳县地。然其县极小,不久辄废。”
淮安称谓在唐朝亦有延续,如唐高祖李渊的弟弟李神通曾被封为淮安王,但这里的淮安还是指河南泌阳一带也和今淮安无关。当代研究者一般以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升山阳县为淮安军,作为今淮安得名之始。
那么,为何不同的地区为何都以“淮安”冠名呢?大概是因为这些地区靠近淮河,淮水安澜是大家心底共同的期盼。 (
作者: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