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一些坏事

慈禧作为一个老于权谋的女人,掌控大清达42年之久,政治上心狠手辣排除异己,又让宦官当权,可以说把晚清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她精于算计又自私贪婪,不顾海军没银子也要办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一开始也支持变法,可随着变法的深入而触及到自己的权利时又软禁光绪反对变法,平日里专横跋扈,不可一世,可一旦八国联军真打来,她又像平常人家的老太婆一样害怕死亡,连夜出逃紫荆城。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病势沉重,进入弥留状态。太医们惊慌失措,开了一剂益气生津之方,想高手回春:老米一两,人参五分,麦冬五钱,鲜石斛五钱,水煎温服。这是慈禧太后生平中末了一剂药方,可惜此方可以生津益气,但无法救济她的老命。一个时辰后,她就命归黄泉。慈禧的生理需求到底多大?临死还在做无耻之事,使人唾骂不止。


第一条,就是要为下一任皇位立储君。面对大清王朝内忧外患的局面,慈禧仍然不吸取光绪的事件,立三岁的溥仪为皇帝,这不是把国家兴亡当儿戏对待吗?慈禧混迹政权四十多年,不可能不知道当时清朝所面临的是什么,其实,这是慈禧心里打得小算盘,她一来想年幼的溥仪好控制,对于自己以后的政权没有多大威胁。


第二条:不得女人干政。这条遗言,慈禧几乎是要遭到全国苍生的鄙弃了。这其实是清代最早的一条祖制,早在皇太极入关时,就有过这么的说法。在全部中国史书上女人干政的时期都是不计其数的,史书的经历也说明了女人干政带来的结果何等严峻!而慈禧恰好就是一个女人干政的典范例子。她昔时为了掌权,便顾不得很多,悍然夺了大权。临死前立下这条遗命,几乎有点恬不知耻加狂打本人的大脸了!


第三条:严格禁止太监当权。早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太监当权,危害百姓危害朝廷的例子了,慈禧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慈禧手握大权的时候,身边的县官也是好处颇多,安德海、李莲英都是很好的一个例子,特别是清朝末年,慈溪身边的大红人小德张,更是猖狂,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