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南阳别廷芳被称为“土皇帝”,他的地盘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他是南阳最大的一任土皇帝,曾经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手下的人马更是达到了十多万,连蒋介石都不得不想拉拢他,为已所用。他并不徇私情,杀人如麻,那怕是偷一个西瓜也会被枪毙。在他的治理之下,土匪都要绕路走,官兵也不敢骚扰,一度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捡遗的繁荣景象。


让全国侧目的"宛西自治"

南阳在古时候称之为宛,在历史上有过两个特别耀眼的时刻,一个是两汉年间,经济非常的繁荣,第二次就是自治期间,一度成为了全国三大模范县之一。


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依靠一个,就是这位别廷芳司令,不要看这位司令嘴宽、牙长、脖子还短,但是他可是有着一身好本事,不仅处理果断,而且枪法过人,在他的治理之下,可是有五项拿得出手的功绩:

一是水利。在1932年,石龙堰正式完工,干渠全长达到25公里,不仅可以灌溉7000亩土地,而且出立的大米像形珠一样,售价更是比普通的大米还要再高出一倍中,连国名党的南阳专员,都特地前来祝贺。亲题"别公堰"三字。


二是交通。在1931年至1937年间,别廷芳征调大批的劳动力在修路,内乡全县修成公路干线与支线总数达到了57条,一共有1198公里,都快赶上现在的内乡县总里长了。

三是通信。在1930年,别廷芳决定要架设电话线,因为这是传达信息的一个很大利嘎啦,在内乡一共铺设了电话线有991公里,装机有两百多部,总机则是设在西峡口。

◉四是农业。因为是山区,所以斜坡地非常的多,而这很容易也就造成了水土流失,别廷芳要求统一改成梯田,他还特别邀请了陈凤桐等专家进行指导,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种出了八千多万树木,全县的树林非常的茂密。

五是教育。1930年,内乡民团司令部下集要发展教育,把100余处十秒改为学校,之后小学有197所,而在校学生有1.58万,到了1940年,小学已经发展到300余多,学生则有三万多人,与今天相比较,也是差不多的水平。

乱世用重典,杀出来的平安

在清末民初之时,因为政局不稳,导致土匪遍地,宛西四县的百姓也深受其害,为了避免被土匪给大街,百姓们也都开始建寨自保,别廷芳声名在外,也被请去了老虎寨帮忙,没过多久也就成为了寨主。


而在这时,他又遇到了彭禹廷。两人一拍即合,在宛西乡村发三杆教育,也就是笔杆、枪杆还有锄杆。打算把农民们训练成一个有知识、有生产能自卫的健全农民。


偷瓜的,杀。在宛西盛产西瓜,但因为偷瓜贼的事情盛行,许多农民损失惨重,别廷芳下集,只要是偷瓜的,杀无赦。一次一个小孩从田里拿着瓜,一问不是他家的,立即就被枪毙了。

谎报的,杀。南阳作为一个交通要道,过境的商人非常的多,但是别廷芳承诺一定会保证其人身还有财物的安全,如果有物品丢失,照价赔偿,一次一个布商丢失了一匹布,在上报时谎报自己丢了两匹。别廷芳下令查找之后,只找到一匹,小偷称自己只拿了一匹,布商不得不承认是自己谎报了,别廷芳直接把两人都杀了。

不报的,杀。曾经有人在路上丢了三十银元,捡到之后没有人上报,别廷芳一气之下,枪毙了三十人。自此之后,宛西境内做到了路不拾遗,从运钞车上丢下来一捆钞票,在公路上好几个小时,也没有人碰。

不孝的,杀。有儿子不孝顺,虐待自己的母亲,消息传到别廷芳的耳朵里,直接把他给枪毙了。

不服的,杀。王肃常原是别廷芳委任的内乡县公款局局长,只因为背后说了别司令几句闲话,结果就被便衣队枪杀,无人敢追究。


也正是因为杀的人太多,所以别廷芳的名声其实并不好,有些人并不是他杀的,可是也被人凭空给诬陷到了他的头上。不过虽然,别廷芳好杀人,但对于知识份了他还是非常尊重的,而且对于专家更是花高新聘请,只为了发展这里的教育。


虽然是司令,而且手里握有大权,但他一直十分的清贫,而且以身作则,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发展,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也全都投身到了革命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