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白鹿原:走出原外才能有出息?

白孝文的一生可以说是糊涂至极,没有干过什么好事。在父亲盘算着以族长之位相传之际,便与田小娥烂情,使自己沦落到卖田卖房的尴尬境地,更不要说继承族长之位了。以至于破罐子破摔,明着与原上公认的烂货--小娥厮混;抽大烟败尽家财,于灾荒年饿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上旧政府保安营营长后,又在共产党兵临城下之时倒戈,最后为了让自己稳坐县长之位,杀死了与他一起倒戈的黑娃。

白孝文这一生的作为,无论是从父亲白嘉轩的角度,还是他效忠过的国民政府,甚或是共产党的角度看,都算不上什么好人。


难道白孝文生来如此因为不愿意让别人认为他是个好人才如此行事的吗?

仔细想来,白孝文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他当上营长之后,带着妻子回来拜祠堂,临走时望着白鹿原说的那句:“谁走不出这原谁一辈子没出息。”

白孝文撂下这句话的时候,依然不能原谅当年犯混时父亲的绝情。这跟黑娃回到白鹿原时的忏悔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的绝情主要是为了白家这个族长的位置,如若不作族长,偶尔作奸犯科也许可以被大度了,或是在祠堂里一跪了事。作为旅长的接班人,就断不可原谅,哪怕是分家、卖房、死了媳妇。


白孝文在祠堂受过处罚之后,就已经被动的学会了放下自己的身份。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保持品行的族长儿子,成天在田小娥的窑洞里醉生梦死,在当时饥苦的白鹿原上,他是唯一一个活的潇洒的人。

后来在贺耀祖的门房里,因乞讨要饭而来的白孝文更是尝足了甜头。贺耀祖本意是将白孝文叫进屋里来侮辱取笑他,白孝文却对贺耀祖的侮辱不做理睬,甚至搭腔赞同。放下了自己尊严的白孝文在贺耀祖的家里吃上了一顿饱饭,如果他坚持自己的尊严因为贺耀祖侮辱性的言语愤然离去或是与贺耀祖针锋相对,最后肯定就吃不上这顿饭了。

虽然白孝文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滋水县保安团的团丁,熬过了自己人生的这段低谷期,但是他乞讨要饭的经历却彻底改变了他,让他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投机者。从这以后白孝文的眼里不再有对与错,只有利与弊,他抓住在山上当土匪的黑娃并不是因为黑娃作恶多端,仅仅是因为抓捕黑娃能让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放走黑娃也并非是念及旧时情分,而是放走黑娃好处更多。

同样的,他也没有觉得父亲的族规不合理,而是认为父亲恪守族规不能算作一个有远见的人。

但是白孝文这个投机者左右逢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没有哪一条道是他能够站的稳的。试想一下,如果当初鹿子霖指示田小娥勾引白孝文之时,白孝文能够坚持自己的底线,那他又怎会落得个四处乞讨的下场?投机所换来的利益注定只能是暂时的,就像是年馑之时白孝文与田小娥在窑洞之中的世外桃源只能维持到白孝文把卖地的钱花完,这之后白孝文就只能上街乞讨了。当白孝文把所有的路都走过以后,是没有哪条路能让他立足或是回头的,投机者的结局最终只能是无路可走。


��#h��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