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他是最可能打到東方,與大漢朝一戰的羅馬大帝,不料霸業止於癱瘓

「羅馬時代」第6話,文/沉睡的小蘇格拉底

要說人類戰爭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除

亞歷山大大帝外絕不考慮他人:

亞歷山大18歲成為馬其頓最高軍事統帥,20歲稱王。30天打敗波斯、兩個月滅了埃及,向東橫掃了印度。卻不幸在為老師、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哲人之一亞里士多德,收集動植物標本時,在巴比倫死於“西尼羅河病毒”,時年不過33歲。

今天要說的不是這位遭上天妒忌的大帝,而是另一個用“自己一生追逐亞歷山大”的男人——羅馬帝國的“最強大帝”圖拉真

圖拉真(53~117),羅馬帝國時代的五賢帝之一。在他的治下,羅馬帝國的疆域到達史上最大的範圍:

西起大西洋,東到波斯灣,南抵北非北部區域,北至萊茵、多瑙河,控制著約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社會經濟盛極一時。英國曆史學家愛德華·吉本稱讚他的統治期為“人類最幸福的年代”。

圖拉真出生在西班牙,他的父親只是羅馬殖民者的後裔。按說這樣一位普通、且血統不正的羅馬貴族,他是不可能走向帝國權力中心的,可偏偏歷史就這麼戲劇化:

公元96年,暴君圖密善被他的妻子、侍衛、管家聯合謀殺,後繼無人。元老院便推選了年老體弱、沒有子嗣、且失勢已久的權貴涅爾瓦作為傀儡皇帝。

涅爾瓦沒有軍旅履歷,在軍隊中沒有半點威信。連近衛軍都想付不了,甚至還發生了因減免軍餉而被近衛軍劫持的事件。涅爾瓦徹底意識到沒有軍隊支持,王位是不穩固的。

權衡利弊,涅爾瓦挑選了彼時的日耳曼行省總督圖拉真為繼子,並授予他“凱撒”稱號與保民官權力。就這樣,原本跟羅馬政治權利中心遙不可及的圖拉真就這樣一躍潮頭成真龍。

命運的賜福激起了圖拉真無盡的自信心與榮譽心。

而彼時,羅馬的詩人與史學家對亞歷山大大帝的功績讚不絕口,宣稱“開疆拓土是君王最神聖的天職”,這激起了圖拉真要與亞歷山大大帝一較高下的萬丈雄心。

於是,較之羅馬帝國早期一味追求奢華淫樂、暴虐無道,向周邊推行懷柔政策的執政者們,圖拉真除拋棄了奧古斯都大帝以來的和平構想,開始御駕親征、開疆拓土。

圖拉真征服世界的第一個目標便是多瑙河下游的達契亞王國(今羅馬尼亞),原因很簡單:多瑙河是羅馬的後院,且達契亞在他們號稱“硬漢國王”的德西巴魯斯領導下,日漸開始構成了對羅馬的威脅。

我們知道,萊茵、多瑙河被奧古斯都大帝劃為疆域界限,寧願攻打非洲、西亞那片不毛之地也不願北進多瑙河一寸。理由很簡單:萊茵多瑙河以北住著的是些寧死不為奴的蠻民。

結果,雙方惡戰近4年,達契亞人血戰到最後一個將士,羅馬佔領了一座空城。

安定後院後,圖拉真將矛頭指向帕提亞帝國,也叫安息帝國。彼時的帕提亞帝國因內戰而國勢衰微,不等羅馬軍隊到來就不戰而逃。圖拉真趾高氣揚,直入波斯灣,以自己為羅馬第一個在遙遠大海上航行的皇帝而沾沾自喜。

元老院每天接到新消息,說有不同的國家和不知名的部落願意接受圖拉真的統治,整個羅馬都沸騰不已,隨即元老院授予他“最強大帝”的稱號。

正當圖拉真準備東征印度,重複亞歷山大大帝的霸業,甚至超越亞歷山大、抵達更遠處的東方之時,因連年征戰,心力交瘁,突然中風癱瘓,隨後去世,他的雄心與霸業戛然而止,享年64歲。

如果不是因為癱瘓,這位羅馬的“最強大帝”,本來最有希望打到東方,與大漢天朝一決雌雄。可惜,圖拉真連死都在追逐亞歷山大大帝的腳步。

與亞歷山大帝國一樣,圖拉真死後,羅馬帝國新徵服的無數疆土,迅速分崩離析,化作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