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从罗马元首继承制的多样性,分析罗马帝国时期的混乱与分治


罗马帝国同样是罗马文明的辉煌时期,且元首继承制的主要特点是多种继承方式并存。换句话说,继承方式混乱,这也是罗马晚期政局不稳,并最终分裂被蛮族所灭的重要原因。

元首继承制的不稳定性在于,军队在元首继承制当中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在经历三世纪军事混乱时期以后,军队把持政权,元首制已经无法正常运转,直到戴克里先建立君主专政政体,成为罗马帝国政治史上的转折,罗马从元首制时期过渡到君主专制时期。

元首制是古罗马帝国的重要统治方式,它适应了当时罗马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给罗马带来了200多年的和平与繁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元首制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公元235年到284年,这50年的军事混战时期,军事政变不断发生,军队官员们随心所欲的拥立自己的元首,甚至一个帝国之内同时拥有很多个领导人,统治秩序混乱,弊端突出。

元首制共存在311年,在位的元首共57人,其中最长的统治时期是44年,最短不足一个月。元首曾是罗马帝国最高权利的象征,对罗马王朝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政治统治的中心。

要了解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以及从元首制向君主制的演变,必须要研究罗马的继承问题。

元首制是由屋大维建立的,在他结束了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内战以后,罗马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屋大维顾及罗马共和制的传统又介于强大的社会上共和派势力,所以遵循表面尊奉共和制的原则,审慎集权,开创元首制,而不直接称皇帝。这是在历史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一种帝国统治模式。

共和制采取选举的形式选择自己的最高首领,而君主制则是继承。罗马帝国特有的元首制是两者之和,那么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就存在世袭的成分,也存在选举的因素。从而也造成了选举制度和继承制度的混乱,更造成元首继位方式多种多样,有收养继承,父子继承,兄弟继承,元老院拥立元首和军队拥立元首五种方式。

从最开始创立者奥古斯都在家族内部选定提比略为养子作为元首的继承人,得到后者的效仿。朱利亚克劳狄王朝前几位元首属于元首选出的继承人,而继承人作为养子继承帝位。在内战时期元首进行世袭制,开创了直系亲属世袭元首的先例。在其后的王朝当中,军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元首继承的方式多种多样总之是因为罗马帝国在统治方式上,一种多样性和特定的环境造成的。

罗马元首继承制的开创与混乱

在奥古斯都创立元首制时,罗马共和国的传统还不可彻底变更,作为元首制的奠基人奥古斯都将元首的权利建立在保民官,最高军事统帅,大祭司长等这些职务上。从法律形式来看,元首的职权,依然是由人民大会和元老院授予的,这样元首的权力,便有了浓厚的共和之色彩。

而在罗马法中对于元首的继承并没有作出任何规定,这也造成了不确定性。同时罗马帝国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也使元首缺少继承人,这对于世袭继承制来说是一个很重大的缺陷。正是因为元首继承的多样性,很容易造成元首继承的不稳定性,这就导致了每一个王朝统治时间都很短暂。统治集权内部对于最高权力的争夺战争频繁爆发。

历史现实是在元首统治时期,57位元首有40位死于非命,这是古今中外一个帝国统治者死亡的最高人数。总的来说,罗马元首继承制的稳定性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元老院对元首继承的干涉。元老院的权利衰落是共和制时期罗马政治发展的必然程序。但是君主专制制度并未建立起来,所以在政权动荡时期军队发挥了政权当中越来越大的作用,元老院逐渐成为元首合法权利授予的一个流程。即便如此元老院的授权程序也依然被看重,在某些时候还是可以限制各方权利的,只要程序合法。同时元老院也依然是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派,也参与到元首的拥立中,并非全然成为摆设。

第二,元首家族内部权力争夺十分突出,父亲兄弟为了最高权力相互残杀,以便夺得最高统治权。

第三,军队包括近卫军和行省军队对元首继承制的干涉。军队在罗马共和时期获得了更多的政治地位,成为了主要的政治力量,在国家生活发挥重大作用,以至于元首都必须依靠军队进行有效统治。在朱利亚克劳狄时期近卫军对元首的影响较大,元首基本上都获得近卫军的拥立才能成为皇帝。此后行省军队政治地位日益加强,在50年混战时期约有29位元首得到过行省军队间接或直接的帮助。


原本军队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因为奥古斯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内战,罗马人民心声厌战和对奥古斯都本人的崇拜心理,同时奥古斯都也对军队严格控制,军队丝毫没有干预政治的打算,但是从其继任者开始。奥古斯都的继任者没有能力管束如此硕大的帝国军队。

军队开始独立于皇权,同时帝国也不断遭受周边各个民族的侵扰,在对外作战中军队的政治力量逐渐凸显。全国的安危也掌握在军队手中。尤其在克劳迪上台之时,当时国家发动军变近卫军杀死了卡里古拉,士兵在窗帘之后偶然发现了前元首的叔父将其拥立为新元首,这便是克劳迪,由于对军队心生恐惧,在继位之后答应给每一个士兵15000塞斯退斯,成为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史上第一个花钱收买士兵的元首。此后这一赏赐士兵的做法得到继承成为惯例。

从而并入了国家巨大的军费开支之中,拖累国家经济。这更造成了近卫军的骄横跋扈,谁给他们的钱多?他们就支持谁?所以此后近卫军不断出现卖国现象,随同叛乱者一同政变。而在罗马帝国皇帝尼禄死后,行省军队因为各个中央派系争夺最高权力而逐步进入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统治,区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开始进行帝国皇帝的拥立。

帝国时期军队为何能插手元首的继承,与元首的解决办法

军队对于政治的干涉是一点点积累的,在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王朝时期,元首都有丰富的军事作战经验和出征经历,所以对军队管理严格,同时也有军事威望。而之后的元首很多都没有掌握过帝国军队,而军队的领导者则往往干涉元首的继承和夺取。这就导致士兵从原先的国家士兵变为一个新的特权阶层,从而为军队干涉创造条件。而罗马元首制也在军事干涉当中走向自己的末路。

但是罗马帝国并未结束自己的统治,早在公元一世纪的图拉真当政时期,罗马就出现了元首共治的形式,随着外族对边境地区侵扰的加强中央无力控制广袤帝国,暴露出罗马帝国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因此不得不进行调整。共治与分权的统治方式,符合当时的基本社会情况,尤其是在军事混乱时期。虽然此时的罗马统治一片混乱,但是父子兄弟养父子之间将帝国一分为二,分别管理也加强了在混战时期罗马帝国根基不被彻底毁坏。

随着罗马帝国内外形势越来越严峻,硕大的帝国管理成为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问题,尤其在公元三世纪,帝国存在着三个最为明显的弱点政治,行政,经济

在政治上元首统治已经无法维护稳定的继承制度,所有元首不得不保持警惕,以防军事政变的发生。同时也不断限制自己潜在的篡位者。元首根本没有其他时间和余地对于国家的长足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在行政上中央的权力无法管理如此广袤的帝国,罗马的帝国统治是围绕地中海的,没有战略纵深,在大约1万公里边境的领土接壤中必须要保有大量的军队,这也是军队能够获得其多余的政治地位,并参与中央元首既成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两个弱点,罗马元首以及元老院采取的措施是将帝国划分,进行分而制之的政治统治模式,并且逐步得到后世的认可和发展。这也为罗马帝国最后的分裂坐下铺垫,但在当时这确实有效地抵御了外族入侵和镇压国内的篡位者。在当时的效果确实十分明显,一方面减轻了元首在帝国统治行政和边境防御的负担,另一方面有效的制止了篡位及大规模军事政变的出现。

但是缺点同样突出,那就是在统一的帝国内部分成两个行政体系,甚至是四个,最终只能造成帝国分裂。而罗马元首制的建立到罗马元首制无法选任合格的继承人并陷入混战,再到元首共治和分权现象以及最终戴克里先创立四帝共治的统治模式,罗马的统治形式一脉相承,有从中看到了罗马由繁荣的顶峰,步入分裂的历史轨道。

元首制度为何混乱

屋大维在结束罗马共和国的内战以后,创立了元首,以特殊的政治体制。在理论上罗马仍是共和制,但在实际上罗马已逐渐演变成君主选举。这种现象其实际是来源于城邦时代根深蒂固的民主和共和传统。国家官员的权力来自于罗马人民,所以在早期帝国里没有较为固定的元首继承制度,元首往往比较忌讳将自己的直系继承人作为元首继承者。因为在政治动荡的年代,这很容易造成其他军事力量的反对。

因为大多数人的认知依然是选举领导人而非领导人继承制。但是在长期的动荡以后这种继承制度得到普遍认可。但是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将养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把保民官和执政官的权利交给他,将政权一点点移交,后继者也以此效仿。在罗马帝国元首继承制当中,最不稳定的就是源于其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没有人明确地知道究竟谁应当推举新的元首。

在帝国早期元首既承制还是依靠奥古斯都的威望维持,并且富有弹性没有明确界限。一个权威站在高高的皇阶之上,问题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奥古斯都并没有留下任何在法律上最后确定下来的规定。这也造成了继承人逐渐成为帝国内部各个派系垂涎欲滴的最高位置。他唯一留下的指示,是将自己的养子作为继承人,虽然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是这并非有效而明确的继承制度。因此也带来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宫廷阴谋和刺杀军事政变的现象不断出现,甚至外族也参与其中。

从表面上看,每一届元首的权利都属于元老院,元老院也确实在每一个元首继承帝国之位以后将权力的头衔授予新任奥古斯都,罗马人民在元首的选举当中发挥名意上的作用。而新元首也必须获得军队的支持,或者他原本就是军事统帅,或者通过各种方式争得军队对其认可。同时在军队内部也出现了重大分歧,省军队逐步发展强大与中央近卫军展开直接竞争,这就造成了元首既承制除了政治斗争之外,还有国内军事斗争。这一点在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个元首被杀以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元老院和中央近卫军支持的元首无法统治整个帝国稳定政治局面,行省纷纷各自拥立自己的领袖为元首,进而爆发长期内战。而到了朱丽亚王朝时期,士兵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开始腐化贪婪,无纪律,藐视统治者没有人能给他们制裁,更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的政治野心。铁打的士兵流水的元首。再加上贿赂士兵,收买军队的做法,更加导致政局不稳,但是这一切都被表面上形式的制度所掩盖。

最终的解决,帝制的建立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帝国统治的表象,依然如故,元首依然是人民最高长官的身份,国家最高权力也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元老院将之交给元首指挥军队管理帝国任命文武官员。城市依然有贵族阶级统治,军队依然属于罗马公民,但实际上罗马帝国真正的统治者和主宰者已经从元老院和奥古斯都转变为士兵。这也导致罗马虽然是一个帝国,但是王朝体系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分裂割据一直存在。

元首继承制的合法性自第一次政变起就荡然无存。因此,罗马元首制也失去了其继续存在的基础。当然,这一切最终由戴克里先解决,284年戴克里先上台以后控制地方军队同时掌握中央权利,并进行个人崇拜,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四帝共治的统治模式,这成为罗马帝国分权统治的新形势。君主制也标志着罗马帝国从元首制过渡到君主制,罗马迎来了晚期帝国的辉煌统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