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明朝不让王爷留在京城,清朝不让王爷离开京城,哪种方式更聪明?

菩萨我想对你说


在古代皇帝的儿子并非只有一个,可是天子之位只有一个,所以说在自己众多的儿子当中,只能有一个孩子可以能当上天子,而其他的皇子就有点尴尬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朝不让王爷们留在京城,而清朝却偏偏相反,从来不让王爷们离开京城,这两种方式,哪种更聪明呢?

假如我们从历史的结局来看,可以说清朝不让王爷们离开京城的方式,更适合一些。

但是也不能说明朝不让王爷留在京城就是错误的,当初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后,就想了一个办法,让自己的后世子孙都可以分到一块藩地。

然后让这些子孙们如同众星拱月一般保护着正中间的天子,可以说朱元璋的初衷其实并没有错。

并且当时朱元璋就是这么干的,让自己的儿子们守卫四方,可以说在大明王朝最初的阶段,整个大明的战斗力几乎是数一数二的。

在那个时候北方的瓦剌不服,直接带兵去平了他,可以说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汉族的小宠物,时不时的就要带兵让他们听听话。

可是朱元璋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哪就是自己有这样的威望,可是自己的儿子、孙子还有这样的威望让四方的藩王们都听话吗?

就好像家长认为一件很简单的事,可自己的儿子就是干不好一样,说白了就是没有代入到儿子,或者孙子的身份上面来想问题。

所以当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的江山被自己的叔叔给夺走了,然后朱元璋半辈子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

其实也不是朱元璋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只能说时间已经不够了,在朱元璋的有生之年,已经来不急改变这个问题了,只能留给儿孙们自己想办法吧。

反正对朱元璋来说,这天下的藩王都是自己的儿子,谁当天子其实是无所谓的,只是这种坑儿子的方法,却让大明的天下到了后期,负担越来越重,一直到无法承受为止,整个大明也就走到了尽头。

而清朝的方法明显就是冲着明朝的制度改变而来,看似解决了大明王朝的漏洞,但实际上却相当于提前把这种隐患给爆发了出来。

康熙的时期为何会出现九子夺嫡,正是因为皇子们都在京城,谁都有机会夺得最后的宝座,于是就形成了无数势力开始明争暗斗。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康熙其实想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可是最终得到天下的却是四阿哥一样,因为大家都在京城当中,只要自己的手够快,也许宝藏会落到自己的手上也说不定。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大清王朝每次新皇即位的时候,总是出现各种的大小动作,因为其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随时都有可能让整件事情发生翻盘。

可以说不论是明朝让王爷们全部离开京城,还是大清将所有王爷全部留在京城,都是为了防止发生变故。

只是明朝的制度更能保障天子即位的稳定性,而大清的方法却是提前将矛盾暴露了出来。

如果从皇室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或许明朝的方法对皇室的保护力度更高一些,而清朝的方法很容易产生无数的变故。

并且因为藩王们有着实权守卫四方,在最初的阶段会让整个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但是如果从天下的长治久安来看待问题的话,只能说明朝的分封制度会给天下留下巨大的后患,而清朝虽说在即位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慌乱,却可以将很多问题一次性解决。

说白了就是明朝的方法会让问题先易后难,到最后因为负担太重,从而让整个天下直接崩盘,而大清的方法却是先难后易,虽说初期会遇到很多问题,可是当这些问题被解决之后,就是一马平川。


虎头山小妖



以实际效果来看,当然是清朝的藩王制度更聪明。

因为清朝的藩王不允许离京,等于处在天子眼下。

而且关键是藩王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兵权的,最多被皇帝命令出个差去外面带兵平乱啥的。也就是藩王并没有兵权,但藩王有参政权,可以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可以说发挥的作用还不错。

像晚清的恭亲王,有着鬼子六之称,可以说在风雨飘摇之际,对于稳定晚清局势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当然个人认为明朝其实也不错,不过明成祖朱棣给带歪了。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大封诸王,但也没让这些藩王当做圈养的猪啊,而是让他们担负供卫中央朝廷的责任。比如说九大塞王负责抵御北方蒙古,而且中央朝廷的兵力对于塞王有着碾压性的优势,不过朱允炆打烂一手好牌,使燕王朱棣造反成功。

朱棣造反成功以后,当然削藩王兵权,使藩王成为被圈养的猪一般。所以说明朝藩王制度也有可取之处,只不过没想到的是朱棣后面给用废了,没办法只能跟着废了…


宋安之


对于皇帝们来说,宗亲历来都是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处理不好必大受其害,比如汉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由宗亲引发的国乱。明清两代帝王在处理宗亲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案,明朝是将藩王外放到外地,而清朝则反其道而行之将宗亲留在了京城,这是为何呢?

明朝为何要将藩王外放外地?

明朝的藩王制度是在明初由太祖朱元璋确定的,在成祖朱棣时期又进一步改制。朱元璋从乞丐通过自己的拼搏一路做到了一国之君,自知得江山的不易,为了巩固大明江山,朱元璋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明代的藩王“分封制”便是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举措。

当年朱元璋和他的参谋们在讨论前朝灭亡的事宜时一致认为宋元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主弱臣强”,却得不到宗室藩屏。为了不重蹈覆辙,朱元璋决定建藩,希望依靠朱姓子孙来共同拱围大明江山,这便是大明王朝“分封制”的来历。

靖难之役,朱棣以藩王身份位登九五,这让朱棣觉得藩王同样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威胁,于是大幅削弱藩王的权力,并且还规定藩王不得无故离开封地,进而便形成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清朝为何要把宗亲留在京城?

对于明朝大部分制度,清朝都全盘照搬,但藩王制度却是反其道而为之,这是为何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清朝和明朝初期宗亲情况的不同,清初的王爷们大多是战功赫赫的亲王或郡王,功高盖主,权力非常之大,乃至直接威胁到了皇权,多尔衮便是最好的例子。因而顺治在托孤时,辅政大臣没有一个皇室宗亲。

而明朝的藩王制度弊端太多,这也是清朝没有继承明朝藩王制度的原因。而把这些宗亲留在京城更有利于皇帝的控制。

明清对宗亲采取不同举措的原因还是因为所处的情形不同,相比较而言,明朝藩王制度弊端的确太多,比清代的差太多。


混沌聊史


无论是明朝的将藩王分封到京畿之外,还是清朝将宗室诸王约束在京都,实际上都是为了拱卫皇权,要说哪种更聪明,也就是更加有效,现在的人再怎么解释怎么构想都是虚的,历史早就已经证明了一切。自然还是清朝的做法的的确确达到了最终的预想效果。终清一代,从未出现过宗室诸王犯上作乱的事情,宗室根本无法挑战皇权。

再来看看明朝,明朝分封诸王,将诸王分封到外地就藩的做法成效如何呢?先有燕王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变夺权;再有宣宗时,汉王朱高煦造反;之后,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叛乱,南明时期,甚至发生明朝宗室诸王纷纷自立称帝互相攻伐的事情。

明朝分封诸王,外地就藩

先秦时期诸侯做大周天子衰微,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虽然分封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可明太祖朱元璋依旧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朝初期重新施行起了分封制。

明朝的分封制度不同于以往,施行的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不参合四民之业,并世袭罔替”,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宗室诸王虽然有封号封地,但其封地并不属于藩王直接管理,藩王只依靠朝廷俸禄供养,不得参与士农工商,爵位世袭传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明朝宗室诸人在封地安享富贵,世代享受,不准过问朝廷与地方上的事物,只管享乐跟繁殖。

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变以后,为了巩固皇权,更是规定藩王无诏不得入京,也不得踏出封地,更不得过问地方上的任何事务,严格削弱藩王的权势。

然而,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明朝的的确确有这样的规定,可藩王遵不遵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在京城之外,皇帝根本看不到的地方,即便是明成祖之后,依旧发生了不少藩王犯上作乱的事,最著名的就是汉王朱高煦与宁王朱宸濠。

明朝虽说不准藩王过问地方事务,可毕竟是皇族,谁又敢真的跟藩王作对呢?那还规定不得谋逆呢,可真要谋逆的人会听么?完全就是在痴人说梦啊。而且藩王也有钱,如此一来使得不少有异心的藩王豢养私兵,勾结朝中权贵,最终开始挑战皇权。

整体来说,当年朱元璋恢复分封制,想让子孙后代共享富贵守住朱家的江山,实在有点一厢情愿,明朝对于宗室的规制存在着太多的弊端,从实际发生的那些事来说,非但没怎么拱卫皇权,反而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至于不准藩王入京,只能在封地活动,呵呵,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这么做无异于让藩王有了各种机会,各种对藩王的约束也难以施行。

清朝宗亲留守京城

有明朝的教训在前,清朝也是学得挺乖,清朝对于宗室的相关规制,也算是成效明显。总体来说最主要的两处,相对于明朝的进步就是:降等承爵、留守京中。

明朝宗室藩王世袭罔替,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余诸子降等承爵,结果导致宗室规模膨胀,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清朝规制,除了少数的铁帽子王之外,宗室诸王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爵位,而且降低一等,其余诸子通过考试,可以获得不入八分的低等爵位,以此约束宗室的规模。

除此之外,有鉴于明朝地方藩王作乱的教训,清朝将诸王都约束在京城之中。当然,任何对于诸王的规定约束,都比不上让他们只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时时刻刻都能看到他们在作甚要保险得多。清朝,将宗室诸王几乎无异于软禁般留在京中,非有诏谕宗亲不可擅离,使得清朝的王爷们,也的的确确如同笼中之鸟。

单纯就当初的做法初衷来说,自然是清朝将王爷全都留在京中的做法更聪明些,毕竟这么做的的确确将诸王牢牢锁在了金丝雀笼之中,安享富贵却无法挑战皇权。打个比方来说,明朝跟清朝的做法就像,一个是父母出门交代孩子写作业,其实还是要看孩子自觉;一个是父母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到底听不听话显而易见。


澹奕



125878215蜂獾


不得不承认,这个题目出得好!

王爷,作为古代封建社会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不仅身份尊贵,还拥有一定的权力,处理不好整个朝廷都会出幺蛾子!对待这个问题,明清两朝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了,明朝不让王爷留在京城,清朝就截然相反不让王爷们离开京城。

两个朝代做法虽南辕北辙,但其实都是出于同一个根本目的:为了防止王爷造反,从而威胁到皇帝和朝廷的安全!

先说说明朝

朱元璋将王爷们分封到京城外做藩王,藩王们不仅拥有监视地方臣民的权力,还可以享有高度的军事自主权,而且不受朝廷的节制。

当中比较牛的当属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

此等做派一来也是为了抵御蒙古一方的势力卷土重来,二来是为了防止国内有些势力蠢蠢欲动,当知当时明朝初建仍然存在陈友谅、张士诚这些势力。

分封藩王,不仅可以让他们驻守边疆成为朝廷的可靠屏障,还能监视地方,保国家稳定。

同时让王爷远离京城这个政治中心,也就避免了“玄武门之变”这样的悲剧发生,毕竟老朱家人太能整了,子嗣众多,让这些人留在京城,无疑是定时炸弹!

当然了,朱元璋也深知藩王权力过大的隐患,所以就做出规定,禁止藩王随意进京,而且3年才能进京一次,同时为了避免藩王之间互相联系,各地藩王进京的时间还给错开了。

朱元璋规定王爷不能留在京城,在历史看来还是正确的,要不然当初李自成攻下京城之后,朱家人估计都要被一锅端了,哪里还有着国祚40年的南明啊?

虽说中间发生过“靖难之役”,但真不怪朱元璋,只能说朱允炆太操之过急了!

再说说清朝

清朝的王爷们,就没有明朝的王爷逍遥自在多了,毕竟皇帝不让他们擅自离开京城。

虽然只有12个铁帽子王的爵位世代传承,但是其他王爷的爵位就寒酸得多,每隔一代还要降一等,如果子孙在朝廷没有立过功,最后的结局还要面临降为平民。

王爷们是苦了,但是朝廷就轻松多了,毕竟也没什么外患,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这些个王爷在外面兴风作浪了,一没有兵权,二没有财力,还能干出什么幺蛾子?

也就是养这些王爷在京城需要多耗费点财政开支!

话说回来,清朝的王爷们虽然被限制在京城,但是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还是有弊端的,比如很容易让他们于朝中大臣相互勾结,干涉朝政!

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咸丰年间的“辛酉政变”,还不是身后那些王爷作为推手?

总结

老话有言,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相对一个朝代来说,内忧外患实在是家常便饭,比较来看,内忧比外患可怕得多。外患或许也只是边境遭到外敌入侵,派兵抵御镇压就完事了,内患却是从内部发生的变动,逐步消耗国力的根本。

所以说,明朝不准王爷留在京城,是避免内患的发生,而清朝不准王爷离开京城,是在助长内患的爆发。虽然两种方式各有千秋,但是明朝的方式更为聪明,也更切合实际!


三顾历史


明、清两朝对王爷的不同处置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而目的都是相同的——减少王爷对皇权的威胁。

明朝自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朱氏子孙进行了分封制,只要是他的儿子都是王爵,儿子的王爵又由嫡孙继承,一直到该门户无子嗣继承自动就断了爵位。明朝所有的王爵必须要就藩。

就藩顾名思义,就是封你在什么地方,你到了16岁就赶紧去封地呆着,不准在京城晃荡了,至于王爷的封地是湖南、江西、四川、甘肃,那由不得他,全是皇帝说了算。

王爷到了封地不需要干别的,基本只干三件事儿:吃饭、生娃、等死。

藩王到封地后,不但不得参与当地任何政事,而且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给当地府衙报备,有些事情甚至要上报朝廷,比如娶什么老婆,生了什么娃,死了埋哪等等。

明朝对藩王的管制很严格,说到底那是因为永乐皇帝朱棣就是藩王造反起家的,他为了防止其他的藩王有样学样,就对藩王进行了严防死守。

照理说,明朝的藩王制度不但实用,而且很安全,实用就是用藩王守边疆,戍边,只管打仗,不管地方,皇帝是自家人,一般不会起兵造反,要不是朱允炆逼得紧,朱棣也不会造反。而内地藩王完全就是混吃等死的“圈中猪”,对政权毫无威胁。

到了清朝时期,清朝皇帝学聪明了,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兵、将分离,就算是皇室子孙统领兵权,只有指挥、调动权力,却不能长驻军中,让将领和兵营实行分离,清朝前期的很多王爷可以直接统兵出征,就与这种军事指挥权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清朝也实施的是分封制,所有的皇室子孙都是王爷或者郡王,只是等级不同,但他们和明朝的王爷有很大的区别——固住京城。

所有的王爷必须定居在北京城,至于出差公干那是另外回事,这种制度对于王爷来说很不错,至少在一线城市有套气派的别墅(王府),但是也和明朝王爷的待遇差不多,一般来说也只忙三件事儿:吃饭、生娃、等死。

清朝对待王爷的看管简单的说就是:把你放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不给予实权,要有异心,朝令夕死。

清朝王爷在清朝廷的地位很高,实权却没有,除非是那些辅政亲王,比如清朝前期的多尔衮,清朝后期的恭亲王,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对皇权的威胁并不大,究其原因还在于满清的政权制度限制了亲王觊觎皇权。

如果要比较明、清两朝对王爷制度的管理来看,大清的制度更聪明,明朝的制度更实用。


沉墨I方之城


两种方式各有各的考虑,各有各的好处。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将诸子分封于各地,是因为明朝在立国之初仍然面临着边疆地区的巨大威胁。于是他令诸子就藩,并委以兵权,尤其以燕王朱棣等人为代表,坐镇北方,以抵御蒙古的侵袭。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大举削藩,但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取胜,夺了皇位。在这之后,为防止后世再有人如法炮制,夺其江山,遂削弱藩王的权力。藩王只要一成年,便要去就藩,就藩的地点由皇帝决定,而且没有兵权、财权和行政权,几同圈养。



这样做的好处是,藩王散居各地,可以替皇帝做耳目,监督各地官员,尤其是拥有兵权的一些官员。而且把藩王扔到外面,省得他们天天盯着太子的位置眼馋,可以有效防止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而万一龙脉有变,也可从藩王当中挑选继位人,一举两得。

清朝就不太一样了,清朝没有藩王,只有呆在京城的各种亲王、郡王、贝勒等等。清朝的规定是,王爷们不就藩,都居住在京城,成年后赐给宅院单独居住,而且不得私自出京,实质上也是圈养。



这么做的好处是,搁在眼皮子底下盯着,可以有效防止王爷们不老实,生异心,否则天高皇帝远,不好控制,像靖难之役这种事在清朝就不会发生。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王爷们天天呆在京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清朝皇帝又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这就大大刺激了皇室内部的争储,所以才酿成了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夺嫡。


达摩说


我们先说明朝,让王爷不留在京城的利弊。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他就开始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了。对于朱元璋来说,若是把自己的儿子外派到地方去。

好处是有很多的:

1、明朝初年,政局还不稳定,正所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只有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到各个地方去,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

2、对于朱元璋来说,自己的儿子如此的多,能当皇帝的毕竟只有一个,其它的不能当皇帝的,也给他们一片土地,让他们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这样每一个儿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在有朱元璋存在的情况下,有利于他们家庭的团结国家的稳定。

无疑明朝初年的时候,有朱元璋在的时候,这种方式是比较实用的。

我们再说这种制度的弊端:

1、诸侯王手里有兵,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招兵买马,训练自己的军队,一旦自己的势力增强了,若是他们想要谋反,就会对中央造成威胁。

也就是说王爷的权利太大了,中央遏制起来比较麻烦。

2、若是朱元璋不在了,容易导致朱元璋子孙之间的血肉相残。正如朱元璋去世之后,建文帝和朱棣之间的互相残杀。

尽管说即使有王爷和天子之间的厮杀,大明还是在他们老朱家的身上,但是,这种自相残杀的结果,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总之,这种把儿子外放到外面当诸侯王的方式,优点和缺点都是一样的明显的。汉朝也是用的这个制度,朱元璋就是学的汉朝。

我们都知道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能够延续四百多年,已经是一个长寿王朝了。

这就是朱元璋选择外派王爷的原因。

下面我们再说清朝。

清朝在明朝之后,清朝借鉴了明朝的过失。

他们觉得把王爷外派到地方,实在是太危险了,毕竟那样的话,王爷都是有统兵权的,这样让手足之间因为权力相互厮杀,实在是太过于残忍了。

于是,他们就采用了一个让王爷留在都城的制度。王爷一生都不能离开都城,他们没有统兵权,但是,能够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这样就避免了骨肉相残。

但是,这种方式同样也是有弊端的。因为没有自己的至亲骨肉在广大领域内镇守四方了,这就会导致若是偏远的地方,有起义军的话可能中央不会及时发现。若是让叛军的队伍壮大之后,再去剿灭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这就是王爷留在都城的利弊。总之,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就看是开国皇帝怎么选择了?


史学达人


朱元璋虽然出身社会底层,没有上过学,却是英姿天纵,白手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朝。因为朱元璋的军事、政治手腕都极为出色,是个天生的军事家、政治家,所以大明朝相当于朱元璋的个人独资公司,最终成功上市,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天下。

反观努尔哈赤家族历来都是小部落酋长,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对付庞大的明王朝,努尔哈赤释放了很多股份,在八旗里有各个部落的利益代言人,相当于是一个股份合伙公司,最终成功上市。



朱元璋在发迹之前,就是孤家寡人,没有庞大的宗族势力做支撑,但是全国各处的反抗势力、朝臣内部的分裂势力、北元的残余势力,都对大明朝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全部依靠职业经理人管理维持帝国,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年代,根本行不通,这是秦始皇时就已经验证过的事了。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就连续几次分封,将他的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都封了王。

明初的分封原则上是"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但明初的藩王都具有很大的兵权,并且可以节制文武实际上也就具有了临民与赐土的权力。虽然在明朝建国初期快速地稳定了地方,抵抗力外来威胁,并且对内部朝臣也形成了威慑,使得明朝初年的功臣集团、宗室、文官集团等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面,不过也同样留下了藩王动乱的隐患。最终引发了靖难之役,朱棣成功上位。

朱棣以藩王起兵,为了防止其他王爷们有样学样,所以他一上台,就立刻照搬了建文帝的政策,继续削藩。

朱元璋有祖制,凡是皇室后代,一生下来,就可以吃喝不愁。明朝的宗室王爵一般只有亲王和郡王两种爵位,明朝皇帝的儿子除太子外都封亲王,亲王的的儿子除世子外都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儿子、孙子、曾孙等依次封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儿孙世代都是奉国中尉。

明朝王爷的俸禄很高,数量又这么多,如果明朝这么多的王爷都集中在京城,王爷们的俸禄将会成为物资输送的灾难。于是,遵《皇明祖训》,明朝皇帝们就定下了亲王不准留京的制度。可是又担心亲王结交外臣,又规定了他们不能离开封地城池半步。于是,朱元璋的“包养”皇族的政策,最终让皇室宗族成了只有一个在封地繁衍后代的工作,对于政治无权插手。

到明代后期,朱家后代繁衍到了几十万之多,这几十万人都不事生产,完全靠国家发放的俸禄过日子,这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最严重的时候,有些地区全年财政收入甚至只够这些"龙子龙孙"俸禄的一半。 这样的大明王朝,看起来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庞大帝国,在满清和民军的重重打击之下,终于抵抗不住,宣告清盘解散,股东换成了以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八旗军事贵族。

清承明制,皇太极、顺治、康熙等清朝皇帝们研究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总结了三大教训:皇族发工资、可当官、但不外封,王爷圈养在京、每代降一级(少数几个铁帽子除外);太监不能出京,不能当朝官;不加税赋。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从皇太极开始,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清王朝的宗室制度进行了改革。



满族人少,小兵临大国,团结自然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求精英阶层要时刻能够涌现出才俊之士,不然满清政权势必要借重汉人,难免不会大权旁落。所以,满清皇族特别在意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培养,反映在分封制度上,即满清皇子基本都是按照功劳大小获得封爵,与皇子身份关系不大。

有了皇子身份,比起其他人来只是有了更多的机会建功立业,却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王爵。 清王朝为了避免总是人口繁衍从而出现明朝末年王爷遍地,造成繁重的财政负担,还搞了个降袭制度,黄红带子制度,少数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外,都得降爵。即便是亲王,三五代人之后就只是镇国公了。很多宗室,到老就是四品官,每年几十两。所以,清朝的皇子并不是天生的王,这是最有别于明朝皇家的特质和进步。

纵观有清一代,宗亲并没成为国家财政真正的负担。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庄园,但不能像明朝皇子那样有自己成建制的护卫军。他们要想出京,还得向皇帝报批。他们被禁锢在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缺兵少粮的,也难翻的起多少风浪。

清朝初期的皇子都拼命的打仗、办差,就是因为他们必须通过努力才可能获得更高的爵位.如:阿拜是努尔哈赤三子,爵位是镇国公;汤古代是努尔哈赤四子,却只是个镇国将军。但是,到清末的时候,满清皇室分封制度就开始泛滥了,皇子们的爵位都很高,根本不看功劳大小,于是皇族很快就都腐败了。满清末年,皇室很难再出现人才了。

满清皇室没有人才,汉族官僚集团崛起,满清政权因此风雨飘摇,终于在辛亥革命中倒掉了。


所以,要说明朝的制度与清朝的制度谁更聪明,毫无疑问,借鉴了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清朝,有针对性地做了改革的制度更聪明。

可是,这种聪明还是在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君主专制的窠臼里发挥,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最终,满清王朝的聪明的制度,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还是一溃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