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现在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那这些炒房者怎么“全身而退”呢?

琅琊榜首张大仙


不光是房子,所有的资产,只要有买卖,在某一个时点上就会有所谓的“持有方”。股票也是,房子也是。

所以,如果资产价格高,或者需求不旺盛,就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要么维持高价但是没有交易,要么就低价成交,总得有一头。

从2016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就开始降温,北京已经连续三年房价稳中有降,上海广州持平,深圳受益于香港的溢出效应,以及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光环,今年还有一定上涨。其他城市虽然涨跌互现,但出现之前那种大幅上涨的情况已经比较罕见了,那么,高位接盘的人,或者高位才开始推房源的开发商,房子自然囤在手里。

当然,虽然炒房这种情况客观存在,但把房价上涨归因于炒房也明显是不符合事实的。经济的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货币的发行,买房和改善的需求是客观存在且占主导地位的。炒房这种资产炒作的行为,在任何一个投资和消费市场里都会存在。

只不过,房子和其他资产相比,单价特别高,炒房的人被迫沉淀了大量的资金。如果是自有资金还好,如果是借贷资金的话,没有成交,利息支出和房贷等会是一笔极大的开支。房子砸在手里,想全身而退,要么房价上涨,要么成交量放大,否则只有断臂求生,降价卖出,换取流动性。当经济下降,资产不足以支撑负债现金流的时候,降杠杆才是活下去的唯一机会。上至国家的供给侧改革,下至企业的各种断臂求生,无外乎如此。

(晴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