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朱祁钰明知英宗复辟,为何却不阻止?

真实的历史是:为阻止英宗复辟,朱祁珏有阻止举动,但措施不力!而针对具体的夺门之变是来不及阻止。

1.有未雨绸缪的动作。

大哥归来当初就把他移居南宫,且居处周围的树木全部砍伐殆尽,还派自己的心腹日夜守在南宫门外,大门的铜锁也灌上铅水让人无法开启,目的是防止已是太上皇的大哥与旧臣接触以节外生枝。

2.政变事发仓促,令朱祁珏猝不及防。

夺门政变发生在正月十六日晚至凌晨,而朱祁钰知道以群臣拥立的方式大哥已经上位是是正月十七日早晨,木已成舟,生米已煮成熟饭,自己已身患重疾,再做什么动作已晚了!还好,由于他的不作为,这次政变中流血牺牲的人并不多!

夺门之变可以说是投机事变,徐有贞、曹洁祥、石亨等从策划开始到付诸行动时间很短。这群政治投机商是在确认朱祁钰‘‘病入膏肓’’时才蠢蠢欲动进行谋划的!到成功实施不足一个月,朱祁镇本人就不知道!绝秘程度是很高的!

正是由于滴水不漏,卧病不起的朱祁钰无法有针对性措施。他认为自己已经成功地断绝哥哥与所有人的往来,应该万无一失了!

3.政变之始作俑者是一群政治投机商,会利用时机,让朱祁珏防不住。

朱祁镇回国后,政局有了微妙的变化。朱祁镇是先皇,而朱祁钰是当时的皇帝,二人都生活在京城,在人们心目中出现了“国有二主”的局面。

朱祁钰为永远占有皇帝一脉,在正式登基后,废掉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由于朱见济没多久就死了。这就导致明朝‘‘后继无人’’的局面。在舆论上,对朱祁珏当皇帝十分不利。

朱祁钰病重后,又无子嗣。于谦、王文等人决定复立朱见深为太子,还起草了一份联名奏章,可惜还没上奏,夺门之变就发生了。

也就是说,朱祁珏废立太子的行为,弄得自己非常被动!在政变前‘’众判亲离‘’的迹象!

政变之始作俑者徐有贞、曹吉祥、石亨等在朱祁钰朝官位升迁得并不快,他们早心怀不满!就是想通过拥立朱祁镇之功捞起政治资本。这点朱祁珏不能及时洞察,为政变埋下了祸根。

4.政变进展顺利,没有给代宗组织人力进行抵抗的机会。

徐有贞等人在正月十六日晚凌晨,借口调集了京营军队入宫。参与政变人员全部入宫后又把皇宫的门锁上以防外人进入。

皇宫的守军知道政局微妙,也没有过多地盘问。政变大军开进南宫门前。因撞不开南宫大门,就扩大了因撞墙而被震出的洞口,众人鱼贯而入。直接跪在了朱祁镇面前,并呼喊万岁!

朱祁镇才明白这些人是拥戴自己搞复辟的!于是顺势而为,被簇拥着,进入了皇帝朝会的奉天殿。过程简单、速度快!

到朱祁珏十七早上洗漱完毕,听见了朝会开始的钟声时,夺门政变的程序基本上已经走完了。

综上所述:朱祁钰在哥哥刚回国时,有过防患哥哥东山再起的措施!但针对夺门之变的阴谋,重病中的朱祁钰根本一无所知,来不及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