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混动+纯电动+氢燃料 长城汽车憋大招?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中的热门话题,面临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双积分政策的鞭策,让不少车企把重心都开始向新能源汽车上转移。

近日,长城汽车在河北保定举办了长城新能源战略发布会暨欧拉品牌发布会。长城汽车将采用混动+纯电动+氢燃料三种技术路线,并基于多个平台,分别衍生出多款产品。继与宝马宣布合资之后,长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也借此成为第一个将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品牌化管理的主流车企。

牵手宝马,光束诞生

7月10日,在中德两国政府官员的见证下,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与宝马(荷兰)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宝马)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

合同规定,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根据官方公告,双方各持股50%,意味着长城与宝马的合资公司基于市场考虑、多方利益博弈后,仍然维持相对保守的股比分配。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表示:“这份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中德企业合作的新篇章。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共同致力于发展新能源汽车。通过强强联手,我们的合资企业将加快电动汽车的推进步伐。”

光束的诞生,意味着未来可能的国产MINI品牌的落地,或有针对中国开发的MINI车型的实现。同时对于长城来说,也刺激了新能源板块发展,环节双积分窘困。短期而言,长城将大概率需要通过购买新能源正积分来抵消,但花钱只是缓兵之计,想要睡得安稳,还得提升自己获取新能源积分的能力,即推出更多新能源产品。

欧拉出场,多平台火力全开

为了应对这场形势严峻的考试,除了纯电动MINI,长城汽车发布新能源品牌欧拉(ORA),并开发电动车专用平台。

欧拉品牌发布会

根据长城汽车的规划,在新能源领域将采取混动+纯电动+氢燃料三种技术路线,目前看来,还剩下氢燃料技术还没有对外公布,可能还是在憋着大招。

已经亮相的有纯电平台ME,并基于此打造出欧拉iQ、R1、R2三车型;还有插电混动平台Pi4,已经应用到WEY P8车型。

月底有望上市的iQ

智能电动小车R2

而另一个还未揭开面纱的氢动力XEV平台是针对氢燃料电池车的专用平台,由于与电动车在技术上的共通性,XEV项目将会开发电动车与燃料电池车的共用平台,也就是说,未来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都出自这个平台,预计2022年推出第一款全新氢燃料汽车。能够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如此“放肆”,长城汽车还是中国汽车品牌中唯一的国际氢能源委员会成员。

高端插电混动车型WEY P8

在智能化方面,这两年来长城汽车也在积极研发。比如,长城汽车美国研发中心正在研发能够达到L4级和L5级的自动驾驶技术,部分哈弗品牌车型获准在美国密歇根州进行测试,同时加紧申请在中国进行开放道路测试。长城汽车在徐水建立了自动驾驶试验场地,有5G/LTE-V/DSRC等V2X通信网络、高精度地图、差分导航基站等测试环境,布有十字路口、环岛及S弯路、模拟立交桥等,可以充分模拟城市实际路况,智能化方面正在积极贮备力量。

按照品牌规划,长安汽车2025年将实现全谱系产品电动化的目标;2020年后不再生产非联网车辆。可以预见,未来长安汽车将手握“新能源”和“智能化”两张牌。

信息参考:盖世汽车、座驾参谋、汽车之家、搜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