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湘军击败太平军后,众将请曾国藩称帝,曾无奈之下回了十四个字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到清朝统治。清廷干脆放权给汉人曾国藩,曾国藩也没有让清廷失望,组建湘军部队,击溃太平军。当湘军攻占南京时,曾国藩的湘军已经达到实力巅峰,甚至可以说他手中的军事力量是比清廷强的,若要称帝也并非不可能,为何曾国藩没有去做呢?

在太平天国即将被灭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跟其他湘军高级将领想到了未来,他们集体向曾国藩问道:“东南半壁无主,涤公(曾国藩)岂无意乎?”这话很明白了,曾国藩也明白大家的想法,毕竟这天下本是汉人的,现在满人无力统治,他曾国藩又手握重兵,应该称帝。

曾国藩只用十四个自就打消了众将想拥他称帝的想法: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大意就是,曾国藩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只想做一位清高淡雅的贤士。曾国藩自己也向来信奉“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准则,即便清朝再怎么腐败,他的一切也都是清廷给的,自然应该保卫清朝,而不是为了自己相当皇帝,就背叛清朝。

​其实曾国藩也知道称帝的难度,清政府放权给汉人,难倒不会留一手吗?先不说湘军之中有很多对清廷忠心耿耿的将领,朝廷还在湘军四周城池中安排了军队,一旦湘军有什么风吹草动,四面八方的军队就会立即围剿过来。曾国藩的湘军再强,也会陷入双拳难敌四手的困境。

而且当时外部条件也极为困难,西方列强还是比较喜欢清廷的。要是曾国藩称帝,那些列强势必趁火打劫,曾国藩也不会得到国际上的支持,最终只会引发更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