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在孔子时代,各国大都很乱,弑父弑君,或者出兵攻伐,都是残暴杀戮,恶习难除,最好是有圣人出来转恶为善,不得圣人,但有善人出来治理一个国家,逐渐改善也好。善人为邦百年两句成语,切中时弊。所以孔子说,诚哉是言。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说:“如果有圣明的帝王来治理天下,必定在30年后实现天下归仁。

夫子说要实行王道的仁政,一个朝代建立之初是很难做到的。必须要加以时间的培养,隔世或隔代的努力。有了安定的社会基础,有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教育,然后才能“世而后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如果君主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作风正派起来,这对于从事国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己作风不正派,又怎么能要求别人正派呢?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

子曰:“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