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乾隆皇帝深爱的女人,为她牵挂了一生

说起乾隆皇帝的感情,想必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再加上各个影视剧中对乾隆的艺术加工,好像乾隆就是个处处留情的渣男。乾隆皇帝的确对喜爱的女人感情真挚,但也不是见一个爱一个,他对待感情还是十分认真的。

如果说乾隆最喜爱的女人,或者说牵挂一生的女人,恐怕只能是他的原配夫人孝贤皇后。

贤妻孝媳

雍正五年,刚满十七岁的弘历结婚了,新娘是一位姓富察氏的女子,也就是后来的孝贤皇后。她出身名门,长相清秀,再加上是弘历的原配夫人,弘历十分珍惜两人的关系。

而富察氏也十分贤惠,完全没有大小姐的娇贵傲慢,相反,她十分识大体,又善解人意,和弘历的关系十分要好。

有一次,乾隆和皇后聊天时,无意间谈起祖辈打江山时十分节俭,在衣服袖子上用鹿尾毛缘个边就是很好的装饰了,现在的八旗子弟都没了当年祖辈的节俭风气。听了乾隆说这些,皇后暗自记在心里,不久送给了乾隆一个鹿尾毛装饰的荷包,以示对乾隆皇帝的勉励,坚持祖辈的节俭朴素。乾隆也一直佩戴这个荷包。

对待乾隆皇帝,孝贤皇后十分用心。有一次,乾隆皇帝身上起了个疖子,皇后便搬到了皇帝的寝宫,每日帮皇帝换药,直到百日之后,皇帝身体康复了,才回到自己的寝宫。

对于太后,孝贤皇后也毫不马虎。太后并不是名门望族出身,但孝贤皇后对太后更加礼貌对待。太后身体不适时,孝贤皇后甚至彻夜不眠地伺候太后,婆媳关系十分融洽。


痛失两子

虽然乾隆和孝贤皇后的关系十分融洽,但在子嗣上却留有很大的遗憾。

孝贤皇后先后为乾隆生下两女两子。大女儿出生仅十几个月便夭折了。

雍正八年时,富察氏为弘历生下嫡长子,为了表达对这个嫡长子的重视,弘历给他起名为永琏,“琏”指的是古代祭祀的器皿,十分高贵,暗指其将来会承继大统。不久后,孝贤皇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乾隆元年,皇帝刚一上位便将永琏立为皇储,将亲手密书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

但好景不长,乾隆三年,永琏便因病逝去。

这极大的打击了孝贤皇后。虽然乾隆以太子的规格安葬永琏,但孩子逝去的事实是不可能改变的。孝贤皇后痛苦非常,大病了一场。乾隆并未因此冷落孝贤皇后,反而更加关心她。

乾隆十一年,皇后再次生下一个皇子,名为永琮。皇后将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这个孩子身上。但好景不长,乾隆十二年,这个孩子也去世了。

但乾隆能做的,也只是以更加隆重的葬礼仪式安葬自己的儿子,但这终究不能安抚孝贤皇后的心。


东巡病逝

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皇帝与皇后太后开始了他继位来第一次东巡,并且陪同太后登一次泰山。

但是,路上的舟车劳顿让刚刚痛失爱子的孝贤皇后染上了疾病。

皇帝忙在济南安顿下来,让皇后安心养病,但皇后不愿因自己一个人加重济南地方的支出,毕竟在这里多住一天,当地就要多负担一天庞大队伍的支出。在皇后的反复请求下,乾隆决定乘船回京。

不料,在船上,皇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乾隆皇帝对皇后之死十分难过。回京后,他下令将皇后最后乘坐的名叫青雀舫的大船运进北京城,这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终于在千余名劳工的努力下完成。

乾隆皇帝下令,皇后所居住的长春宫中,依旧保持皇后生前的布置,还将皇后生前的朝珠顶冠放在长春宫中,每年忌日,乾隆皇帝都亲自前来吊唁,这一做法一直保持到乾隆六十年退位做太上皇时,才取消掉。

古代皇后死后的谥号,一般是皇帝发出谕旨后,由大臣拟定上奏,再由皇帝挑选的。但是孝贤皇后的谥号是由乾隆皇帝直接赐予的,可见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之重视。

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的思念一直延续着,写过不下百首挽诗,以表对孝贤皇后的思念之情。



在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有这样一首:

其来不告去无词,两字平安报我知。

只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

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帏。

似昔慧贤曾入梦,尚余慰者到今谁?(《御制诗二集》)

一天夜里,乾隆皇帝梦到了死去的妻子。妻子告诉自己在那个世界过得很好,不要惦记,并且打听婆婆和孩子的事。皇帝醒后,眼泪不止。曾经慧贤贵妃去世时也曾与我托梦,当时醒来还有你安慰我,如今你走了,只有我自己来度过这漫漫长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