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人说朱元璋误中华600年?

ID笑似花解语


说“朱元璋误中华600年”肯定是有些偏激的,朱元璋作为一个平民皇帝,赶走了蒙古人,恢复了汉人的统治,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他的成就肯定是不容抹杀的。而说“朱元璋误中华600年”主要是针对朱元璋称帝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的争议。

第一、朱元璋废除丞相,皇权空前加强。

自从秦朝设立丞相以来,就完成了中国古代权力的顶层设计:相权与皇权的相互制约。然而到明朝时,胡唯庸一案之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丞相。皇权失去了丞相的制约,开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从明朝,到清朝,中国的皇权都在加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于此同时,国外的王权却是越来越弱,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再到共和制,王位逐渐成为了一种礼仪的象征。中外在皇权的问题上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其实,在朱元璋执政时,中国不要丞相是可以的,因为朱元璋是中国古代最勤勉的皇帝之一,有他在,帝国当然可以正常运转。但是他死后,就没有皇帝能有他一样的精力了,于是明朝逐渐发展成为了内阁首辅制度。当正确的人当领袖的时候,集权可以加快国家的发展,当错误的人当领袖的时候,皇权的集中就成为了发展的桎梏。朱元璋错就错在破坏了好的秩序!


第二、重视小农经济,压制商业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出于农民阶层的局限性,加上中国传统的思维,在经济政策上十分保守。朱元璋在全国采取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的户口制度,农民就专门种地,军人就世代当兵,同时,商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压制了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

其实明朝所处的时代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而明朝对小农经济的强化,让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变得异常缓慢。明朝错过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

第三、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自郑和下西洋后,就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切断了与外国的正常交流。缺少了与国外的正常交流,当世界快速发展的时候,明朝却缺乏前进的动力,逐渐落伍了。

说朱元璋误中华600年,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蒙古的入侵中断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是元朝误了中国几百年。朱元璋其实已经在尽力恢复中华的正常发展,但是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只能做到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