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寻踪觅迹,天台欢岙打鸡岩狮子洞革命会议遗址!

天台县坦头镇欢岙,曾出现一位隐士,叫顾欢,被后人誉为台州文化教育的启蒙者,首开天台私学之先河。为了缅怀这位发蒙解惑的隐士,后人就将他生前隐居的东峁山改为了欢山、东峁岙更名为欢岙。




我们都知道,欢岙被列入革命历史老区,树有瓦窑革命历史纪念馆。内里陈列着许多清至民国时期旧物,还有欢岙中共地下党在“打鸡岩山狮子洞”里开过会遗留下来,后从山洞里搬回的桌子、椅子、油灯、雨伞、锤子等物品。




而这个“打鸡岩狮子洞”就在下奓坵村山后的一个山岙里。跟着村里人的脚步,到了打鸡岩狮子洞革命会议旧址。据说这里曾经遍布九块大石头,叫九狮岩,为花岗岩石质,都高高的突起。据《天台县地名志》记载:“下奓坵村西有形似狮子、狮球、剑、桌、沙帽的岩石,颇奇。”可确定当时山上应有狮子洞。后因村里建房,被村民开采了,保留下一些不完整的石壁。


档案记载,当时地下党常在这里开会,首领为新屋王王锦文、普庆寺王老五、大房徐虚子、沙坑石瑞芳……”。此处遗址可能是诛杀国民党组织部长朱良庆的策划地和联络处。因此,也更加丰富了“杀朱赎当”故事的完整性和革命场地考证依据(故事略过)。


照片中直立着的这块岩石就是打鸡岩,打鸡岩周边有许多石块围成圈。而在另一边插着红旗的这一块石头叫“望娘狮”,是当年为地下党开会警戒岗哨处,走进一看,岩石上依稀能看出上面有一个凹口,刚好能隐蔽一两个人,视线却无比开阔,整个欢岙山区尽收眼底。









一路上,听村民说了许多关于欢岙的事,在90年代,欢岙的杨梅是很有名气的。这里的岩石含铁也比较高,基本上缺铁性贫血不会发生在这里村民身上,大部分属于芝麻花岗岩,材质非常的好。






路遇一采茶大爷,很有范,我说他古铜色的皮肤,背着一个采茶的背篓,看上去很像一位苗族大叔。




来到下奓坵村,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我们经过了,王子伦写的《石瑞芳斗争记录》里石瑞芳秘书王子伦旧居,王老满故居、王槐风故居、闸鱼头上老屋村联络站。看到了保存的并不完整的历史的痕迹,看到了这里最老的石屋,看到了门前水滴石穿的景象。















亲们

欢岙革命老区

在持续的建设中

您若有时间

一起去体验感受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