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传奇故事 城隍庙借伞

张生掩着眼泪,写了一纸休书,打算休了结发的妻子。他这样做,实在迫于无奈,因为屁股后面的一群债主,追债,也追命。

张生原是刘氏钱庄的管家,有识有胆。有了一定人脉和积蓄之后,在柳庄借贷营生,收放民间高利本息。囊中金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三姑六婆,乡里乡亲,手上有闲银的,都会交给张生,张生借给了刘氏钱庄,众亲故友以额比获利。身为刘氏钱庄管家,刘员外交待,钱庄所有流水,都过张生之手,立契约流转经营。

吴员外口碑佳,所给出利息,比其它钱庄高,而且信誉好,本息准时到帐。因此,刘氏钱庄投给吴员外几乎家底,孤注一掷。

吴员外收完金银,携款远走他乡,于是乎,便沓无音信。

刘氏钱庄投给吴员外的真金白银,从此如同泥牛,入了大海。

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张生苦苦哀求,好话说尽,不值分文。

张生该变卖的财产,都卖了还债。

不该变卖的财产,也变卖了。

尔后,除了有条命,上有老,下有小,就是没有钱。

众矢之的,苦主将张生,告到衙门。

县太爷查明,所有债主借给刘氏钱庄之契约,及刘氏钱庄借于吴员外之字据,均由张生摁指立据,与刘员外毫无干系。

张生呼天抢地,说自己仅是经手人,真正的债务人,幕后是刘员外。县衙认为,空口无凭,不予采信。

白纸黑字敲定,被告张生,应当偿还所有债务,是还款人。

三姑六婆,众亲故友,知道张生吃了官司、倒了霉,便手持契约,登门举债。

昔日,大河有鱼,小河有虾,众人眉开眼笑,张生人见人爱,喜出望外。而今,故友敲门拍凳,抓领扬钉,张生人见人恨,狗见狂吠。

张生跪求刘员外。刘员外揺摇头,说自己也是口中吃黄莲,有口难言。

债主步步紧逼。张生眼前一黑,天塌了。

由于债台高筑,一贫如洗,张生为了不连累妻儿,便写了休书。

债主上门,妻子可以此自保,冤有头,债有主,找张生。

俗说话,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债主多了,唾沫都能淹死人。

又道是,墙倒众人推。刘员外目露凶光,打算天黑后,将张生约到野猪潭,结果了他。如果张生一死,那就是人死债烂。衙门和债主,以后都无从查到自己头上。

张生惶惶不可终日,东躲西藏逃债。晚上趁着夜色,到家递了休书。又踉踉跄跄的,去老宅,站在茅屋外,偷偷地打量着他白发苍苍的老娘。说不出话,呆呆地,流着泪,他没有进屋。

夜深了,狂风骤雨,铺天盖地而来。

张生打了个寒颤,三步并作两步,跑进附近的城隍庙,避雨。

城隍阎罗君,每晚奉命拿人,子夜外出后刚回来。听见动静,这个点竟然还有人进庙,就立刻隐去了捉回的魂魄,众阴差上了庙台,还了泥塑之身。

张生推开庙门,看到正中是阎罗王,下面站着夺命判官,鬼差和牛头马面。

鬼差手里托着一把绸伞,右手托伞把,伞身搭在肩上。

托伞鬼差所持绸伞,是外出公干时,专门给夺命判官打的。打着伞出去,凡间人的肉眼,就看不到阴差,就不会在人世,打草惊蛇。

张生扑通跪在阎罗君面前。说是来看老娘,途中遇雨,所以进庙避雨。看到庙台有伞,想借鬼差的绸伞遮着雨回去。天黑前,一定物归原位。

张生嗑了头拜谢,撑开鬼差的伞,冒着凄风苦雨,走出城隍庙。

​众阴差又现了身,查看借伞之人阳簿。惊奇地发现,他们当日晚,就是要奉命到野猪潭,照单拿办张生。

大限在即。原来天黑前,刘员外约张生到野猪潭,说给他一笔钱,让他远走高飞。

刘员外言之凿凿,张生深信不已。他安排人手,只要张生一到,就掩人耳目,把张生溺死,形成张生畏债,千夫所指,众怨所致,故而张生投河自尽的悲剧。

刘员外没去,答应给的银子,只是饵。他坐在刘氏庭院,盘算着,隔窗望着窗外的路上,静候佳音。

鬼哭,狼嚎。阴风,阵阵......

野猪潭,刘员外安排的人,早已手持绳索,等着张生的到来。

阴差从城隍庙出来,例行公事,途中要经过刘员外的庭院。

张生答应刘员外,天黑去野猪潭,但之前答应到城隍庙还伞。所以就先还伞,再去野猪潭。

夺命判官没了鬼差的伞遮住,一出城隍庙去,凡间的人遇到时,就会看得见。而此时,张生还在来还伞的路上。

祸福有路,生死无门。

时辰到了,没了伞还是要出城隍庙。否则会误了旨意,误了公干,耽误了时辰。

黑白无常,吐着长舌,提着哭丧棍。

牛头马面,青面獠牙,面容恐怖。

夺命判官,手持生死簿。摧命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

鬼差没了伞,就换了条捆魂用的千钧夺命链条,环环相扣。"唰"一"唰"一"唰",曳在地上,准备到野猪潭,捆拿张生魂魄。

​当阴差经过刘员外庭院时,刘员外正看着窗外,坐等好消息。他清楚地看到,众阴差面目狰狞,摩拳擦掌,向他逼近。

刘员外双腿一蹬,"啊"的惨叫了一声。

被吓死了。